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崇禮
時下,IP電話走俏,尤其是在企業當中,IP電話已經成了企業“下一代網絡融合技術”的新寵。有專家預測,2004年將是IP電話在企業中得到大發展的一年。為此,目前已經有很多網絡設備供應商都在積極開發第三、第四代的IP電話產品。據有關市場研究機構預測,全球IP電話交換機(IP PBX)的銷售將從2002年的14億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52億美元。
IP電話的優勢所在
IP電話,又稱IP Phone或VoIP。它是一種利用Internet技術或網絡進行語音通信的新業務。從網絡組織來看,目前比較流行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利用Internet網絡進行的語音通信,被稱之為網絡電話;另一種是利用IP技術,電信運營商之間通過專線點對點聯結進行的語音通信,被稱之為經濟電話或廉價電話。
IP電話之所以受到寵愛,是因為它具有鮮明的特點。
首先,傳統電話使用公眾電話網作為語音傳輸的媒介;而IP電話則是將語音信號在公眾電話網和Internet之間進行轉換,對語音信號進行壓縮封裝,轉換成IP包。同時,IP技術允許多個用戶共用同一帶寬資源,改變了傳統電話由單個用戶獨占一個信道的方式,節省了用戶使用單獨信道的費用。
其次,由于技術和市場的推動,將語音轉化成IP包的技術已變得更為實用、便宜。同時,IP電話的核心元件之一的數字信號處理器價格在下降,從而使得電話費用明顯降低。這一點,在國際電話通信費用上尤為明顯,這也是IP電話迅速發展的重要原因。
對于目前大多數企業和行業用戶來說,IP電話網仍然是供企業內部使用的專用網,鑒權、計費、用戶認證等功能并不很重要。所以,在建設企業IP電話網的時候,往往可以省去不少功能服務器。
SIP將成主流
目前,IP電話終端所采用技術標準主要有H.323和相關協議、MGCP 協議和SIP協議,其復雜度和工作原理也會因采用的協議不同而異。
H.323協議是由ITU-T為多媒體會議系統提出的一個建議書,并不是為IP電話專門提出的,只是IP電話,特別是電話到電話經由網關的這種IP電話工作方式。
MGCP (Media Gateway Control Protocol) 和 Megaco / H.248是分別由IETF和ITU-T制定的媒體網關控制協議,用于媒體網關控制器和媒體網關之間的通信。
H.248/Megaco是在MGCP協議(RFC2705定義)的基礎上,結合其他媒體網關控制協議特點發展而成的一種協議,它提供控制媒體的建立、修改和釋放機制,同時也可攜帶某些隨路呼叫信令,支持傳統網絡終端的呼叫。該協議在構建開放和多網融合的下一代網絡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會話啟動協議(SIP)是由IETF推出的會話初始協議,是一種基于文本的協議,采用SIP規則資源定位語言描述。SIP協議采用“點對點”的模式進行通信,它以現有的Internet為基礎來構架IP電話業務網。
SIP協議需要相對智能的終端,即終端需要包含用戶代理客戶機和用戶代理服務器兩部分,由這兩部分實現呼叫請求、呼叫應答和一些用戶的特定需要,正是因為SIP系統有了相對智能的終端系統,所以它才有可能實現用戶個性化需求。 由于SIP具有簡單、通用、易于擴展等特性,逐漸發展成為主流協議。
帶來“增值”效益
相對于傳統電話,IP電話機無論是對于用戶來說,還是對于運營商來說都具有相當大的優勢。
對于終端用戶來說,辦公室內無須使用電話線,只需要使用五類線即可,在桌面上數據業務和語音業務統一由網線進行傳輸,從而可以節省費用。同時,IP電話具有出色的移動性,由于IP網絡沒有物理位置的限制,使用IP電話可比使用手機還要方便,使用者在世界任何能通網絡的地方均可使用IP電話,呼叫者和被呼叫者均可以隨時隨地地享受IP電話帶來的高效率。
再者,IP電話擁有低廉的通話費用,IP電話使用IP網絡,其通信成本相比傳統電話網絡要便宜很多,在IP網內通話目前大都采取免費或者收取包月費的形式,而呼叫傳統電話也只需支付本地通話費;IP電話不可以提供強大的商務功能,IP電話終端配合軟交換設備可以很容易地實現多方通話、智能轉接等商務應用,相比傳統電話功能很容易實現擴充。
從運營商的角度,IP電話機方便運營商開展增值業務。由于IP電話采用數字形式進行通信,IP電話終端一般均有處理數字數據的能力,因此可以非常方便地開展多種增值業務。同時,IP電話機的推廣可以推動其他業務的發展,目前寬帶接入網發展如火如荼,但是現在網絡缺少的不是帶寬,而是內容,IP電話的推出為網絡服務內容增加了色彩濃重的一筆,相應地也可以推動寬帶網絡業務的發展。
運營模式
從技術的角度而言,目前的IP電話大部分采用H.323作為其通信協議,其中部分產品兼容MGCP,而基于SIP協議的IP電話尚未大規模使用。由于H.323協議族本身比較復雜,且原來是為局域網多媒體應用設計的,比較適應專網。對不同帶寬、不同延遲的Internet而言,需要進一步完善和發展,而SIP協議以其良好的互通性和兼容性,適合3G無線網絡結構的特點,以及與現有的Internet應用緊密結合的特點使其越來越受到業界的關注。
但是,由于這兩種協議是完全平行的,各自使用不同的方法構建IP電話網,因此它們是不可能互相兼容的,需要解決的是兩者之間的互通問題。
從運營模式的角度而言,在國內,IP電話最早的運營模式是由運營商通過配置網關開通以普通電話為終端,通過發售電話卡的形式向個人提供服務,以及通過架設專用設備向企業提供服務。目前的IP電話大多以這種形式為主,其主要特點是運營商與服務提供商同為一體,用戶的選擇只局限在幾家電信運營商。
IP電話面臨的挑戰
然而,目前IP電話向本地的轉移還有很多的問題需要解決,會有很多政策方面的問題要解決。比如運營許可證,還有像號碼資源、網絡之間互通互連聯,這樣跨技術和政策領域的問題需要解決。撇開這些問題,在技術上還有很多地方需要突破。
當前的IP電話運營商已紛紛開始或正在計劃開始不斷地開發新的增值業務,IP電話除提供傳統電話網提供的增值服務外,它所提供的一些新型增值業務是傳統電話網所不能提供的。專家們預言,統一未來通信的將是Internet,而IP電話技術的出現和商業應用,則開始把話音和Internet網結合起來。
也許,在將來的10~15年內,IP電話將與現有的電信話音網綜合,形成綜合的語音/數據/視頻網絡,從而成為新一輪網絡通信市場的新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