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輯:《畢業生》(The Graduate)
藝人:保羅·西蒙(Paul Simon)、加奮柯爾、大衛·克魯森(David Grusin,etc)
出品:哥倫比亞唱片公司
編號:CK 3180
這兩天電視里一直播映著經典好萊塢大片,在重溫劇情的同時,再次被其中耳熟能詳的歌曲和音樂所打動,所以特想借此專欄對其中幾部的同名原聲碟作一番評述。作為一部難得的向電影審查制度發起挑戰的影片,由好萊塢演技派影星達斯廷·霍夫曼(Dustin Hoffman)主演的《畢業生》也許算不上一部真正的超級經典,我想該片何以時至今日仍然被人不斷提及,很大程度上得歸功于由美國60年代民謠黃金拍擋保羅·西蒙(Paul Simon)和阿特·加奮柯爾為影片所演唱的一系列歌曲,在原聲碟收錄的5首歌曲中竟然有4首都曾作為單曲發行,并在排行榜上取得空前的成功。《畢業生》一片雖以校園時代為背景,但故事的重心卻放在了一名大學生和一位成熟夫人之間發生的奸情,于是我們在電影中除了可以隨時感受諸如“寂靜之聲”(The Sound Of Silence)這樣帶有明顯校園民謠特征的作品之外,還可以聽到敘述羅賓遜太太之女的“四月將至”(April Come She Will)和該組合最為著名的作品之一、旨在揭示羅賓遜太太游戲人間戀情的“羅賓遜太太”(Mrs Robinson)。這首節奏稍稍起伏,多少帶有一些譏諷調侃味道的歌曲似乎在規勸羅賓遜太太和貪玩的大學生必須謹守分寸,以免奸情敗露。另外作為著名爵士樂作曲家,大衛·克魯森的音樂似乎為影片增添了一些輕松華麗之氣,仿佛將聽者帶入了喧鬧嘈雜的學生舞會,與片中清新的民謠歌曲相互映襯。
專輯:《印第安納瓊斯-最后的圣戰》(Indiana Jones_ The Last Crusade)
藝人:約翰·威廉斯(John Williams)
出品:華納唱片公司
編號:7599-25883-2
隨著斯皮爾伯格(Spielberg)的驚險動作片——印第安納瓊斯系列進入終結,以主人公名字為標題的主題樂章早已成為作曲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這張《最后的圣戰》其實并沒有過分依賴原曲,而是增加了威廉斯全新的創作靈感。既然該系列片名為“最后的圣戰”,具有宗教色彩的主題樂章成了整部配樂的另一個脈絡,只是作曲家并沒有像一年后譜寫《霍克船長》(Hook)配樂那樣力圖以氣勢宏大的人聲吟唱來渲染,這點似乎有些令人遺憾。但是作為一部純粹商業的影片,《印第安納瓊斯》系列幾乎涵蓋了懸念、動作、正劇、喜劇等各個不同類型的基本要素,而這些特色除了借助演員的表演來體現之外,其電影配樂的完美依托也是至關重要,在這一點上,憑借著《印第安納-奪寶奇兵》在配樂界引發的轟動,約翰·威廉斯以其豐富的想象空間尤其是對各類樂器演奏特色的了如指掌將其發揮到了極至。對于占據影片較大份量的追逐場面,如船只和摩托車,大師試圖用較為復雜的編曲模式來展現,其中管樂器的表現依然搶眼;盡管是圍繞正義和邪惡的互為較量,整個配樂還是較好貫徹了導演制片預先設定的詼諧輕松的基調,另外由于本片還增加了瓊斯父親亨利·瓊斯教授等人物,威廉斯還增加了描寫父子感情的部分段落,使本片和前幾部相比,多了一些聽覺上的起伏跌蕩。作為一張純粹的動作片配樂專輯,《最后的圣戰》能保持超強的可聽性,約翰·威廉斯的功力絕對是必要前提!

專輯:《西城故事》(Westside Story)
藝人:萊昂納德·伯恩斯坦等(Leonard Bernstein)
出品:索尼唱片公司
編號:SK 48211
用狂野、極具速度感的肢體語言和充滿震撼體驗的音樂來表現歌舞場面,《西城故事》絕對稱得上是經典之作,這部由后來因拍攝《音樂之聲》而為內地樂迷所知曉的好萊塢名導羅伯特·懷斯(Robert Wise)執導的影片堪稱當今歌舞影片的典范之作,本片的音樂部分更是集合了古典樂壇和舞臺劇歷史上最有份量和光彩的兩位名家:伯恩斯坦和史蒂芬·桑德海姆(Stephen Sondheim)。他們合作的“今晚”(Tonight)、“瑪麗婭”(Maria)“美麗堅”(America)等至今依然是音樂劇舞臺上被反復吟唱的傳世之作,特別值得筆者一提的是,伯恩斯坦在此劇中更是沖破了古典界和電影界的鴻溝,此舉在遙遠的上世紀60年代確實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而就該部音樂劇而言,雖然目前它在內地的接受度遠不如英美等國,但是《西城故事》硬是依靠相對單純的故事框架和強有力的音樂設計讓整部電影顯得生機盎然,讓人有一種欲罷不能的窺探沖動。就編曲而言,以表現紐約中下層市井幫派生活為主的《西城故事》一直透過強大壓力的管弦樂與急促不安的敲擊樂器,配以舞蹈肢體語言來突出幫派勢力的爭斗,這點在專輯的序曲中表現尤為明顯。當然更值得聽友們回味的無疑是男女主角湯尼和瑪麗婭之間的深情對唱,一首“今晚”始終讓人沉醉和著迷。
專輯:《窈窕淑女》(My Fair Lady)
藝人:弗雷德里克·羅威(Frederick Loewe)
出品:索尼唱片公司
編號:SK66711
陶醉于《漂亮女人》(Pretty Woman)展現的所謂“現代灰姑娘”情節的影迷應該知道,早在上世紀60年代,好萊塢就曾推出過這一“麻雀變鳳凰”的原始版本,這便是奧黛麗赫本主演的《窈窕淑女》(My Fair Lady)。這部以歌舞片模式榮膺奧斯卡的影片講述了一位紳士如何將一名言語粗俗的年輕女孩改造成氣質高貴的時尚淑女,如何訓練賣花女成為上流名媛成為全片的巨大亮點,當然由弗雷德里克·羅威創作的音樂也成為眾多老影迷的最愛。該劇中的許多唱段多次被知名樂團改編成輕音樂,如大名鼎鼎的帕西·費思(Percy Faith)樂團干脆以片名為唱片標題演繹了電影中的眾多曲子,以音色優美而著稱的老牌女歌星雷·康尼芙(Ray Conniff)更是在1959年發表了《百老匯節奏》(Broadway In Rhythm),使本片的曠世名曲愈加平易近人。看過此片后,您會發現《窈窕淑女》無論場地布景、表演方式還是音樂設計都帶有濃郁的舞臺劇色彩,雖然這種邊敘述故事邊演唱的模式并非人人接受,但是這依然改變不了人們對片中插曲的喜愛,和電影《音樂之聲》如出一轍,影片序曲同樣是將該劇中最重要的唱片匯集成一個串燒版本,另外諸如音樂劇愛好者非常熟悉的經典唱段如“在你居住的大街上”(On the Street Where You Live)、“我可以夜夜起舞“(I Could Have Danced All Night)和“西班牙的雨”(The Rain In Spain)等均收錄其中,在這張不同于1964年的全新版本中更是收錄了先前不曾出現過的宮廷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