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黎今年10歲,在上海浦東一所小學讀書。近來突然出現頭痛、頭暈等癥狀,導致學習成績急劇下降,且不能上體育課。父母攜他去醫院檢查,細心的醫生發現小黎小小年紀已經戴了度數較深的眼鏡,就建議為其驗光。
醫學驗光后發現,小黎僅僅50度的近視,卻戴了400度的眼鏡,因而造成半年來頭痛、頭暈等癥狀。小黎母親說,在配眼鏡時,某眼鏡店僅僅給孩子進行了電腦驗光,不到一小時就配完了眼鏡。
滬上著名的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瑞金醫院眼科中心經常遇到不少像小黎這樣驗光不準的病例,各種年齡段的人都有,最小的僅五六歲?;颊咦钔怀龅陌Y狀就是戴眼鏡后出現頭暈、惡心,容易視疲勞、視物模糊,有的人甚至因此休學、辭職。國內權威部門的統計也顯示,戴鏡后出現的種種不適感,60%是由驗光不準確引起的。
那么,怎樣才能配一副既舒適又能起醫療保健作用的眼鏡呢?專家認為,在配鏡之前需要進行準確的醫學驗光。我們提倡的醫學驗光,并非平時在眼鏡店里配鏡前的常規驗光,而是根據各人的不同狀態,因人而異地測出準確度數。
醫學驗光時,首先要檢查出配鏡者的主眼,即右眼還是左眼,然后再驗光,且戴鏡后的主眼需與配鏡前一致。否則,戴鏡后雖然雙眼的矯正視力都能達到1.0,但用雙眼同時視物時會感到很不舒服,容易出現視力疲勞。
和傳統的醫學驗光手段相比,電腦驗光手段顯得方便又快捷——配鏡者把頭緊貼在專用儀器上,兩只眼分別盯住屏幕的圖像,只要一感到清晰就OK!但是專家指出,電腦驗光作為“配鏡處方”,特別是對正處于生長發育期的青少年而言,容易“過矯”,很可能會使“假性近視”演變為“真性近視”。 因為電腦驗光的參數是以人的視力平均值設定的,可以肯定地說,電腦驗光和每個人的真實視力永遠會有差距。準確的驗光不僅要考慮單眼的屈光度,還要顧及到雙眼的平衡,而電腦驗光通常是對兩眼分別測試,不能兼顧兩眼的協調。更重要的是,對于配鏡者尤其是青少年來說,不能只以靜態屈光度為標準,應是進行散瞳后再驗光,進而得出真實的屈光度數。電腦驗光更大的危害在于造成配鏡度數“矯枉過正”,近視眼矯正度數應該是最佳視力的最低度數,但很多商家往往給配鏡者配“看得最清”的度數,造成了矯正過度。長期戴這種眼鏡的眼睛為了適應這種度數,視力就會很快下降。
目前,國內醫學驗光還遠遠沒有廣泛普及。首先,人們還沒有真正意識到配鏡是一個嚴格的醫學過程,而不是普通的商業行為;其次,對于需要配鏡矯正視力的人來說,還沒有現成眼鏡和眼睛是一個有機整體的概念,很多人僅僅把眼鏡當成看東西的輔助工具。而醫學驗光相當復雜,不僅要有高精密度高成本的綜合驗光儀,對驗光師也有嚴格要求,必須是熟知臨床眼科以及眼視光學知識的醫師。從內容上看,醫學驗光是普通常規驗光內容的5倍以上,僅驗光的內容就有21項之多,其中包括驗屈光度、散光軸位、調節力、雙眼單視功能、雙眼調節平衡、主視眼辨別等,最后綜合上述情況出具科學的驗光處方,以達到配鏡的清晰舒適且能閱讀持久和醫療保健的目的。
相關鏈接:
一、以下人群必須進行醫學驗光:A. 15歲以下的青少年。B.初次戴鏡者。C.戴眼鏡出現視疲勞者。D.雙眼屈光參差者。E.曾患有眼疾者。F.需進行屈光手術者。G.短期近視度數增加較快者,如半年內就加深了100度。
二、驗光周期:18歲以下的青少年由于正處于眼睛發育過程,如果近視,每年都必須進行一次醫學驗光;倘如遠視,每半年就要進行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