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部分高耗能行業,將按國家產業政策試行差別電價,以利于抑制不符合國家產業政 策的高耗能企業盲目發展,緩解當前電力供求緊張的矛盾。
電解鋁行業面臨生死考驗
對電解鋁工業,其競爭實際上就是電價的競爭。在電解鋁的生產成本中,氧化鋁占40% ,電成本占30%~40%,其他費用占20%左右。在成本構成中,由于中國氧化鋁絕大部分靠 進口,因此價格已與國外接軌,而電價則沒有。因此,電力成本就成了各企業間競爭的重要 因素。據了解,目前電解鋁生產企業主要有兩種用電方式,一是靠國家工業用電網供給,這 種方式用電成本較高,且受全國用電高峰期的影響;二是企業自己建發電廠供給,比電網購 電成本約低一半。但由于全國各地情況不同,即使是自建電廠,發電成本也很不一樣。據悉 ,全國最貴的電是每度0.3元,最便宜的電只需0.1元左右。以1噸電解鋁需要2噸氧化鋁和 1.5萬度電來算,每噸的成本就相差3000元以上。
電價提高包括國家行業結構調整將加快。國家對行業進行調控后,一些競爭實力強大的 電解鋁企業將獲得較為優越的生存環境,而一些規模小,生產能力落后的企業則有可能淘汰 出局。另外,目前電價提高,氧化鋁價格暴漲,生產成本增大后也會使電解鋁行業加快重新 洗牌。其次,企業間的重組將越來越明顯。結構調整后,剩下的是有實力企業之間的較量, 這必然會拉動企業之間的兼并重組。這種重組不但是各電解鋁企業之間的合并,如中鋁集團 通過收編各地方鋁業來壯大自己;更明顯的一點是電解鋁上下游企業會加強合作,如生產煤 的企業與發電廠之間、電廠與電解鋁企業、電解鋁企業與氧化鋁企業之間的合作重組。
水泥行業的經營壓力加大
受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特別是第二產業、建筑業及房地產業投資高速增長的拉動,2003 年水泥產量較上年凈增1億噸,是中國水泥發展史上最快的一年。我國水泥產量已連續19年 位居世界第一,去年總產量已達到8.47億噸,已占全球產量的40%。
水泥生產是一項資源消耗高、耗能高、污染環境的行業,增長過熱造成能耗和運力緊張 。2003年下半年以來全國大部分地區都出現了多年未見的煤、電、油、運輸緊張。水泥企業 面臨煤、電、運輸、供給不足和漲價雙重壓力。據測算,2004年水泥行業生產將需要消化煤 、電、運輸等各種漲價因素100億元以上。這次電價調整無疑將加大這方面的經營壓力。
化肥行業受到保護
為保護農民利益,減輕農民負擔,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促進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生產, 國家發展改革委等有關部門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努力保障化肥等農資供應,遏制價格上漲 勢頭。采取種種措施克服受原材料漲價,進口減少、出口增加等多種因素帶來的尿素等部分 農資價格大幅度上漲。
這次電價調整中再次明確指出此次電價調整,農業生產用電、中小化肥生產用電價格不 作調整。而2003年12月2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出臺電價調整方案,對于化肥生產用電價格, 明確不作調整,同時繼續保留地方原來出臺的對化肥企業的優惠電價政策。包括之前2003年 12月1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鐵道部統一調整了鐵路貨運價格,但對化肥的鐵路運價仍執行 原優惠政策,并繼續免征鐵路建設基金。我們認為有國家發展改革委3月出臺的《關于進一 步加強化肥價格監管的通知》作政策保證,化肥行業不會收到大的沖擊,電量、電價等方面 都有保證,從而步入穩定健康的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