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腦卒中康復期患者根據具體的環境條件和其家人對康復知識、方法的了解程度,可在家中進行康復訓練。在此之前應到康復醫學科咨詢醫生和治療師,在他們的指導下,做到方法正確。下面介紹部分家庭康復的方法。
上肢活動
1.坐位或仰臥位,病人兩手相握,患側拇指壓在健側拇指上,手臂伸直、前抬上舉、越過頭頂,再慢慢放下來;左右側移,再慢慢放下來;肘關節屈曲、伸直。
2.兩手相握,將手帶向面部,手腕左、右、上、下運動。
3.健手握患手腕部,將患手帶向健側肩的方向,再慢慢放下來至對側腰部。
4.幫助病人活動肩關節和上肢,防止過度牽拉關節,以免引起關節疼痛。 當出現肩痛、肩關節半脫位時,患肩在各種練習活動中前屈、外展的范圍不宜過大,也就是說,前臂抬高不要超過肩膀,以免進一步損傷患肩。家人在運動時可給予協助。患者還可以做一些家庭的操作作業練習,如兩手交叉相握推球或推圓筒;握手夾持圓木柱、易拉罐、塑料杯或大的象棋子;練習抓球,插板、拼圖和搭積木等等。
下肢和步行活動
1.鍛煉下肢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恢復步行,患者可進行一些床上的準備練習活動。①被動的關節和肢體活動(由旁人進行);②病人自己練習兩側下肢的屈伸、內收外展動作;③橋式動作,即仰臥位時,雙側膝關節屈曲腳踏床上(患側不穩定時給予扶持),讓病人抬高臀部。在練習過程中健側給予患側適當的輔助。
2.步行前站立。頭正位,眼睛朝前看,重心放在雙腳上。
3.步行時先將重心移到患腿,健腿向前邁一小步,再將重心移到健腿,患腿提起、微屈膝,向前邁,腳跟先著地,然后重心移到整個腳掌上。家人可在患側給予支撐,練習熟練后,逐漸減少支持。
要點:步行姿勢要正確,動作緩慢,初學時每次15分鐘左右,不要操之過急,否則會加重痙攣、影響行走能力的恢復。

4.垂足的矯正。病人的垂足是構成回旋步(走路向外劃圈)的主要因素。早期要正確處理患肢的位置,臥位時給予必要的被動關節活動和牽伸。步行練習要按步驟進行,矯正異常步態。垂足明顯影響步行時,可穿矯形鞋或自制簡易矯形鞋。
病人在上肢活動、起坐、站立功能逐漸恢復的基礎上,可以加入日常活動的練習。家庭日常活動的練習在中風病人的康復中十分重要。若病人能夠生活自理,不僅可幫助病人建立自信心,還可減輕家人的負擔,而且為他重新參加社會活動創造了條件。病人進行力所能及的日常生活活動,既訓練病人的運動功能,又訓練病人的感知和認知功能,也有益于病人的心理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