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個音符中,從來就是最喜歡“1”,平穩(wěn)而深沉,從來只做最底層的那一個,被忽視,但是從來不會被忽略。
聽劉若英的歌就是這個感覺。沒有高亢或者嘹亮的嗓音,柔和的一樣可以創(chuàng)造精彩。
其實,最早都是在KTV里面唱她的歌,因為簡單,變化不多,又朗朗上口,適合唱得不好又想放手一搏的我。人多的時候,也不會被太多評價,常常引來一堆人的合唱。唱得多了,自然就關注這個人,然后,就喜歡上她。
簡單地喜歡一個歌手,或者一個演員,沒有太多沉重的東西被壓抑在心中,會很開心。無論在失望、沉悶、歡欣的時候,奶茶的歌聲都只是一種輔助你情緒變化的添加劑,而不會像偷窺你心情的小偷,想偷走某種屬于你的感動。就像奶茶一樣,適合任何人在任何場所飲用。不會是你最愛的飲品,卻會是你不經意間常常喝到的東西。
雙子座,臺北人,有一個當將軍的祖父,1991年出道,奶茶。
劉若英出道很晚,一直在接近自己夢想的地方工作,看到觸手可摸的東西卻不屬于自己,這樣的失落每個人都有吧。所以當她真正擁有它的時候,她會很珍惜這份機會,并且不斷地為此奮斗。
每一首歌,都會在述說一個故事?創(chuàng)作者總是這樣來表達自己的想法“當初作這首歌是因為有這樣一個朋友……”于是,我們所聽到的會是別人的故事,別人的心情。那么,我們自己在哪里?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別人故事中的男女主角。可是,聽她的聲音的時候,我們的神經會完全放松,只是沉浸在旋律和聲音組成的世界中,不會去在乎這首歌到底在唱什么。不知道這樣,到底是好是壞。
即使是有一些特殊的咬字方式,比如在不該重讀的地方咬牙切齒地唱念出歌詞,在應該強烈的時候卻出乎意料的柔和安詳。沒有人會嘲笑她這些表達,本來唱歌是自己的事情,聽歌才是別人的事情。

她所有的歌,說是一個小女子的獨白,說是一個成熟女性的抒情都可以吧。平淡的面部特征,沒有給人很大的壓力,淺淡的笑容下面是奮斗了很多年的理想實現(xiàn)的快樂。作為一個女人,她是成功的。成功的奶茶讓自己從街頭眾多的飲品中脫穎而出,讓那么多的人接受她。這種輝煌,舞臺上的輝煌,璀璨燦爛的輝煌,讓人炫目的東西,在她平淡的身上打上了濃墨重彩的味道。
有一點遺憾。像是一件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衣服,被模特穿在T形臺上四處張揚。不知道到底是適合商業(yè)化運作的聽眾的悲哀,還是我們心底那份希望被人接受,被人認同,哪怕改變本性也無所謂的潛意識的悲哀。也許她只是適合我們去平淡地欣賞,讓心底的點點漣漪再重新埋藏起來。也許我們應該把她藏在無人看到的角落,自己一個人慢慢地享受。
“一個人的時候,我忘記我還會孤獨”
除了唱歌,她也演了很多的戲,我都會仔細地去看,從開始的驚喜到有些厭倦程式化的表演。覺得一成不變的面部特征和總是處于夾縫中的感情糾葛實在不適合她。她可以嘗試更激烈的表達,有更豐富的表情。可是這樣改變后,還是現(xiàn)在喜歡的她么?
“征婚啟事”最后恍然大悟的結局,“候鳥”中一直在等待和尋找的異鄉(xiāng)女子,“美麗在歌唱”中曖昧不清的兩個美麗的情事,我想她其實也在努力改變自己的一貫戲路,可是,各個不同的人物下面,看到的仍然是并不濃烈的柔和的奶茶。也許就是被這種不經意的溫馨所吸引,也許就是她淺淡的微笑下,隱藏著看穿一切的魔力。
在她目光的注視下,有的時候,我有些害怕。害怕看穿了一切的她又會用一貫的平淡來回應這一切。那么,我怎么辦?我無法像她那樣釋懷,我無法像她那樣灑脫。我只是塵世中微小的一粒,偶爾找到了相同的另一半,歡樂也罷,痛苦也罷,那么多人也經歷著相同的或者不同的。但是,我們都在面具下生活,不會把自己血淋淋的傷口放在太陽下殺菌。
她卻試圖用自己溫柔的方式融化這層不禁錘煉的面具。
有的時候在想,她的溫柔,她的溫馨,她的執(zhí)著,也許只是她生活的一部分,展現(xiàn)給大眾觀賞的一部分,可是在已經工業(yè)化,流水線生產的歌壇,這種假象也會被我們欣然接受。孤獨的個人總是想找到可以傾聽的對象。即使是一個幻影,只要投出去的石子有了回應,我們就會開心了。不管怎樣,真真假假,虛虛實實,大聲唱歌,簡單生活就夠了。
至少,“有歌唱還是好的,即使是自己唱給自己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