
[前言]
看多了歐美那些要通過什么\"形而上的意義\"來理解的片子,郁悶慣了。有一天一不小心返璞歸真了,還是回頭來看看夢幻的浪漫的愛情電影。生活的俗與雅常是相得益彰的,大俗亦可大雅。在這些看似落俗的劇情中至少可以紀念一下在浪漫有罪年代里的浪漫,懷念一番對愛情的樸素的追求。
也許常人所訴說的不俗的愛情電影,常常在愛情敘事的邏輯演繹中交織著人類太多的光榮與夢想,悲情與溫情,甚至是倫理和道德,仿佛從中可以洞窺人類生活的行為本身和追求;又也許世人所定義的不俗的愛情電影是愛而不能得其愛的愛情電影,這其中要有歷史的變動對個體命運的粗暴介入,要有個人命運被無情的放逐,好比《日瓦格醫生》和《英國病人》,再或者要值錢到像《泰坦尼克號》里的愛情。
很多時候,圓滿的浪漫愛情童話都不是主流。今天我們就討論一下非主流的“頭腦簡單”電影,不說它有多少格式或者矯情的地方,也不將看這類電影的人定為畫餅充饑之人。其實,它很單純,我給你舉兩個例子。
我的世界
變得奇妙更難以言喻
還以為
是從天而降的夢境
直到確定
手的溫度來自你心里
這一刻
我終于勇敢說愛你
關于愛情
過去沒有異想的結局
那天起
卻顛覆了自己邏輯
我的懷疑
所有答案因你而明白
轉啊轉
就真的遇見
Mr. right
《曼哈頓女傭》 (Maid in Manhattan)
[影像重現]
瑪麗薩·文圖拉(珍妮佛·洛佩茲飾演)是居住在紐約布朗克斯區的一位單身母親,她從小在貧民區長大,個性堅強獨立卻又不失開朗善良。她是一個在大酒店負責客房清理打掃工作的女傭,靠一點菲薄的薪水養活自己和兒子泰勒(泰勒·珀西飾演)。某天,瑪麗薩一直憧憬著的\"白馬王子\"終于出現了,他叫克利斯多弗·馬歇爾(拉爾夫·費恩斯飾演),外表英俊帥氣,氣質斯文儒雅,因要參加一個家族重要聚會而來到紐約,恰好下榻在瑪麗薩工作的酒店里。在命運安排的陰差陽錯下,克利斯多弗誤會正在試穿一套名牌成衣的瑪麗薩也是一個出身上流社會的名媛淑女,兩人一見傾心,相談甚歡。但是,在度過了一段短暫而甜蜜的浪漫時光后,瑪麗薩的酒店女傭身份被揭穿了,已經愛上對方的他們,要如何面對這個現實?愛情,能讓他們跨越天淵之別的身世距離嗎?

[陣容點撥]
詹妮弗·洛佩茲:不管你對這個個性張揚的女人有多少偏見,說她的服裝、香水怎么個強勁,她怎么始亂終棄,死也想不通“本”咋看上她,你要承認她演個女傭還是綽綽有余的。
拉爾夫·費恩斯:《英國病人》里逃避記憶的毀容男子,為了愛情,放棄一切。感覺里典雅跟中庸配套,演個參議員還真象那么一回事。表演中總是有一種英國男人特有的優雅和靈性,特別是他的眼神。雖然此次體形明顯增胖,但還是脫不去英國人特有的氣質。再怎么死改口音,苦學美國男人的味道都不能脫去他英國人的本質。
[畫外音]
再老套的電影也是可以收買人心的。一開始灰不啦嘰的單親媽媽為生活而掙扎,匆匆忙忙來來去去,一直到她個性里愈發顯現的那么點兒倔強,都很到位。她還很精明,一身晚裝翩翩而至,贏得了自己所愛的男人的心,并在謊話還沒揭穿的時候聰明地離開。片中還有個亂可愛的角色——帶著單親家庭娃娃特有的憂郁的兒子小阿泰,穿針引線全靠他。他對媽媽說:“Mum, I hate to break this to you, but I don't think he is after your money . \"(媽,我本來不想和你說的,不過,我不認為他是圖你的錢哦!)超級小大人的樣子。
另一個不錯的看點是,向來拍攝女性電影的本片華裔導演王穎總算打入了好萊塢主流。王穎用幾分鐘的鏡頭交待了他眼中紐約的模樣,這是一個貧窮與富有共存的城市,有些時候繁華只是背景。有一些豪華的酒樓和公司,也有一些骯臟不堪的街道,有便利的交通,也有那些馬路上來來往往的行人。這就是紐約,不管它曾遭遇過什么,它的色彩還在。當然,不僅于此,王穎還描述了別的,比如做人做事的基本準則,如何克服在公眾面前的緊張感,,女性的獨立處事作風等等。
《風月俏佳人》《Pretty Woman》
[影像重現]
身家百萬的企業巨頭愛德華·劉易斯(李察·基爾飾演)是個瀟灑迷人的青年男子。但他始終與女人搞不好關系。一次,他到洛杉磯出差,夜里開車時不知不覺進入了紅燈區,在那里他遇到了一位年輕漂亮的妓女維維安(朱莉婭·羅伯茨飾演),此后,他倆一同出席交際活動。經過一周的時間,兩人發現已經深深相愛了,誰也離不開誰了。愛德華想出錢把她安置在紐約的一所公寓,維維安干脆地拒絕了。她離開愛德華回到自己的公寓,并決定去上學,開始重新做人。正當她準備出門時,愛德華的汽車已停到了門外。
[陣容點撥]
朱莉婭·羅伯茨:這位大嘴美女因為成功飾演了這位熱情、聰明、漂亮、誠實且富有個性的妓女形象,而獲得了充分的肯定。
李察·基爾:奠定了他好萊塢鏡頭內“花花公子”的形象地位。

[畫外音]
從來就偏愛浪漫輕喜劇的愛情故事。本片在內容結構和人物性格上大膽借鑒并夸張地發揚了古老的“灰姑娘”的故事,人物形象飽滿。被百萬富翁看上的妓女維維安有自己的人格和尊嚴。她愛,愛得光明正大,愛得膽大深情卻又甘愿放棄沒有名份的寄生生活;她可以毅然地離開他,決定去上學;她建全了自己的個性性格,并為自己的人格發展打開了道路,她真正成為了一個獨立的人。
[后記]
這樣的電影永遠有著雷打不動的模式。這是最老版的烏鴉變鳳凰+灰姑娘的故事:男女主角地位要宇宙超級無敵的懸殊。主角可以身份低微,哪怕賤到是妓女也不要緊,但必須漂亮,而且氣質性格必須與眾不同,可以讓高貴的“王子”心動。就好像“豌豆公主”,盡管衣著寒酸,但骨子里必須是公主。待到“王子”不顧地位懸殊,宣布了他高貴的愛之后,女主角還是會憑自己的努力脫離低微的地位,成為一個與王子門當戶對的人。這樣百年不變的圓滿總是讓人傻傻癡癡地笑,心里還很渴望,而后又罵,罵它不現實。可是,我們仍然有一種很奇異的滿足感。
因為它很輕松而且令人舒暢。雖然你不用看你就知道將會是怎么回事情,可一旦看了,你覺得倍加輕松舒坦,心里就是鉚著一股勁想讓它按你想象中的那樣進行,結果就真的那樣,真好啊。再怎么說,看這片子都是一種放松和享受。
其實,我們就是尋求這樣一種滿足。電影是造夢工廠,你在想你的身份地位總比賣花女和妓女高,所以轉眼你很有希望成為《窈窕淑女》、《漂亮女人》或是《風月俏佳人》。做灰姑娘,做能變成公主的灰姑娘,那可是許多女孩從小就有的夢想。看看童話里的那個女孩,只要她的腳合適那雙鞋,就能嫁個有錢的王子,多便宜的事啊。人心有向善的情結,簡單而優美的現代童話幫我們完成了揚善懲惡的構想,也許我們希望還是借助某些權力(比如公主),跳出辛苦郁悶的現實。女友曾嚷嚷:“我和那個‘公主’一樣啊,懶懶散散,衣著隨便,思想自由,整個生活亂七八糟,可她咋就命里有個女皇祖母呢?同人不同命啊。” 所以,她要把自己接下去的命放到電影里去,尋求寬慰。
烏鴉變鳳凰的故事幾經包裝,已經有若干經典版本浮出水面。新版本可能跟舊版本略有不同,前后順序顛倒一下,女主角先憑自己的努力脫離低微的地位,之后或者在此過程中有了自己的“王子”。《風月俏佳人》的導演執導的另一部影片《公主日記》,故事里的黃毛丫頭用影片中的話來說,就是“中了遺傳上的六合彩”。“灰姑娘”的古老童話一度披著好萊塢的光鮮外衣在現代世界所向披靡。法律界出了個《律政俏佳人》,航空界誕生個《空中拜金女》,時裝界還有個俏丫頭要《情歸阿拉巴馬》。不過,記得看的時候時常要保持一份童真,不要去用審視現實的目光去刻意尋找童話故事的破綻。偶爾它也會遵循著喜劇片的元素,通過一些夸張或滑稽無比的場面,即使牽強,也能讓你更加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