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一篇報道,說的是在蛾子的世界里,有一種蛾子名叫“帝王蛾”。帝王蛾的幼蟲時期是在一個洞口極其狹小的繭中度過的。當它的生命要發生質的飛躍時,這狹小通道對它來講無疑成了鬼門關,那嬌嫩的身軀必須拼盡全力才可以破繭而出,不少幼蟲常常就在往外沖殺時不幸身亡。有人出于好心,拿來剪刀把繭子的洞口剪大,這樣繭中的幼蟲不必費多大的力氣,輕易就鉆了出來。但是,所有靠求助而見到天日的蛾子都不是真正的“帝王蛾”,因為它們飛不起來了。原來,那狹小繭洞正是幫助帝王蛾幼蟲兩翼成長的關鍵所在。它們穿越的時候,通過用力擠壓,血液才能順利送到蛾翼的組織中去;只有兩翼充血,帝王蛾才能振翅飛翔。磨難,常常是生命中必須獨自體驗和經歷的過程。逃避這個過程,就永遠成不了“帝王蛾”。
現實生活中,人又何嘗不是這樣。
到過印度孟買的人都知道,孟買佛學院是印度最著名的佛學院之一。這所佛學院之所以著名,除了它建院歷史悠久、輝煌的建筑和培養出了許多著名的學者以外,還有一個特點是其他佛學院所沒有的。這是一個極其微小的細節,但是,所有到過這里的人再出去的時候,幾乎無一例外地承認,正是這個細節,讓他們受益無窮。這是一個很簡單的細節:孟買佛學院在它的正門一側又開了一個小門,這個小門只有1.5米高,40厘米寬,一個成年人要想過去必須彎腰側身,不然就只能碰壁了。所有剛剛進入佛學院的人都十分納悶:那么大的佛學院,有著壯觀巍峨的大門可以堂皇地出入,還開這個小門做什么?其實,這正是孟買佛學院給它的學生上的第一堂課。所有新來的人,教師都會引導他們到這個小門旁,讓他進出一次。很顯然,所有的人都是彎腰側身進出的,盡管暫時有失禮儀和風度,但是卻達到了目的。教師說,大門當然出入方便,而且能夠讓一個人很體面很有風度地出入。但有很多時候,我們要出入的地方并不都是有著壯觀的大門的;或者,有大門也不是隨便可以出入的。這時,只有學會了彎腰和側身的人,只有暫時放下尊貴和體面的人才能夠出入。否則,你就只能被擋在院墻之外了。
佛學院的教師告訴他們的學生,佛家的哲學就在這個小門里,人生的哲學也在這個小門里。人生的路上,尤其是通向成功的路上,幾乎沒有寬闊的大門,所有的門都是需要彎腰側身才可以進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