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是上帝最寵愛的人,因為泰戈爾說過,‘若我工作,上帝關注我,若我歌唱,上帝寵愛我’。”
——在德國第一場獨唱音樂會后的酒會上,一位德國銀行家對她說。
很多時候,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我無法與采訪對象見面,只能通過電話線傳過來的一切聲響感受對方。失去了眼神、手勢和表情的輔助,此時對我和我的采訪對象都是一個極大的考驗。
何況已是午夜十點,饒嵐剛經歷了幾個小時的飛行,下榻好酒店。應該是疲憊的,盡管那邊的聲音沒有給我這樣的訊息。兩個陌生人因為音樂在深夜聊天,有些客氣,有些散亂。
饒嵐是一個在乎的女子。她在乎她自己,所以才有了今天。
在德國的二十年
饒嵐出生于廣州的一個書香門第,父親是大學教授、著名的語言學家,母親是音樂教師。自小受音樂與文學的耳濡目染,喜歡上唱歌,是與生俱來,是不知不覺,是情不自禁。
饒嵐一直說自己很幸運,一路上遇到了太多可愛的人。
她16歲時考入廣東省歌舞團,師從夏秋燕,之后進入廣州樂團。19歲便隨上海樂團赴澳大利亞、新西蘭及香港演出,擔任獨唱。
一個偶然的機會,團里有10個去中央音樂學院進修的名額,饒嵐跟著湯雪耕和陳琳深造,在北京一呆就是3年,后者把她從民歌的窄音域帶進了花腔的寬音域。饒嵐說,70年代末的畢業生所學有限,只會唱詠嘆調、花腔。在中音入了點小門,就回了廣州。那會兒,只知道自己嗓音條件不錯。
80年代,已逝的著名指揮卡拉揚帶領柏林愛樂樂團來廣州演出。在一次聯誼會上,饒嵐就這樣遇到了她一生中最大的伯樂——斯特恩(Hellmut Stern)。斯特恩是柏林愛樂樂團的前任首席,當時是樂隊的負責人。他看到了樂團的小廣告,進場時正好饒嵐上場。讓人驚訝的是,并不是饒嵐的出彩吸引了他,而是她的太不專業讓斯特恩覺得好笑進而關注起這位年輕的女歌手,并破天荒地為這個外國人爭取到了德國工業家學會文化基金會的獎學金。
當時的饒嵐已是廣州小有名氣的獨唱演員了,拍電影、錄CD,是團里的骨干,鄧小平華國鋒葉劍英來的時候,她常常在首發陣容里。但到德國后,卻舉目無親,語言不通,和所有留學生一樣,告別學生生涯多年的饒嵐要上語言速成班,而且還得德文、意大利文、拉丁文多管齊下。

放棄是一種勇氣,放棄是一種絕決,放棄是另一個開始。
在德國,饒嵐先后師從兩位世界著名的花腔女高音,莫扎特、巴赫專家愛蓮·奧瑞以及蕾莉·格莉司特,并畢業于法蘭克福音樂學院和慕尼黑音樂學院大師班。
那時饒嵐有很多演出的機會。因為她拿的是工業家學會的獎學金,所以常常為一些企業家演唱,這些聽眾大多素質比較高,懂得欣賞,喜歡欣賞,而且對第三世界來的歌手特別重視。這樣的演出每星期都有,通常是四、五百人的沙龍性質。
這些難得的演出機會,為饒嵐積累了寶貴的演唱和臨場經驗,使她在學習期間便獲得了維也納“德文藝術歌曲國際比賽”第一名以及法蘭克福同類比賽的獨唱單項獎。
藝術歌曲的堅持者
在愛蓮·奧瑞的指導下,饒嵐避開了競爭者多又難以全面自如發揮的歌劇,選擇了難度較大的藝術歌曲。她說,藝術歌曲是古典主義音樂浪潮中的璀璨明珠,它雖然獨立成篇、演唱時間較短,但是結構極其精巧嚴密,曲調起伏跌宕。
藝術歌曲的風格獨特,歌詞常常是具有歷史意義和濃厚文化底蘊的詩篇,這些曲目就如同京劇對于中國人,對德國人來說都是耳熟能詳的,如歌德全集、海涅全集等。但對一個外國人來說難度尤其高,除去語言障礙,更大的是文化上的隔閡和缺漏。所以演唱之前,饒嵐常常要翻閱大量資料,“要唱20首就要學夠200首”。
如今,作為獨唱女高音,饒嵐曾被已故著名指揮伯恩斯坦挑選合作巡回演出,還得到BMG-Arte Nova、Wergo、Salto Records、Cala Records及Cavallie Records等著名唱片公司的簽約,系統地錄制了在全球銷售的多張專輯,如舒伯特歌曲集、布拉姆斯歌曲集等。她頻頻與柏林廣播交響樂團、德國愛樂室內樂團等世界著名樂團合作,已有了二十多場獨唱會的保留曲目。
每次演唱會的最后,饒嵐都會唱幾首由鋼琴伴奏的中國民歌。她自己也搞了兩個小民樂團,其中由琵琶、二胡、古箏和女高組成的古風樂團在歐洲已贏得了不凡的口碑。這些年,饒嵐還多次被國內邀請,作為獨唱和領唱參加了北京中央樂團等的演出。正如德國《法蘭克福匯報》所評論的:饒嵐“非常純熟的歌唱藝術在東西方之間架起了一座令人印象深刻的橋梁” 。
這一次饒嵐帶來了幾首廣為流傳的歐美民俗歌曲和旋律優美、節奏鮮明的音樂劇選曲。既有著名的韋伯音樂劇《歌劇院幽靈》、《好萊塢日落大道》、《貓》中的歌劇片斷,也有像舒伯特的《鱒魚》這般的藝術小品,而我們再熟悉不過的《鈴兒響叮當》則是專輯中少有的幾首用中文演唱的歌曲之一。
高雅藝術對音效的要求很高。饒嵐強調說,她的專輯是在德國最好的劇場錄音的,啟用了最好的鋼琴和錄音師。要知道,世界上最好的斯坦威大三角琴不是每家劇院都有的。而無論是唱詠嘆調、藝術歌曲還是民族歌曲,錄音師都一直在鋼琴旁等著,根據不同的歌曲每半小時就調一次音,這已不是一般的嚴格。
一般的CD,只是附上簡單的曲詞作者和歌詞,但打開這張饒嵐的《古今世界聲樂名曲》,介紹卻有厚厚的一疊,是CD封套的兩倍。饒嵐說,她整整花了40天時間來準備這些文字,精心地介紹了一些比較經典的德國古典藝術歌曲,還親自翻譯歌詞,她要與大家分享被莎士比亞稱為“人類心靈養料”的美妙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