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的大學上下來,覺得人變了很多。已經自認是老資格,自知是老油條了。現就大學的種種變化來考察一下我們共同經歷的歲月,看這里可有著我們青春漸變的痕跡?
占位:
大一:(小心翼翼地問)同學,你旁邊沒人吧?
大二:不由分說,天女散花式地把占位本撒出去,一人一次性搞定N個位置。
大三:(看見有人坐在了自己占的位置上,皺著眉頭走過去,但還是客氣地說)同學,你是不是快回去了?
大四:“誰那么討厭,敢跟我搶位子。”(啪,把別人占位的本摔到了講臺桌上。)
讀書:
大一:分秒必爭,延續高考的光榮傳統,上到12點,立志四年不虛度。
大二:倦怠地數著窗外的小鳥想心事。學習?就那么回事吧!
大三:坐在最后一排(對自己的朋友)“別看了,我煩著呢,陪我出去買點東西。…‘不行,看完了這頁再去溜達吧。(看女友撅起了嘴,趕緊獎一個鼓勵學習的kiss。)
,
大四:哎,時日不多了,還看什么書呀?還是聯絡感情重要。走,出去一起聊聊!
買水果:
大一:(被問到)“你是大一的吧?”“你怎么知道的?”(對水果店老板一臉崇拜狀)
大二:多轉幾家比比價錢吧!
大三:(威脅的口吻)“你便宜不便宜,那邊可是比你要價低!”
大四:“3塊57 3塊吧!老生意了,老價錢!”
吃飯:
大一:這里的菜好有特色,我說菜花人家不給打,非得改口叫花菜才行。
大二:食堂的菜太難吃了,走,去樓上點菜吧。
大三:(很頭疼地問幾個搭伙人)“今天去哪家飯館吃?點什么菜呀?附近已經沒什么好吃的了!”“聽說紅太陽的快餐不錯。我看,干脆咱們幾家也像人家506的在紅太陽包月吃飯吧。”
大四:“找到工作了,當然要請客,就去咱東北老鄉開的那個美味居吃土豆燒牛肉吧。”
洗衣服:
大一:“你怎么放這么多洗衣粉呀?”“我以前也沒洗過,怎么知道放多少?”(第三者插言建議到)“你家又不遠,干脆攢回家給你媽洗吧。”
大二:“冬天多冷呀,洗什么洗?干脆送洗衣房得了。”
大三:“咱窗戶外晾的怎么有男式襯衫?”(有人主動熱心解釋外加感嘆)“當然是x1的功勞了,可真是賢妻良母呀,還管給她們家X2(K1的男朋友)洗衣服!
大四:(自言自語地對著一件100%純羊毛的衣服說)這么貴重的面試衣服,都不知道怎么洗,平時還是別穿了!愛情:
大一:(害羞地說)“有帥哥約我看電影也。”(所有剩余室友立刻熱情洋溢地湊過來)“really?我陪你看看,幫你把把關吧。”
大二:“喂,你別老看那女生了,你到底追不追呀?你不上我可上了!”
大三:(周末)可嘆寢室鴛鴦一雙雙,剩我獨守空房空嗟嘆。
大四:搞笑呀,這個時候才提出來要和我開始,我又不會考研留下來陪你,你耍我呀?
出行:
大一:成群結隊,浩浩蕩蕩,嚇退一千男生。
大二:有了固定的吃飯和同行伙伴。
大三:除了和男友的早出晚歸,已經很難再有同性間的出行。
大四:盡可能忙里偷閑的存在于大眾中和不同的人在一起,再次復現大一集體群行的景象。(雖然并不常見)
住宿:
大一:齊刷刷,同吃同住同作息。
大二:尋“寄托(GRE,TOEPL)”的同路人同住為我們共同的目標奮斗。
大三:“xX怎么又不回來?”(室友接言)“去男朋友那里睡了唄。”
大四:“怎么連個人影都見不著?”“哎,考研的考研,找工作的找工作,享受愛情的享受愛情。(一聲嘆息)大家都忙呀!”
圣誕節的過法:
大一:我們宿舍集體吃火鍋,然后一道去“大俱”“舞!舞!舞!”(注釋:舞!舞!舞!是村上春樹的作品,很小資,受學生推崇的讀物)
大二:“x,這是某帥哥讓我帶給你的玫瑰花”(室友旁白)“哎,人又少了一個。”
大三:“都3年了,過什么過?沒什么好玩的了,郁悶呀。”
大四:(有人號召)“聚一次吧,最后一年了。”(沉默半晌后,有人間)“可以帶家屬嗎?”
十一放假:
大一:“你怎么9月才來沒兩天就又打包準備回去了?”
大二:“有同學要來,我得盡地主之誼呀。”
大三:“已經玩遍周邊城市了,十一還是去你家吧!”
。
大四:最后一個十一了,趁還在這兒,重溫一下這里的美景吧。
回家:
大一:歸心似箭,買最早回家的票。
大二:等等成績吧,別有補考。
大三:還得留下“金工實習”,變態!(轉念一想)不過,回家,其實也就那么回事,沒什么意思!
大四:(有些興奮——終于可以脫離苦海了;有些難過——舍不得你們呀)輕輕的,我走了;正如輕輕的來。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別了,我的青青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