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雨
目前,我國年鋼產量2·2億多噸,是全球最大產鋼國。然而,令人不解的是,我國國產鋼材市場占有率卻逐漸呈下降的趨勢。因為,國產鋼材根本不能滿足國內經濟發展的要求,代表著高附加值產品的板材需大量依賴國外進口。鋼鐵業盲目投資和低水平擴張的傾向十分嚴重。據統計,2003年新建成煉鋼爐60座,100噸以上的轉爐只有6座,低水平重復建設可見一斑。這樣下去,我們普通鋼材的生產能力過剩,卻搶占并浪費了寶貴的資源,低價傾銷又擾亂了市場,而建設所急需的優質鋼材卻依然短缺,使國家和企業都造成了極大的損失。
中關村雖然集中了中國幾千家高科技IT企業,其實,說到底,那里的很多公司還在進行著農民式的經營模式:一家第一年種辣椒掙了錢,第二年全村的所有人都在種辣椒,然后,辣椒就臭了街,一角錢一堆都沒人要了,誰也沒錢賺。中關村有的企業自己說:“我們賺的就是搬運工的錢。”
眼下高新科技產業成了政府與企業投資的熱門行業。縱觀什么玩意最賺錢?大家異口同聲——芯片賺錢。如是乎,中國幾十個大城市,上了近百個生產芯片的項目,投資幾十億、上百億美元,建筑廠房,購進了許多芯片生產線。當科技含量不高的低級芯片,在韓國和臺灣的庫房里長了綠毛,市場價格由每片20美元銳減到2人民幣時,投資者全傻了眼!你這時再問他,什么最不賺錢,他一定會說——芯片最不賺錢!也不對,科技含量高的高檔次芯片仍然是最賺錢的,然而,誰又會把那種賺錢的東西白白地拿到中國企業來呢?
這種現象很普遍,我曾經采訪了一位中國著名經濟學家,那個經濟學家在表面上看著仿佛很有些傲氣。所以,為了打擊他的傲慢與偏見,我給他出了一個又大又難回答的問題:“您對中國目前的經濟和經濟學怎么看?”經濟和經濟學在邏輯上屬于兩個不同性質的概念,一個是實踐的,一個是理論的。有些人能就對這個問題說上一大篇,回答的亂七八糟,驢唇不對馬嘴。可以說,混淆邏輯,擾亂思維的提問方法,失之去了自信,是記者打擊某些采訪者傲慢的有力武器。
然而,這位經濟學家的回答卻令我大吃一驚,他僅僅一句話,就圓滿地回答了我的問題,使我只有“佩服”二字了。他說:“中國的經濟和經濟學太缺乏哲學的素養了,都還沒有走出低水平、重復競爭的怪圈。”
我們不妨看看中國經濟的種種重復建設、重復競爭的現象,再看看中國經濟學家寫的、說的那些千篇一律的文章和演講,細細地琢磨一下,你就知道他高度總結概括的是何等的恰如其分、惟妙惟肖了。
哲學,我們不需要說它復雜而又深奧的定義和概念,通俗地講就是人類行為的正確指導思想。目前,中國有些人是膽大不嫌寒磣,什么“家”都敢說自己是著名的;但是誰也不敢說某某是哲學家、思想家,別說著名了,不著名也沒有人敢說。曾經有一個很知名的研究哲學的學者,他到云南去講演時,別人美稱他為哲學家,嚇得他直擺手,急著白臉地和人家說:“別這樣說,別這樣說!目前中國還沒有哲學家。”
中國也有一些經營好的優秀企業,比如海爾、聯想等。海爾的總體經營哲學思想不僅僅體現在它的經營中,甚至連建筑都打上了經營哲學的標志。海爾的總部大樓是一個正四方形,四角是紅色圓柱,大樓內部中心是空的,一圓通天,充分地表現了張瑞敏“思方行圓”的總體哲學思想。一個企業家如果思想沒有欏角,那么,便沒有獨到的企業創新的東西,那你就永遠做不出什么優秀的商業作品來;假如你在社會上的行為太有欏角了,結果就會產生太大的摩擦力,形成巨大的阻力,往往什么事也辦不成。所以,企業家的思想一定要方正,多欏角,有創造性;然而,在行動的時候一定要圓滑,不能直來直去,必須走成一個O字形,這樣才能減少阻力,成功的把握就大了。聯想的柳傳志也有許多商業經營的哲學觀點,什么跳出畫外看畫、孵雞理論、木桶原理,拿跨國公司當陪練等等,都有自己的一套經營的哲學理念。所以,有了這些正確哲學的指導,他們都把自己的企業做大做強了。
可能有人會反駁:中國有很多企業家都沒上過幾天學,他們懂什么哲學呀?我說,不懂哲學并不等于經商沒有哲學的素養。有沒有哲學思想,不在其學歷的高低,也不在乎你懂不懂哲學的定義與概念,做企業是在于做事情是不是有哲學的思維和創新的方法。萬向集團的老總魯冠球、北京玫瑰園別墅的老總梁希森都是小學學歷,但他們都有自己一套與眾不同的經營哲學思維來指導企業的成功。總之,成功企業都有自己成功的哲理,失敗企業都有自己失敗的因果。
成功的企業家或商人,社會不會苛求其具有文化人的成就與天賦,但是,一定要有文化人的秉性和素養;如果沒有文化味,缺少正確做事原則的哲學思維方法,他將很難成為一個具有經商才干的成功企業家。
目前,中國民營企業的平均壽命是2.4年,很多企業就是花完投資便死亡,這些企業就如同中關村那些企業一樣,沒有正確哲學思想的指導,沒有企業創新、市場創新,傻子過年瞧街坊,還在用那種農民式的經營方法來做企業。這樣,我們怎么才能把中國的企業做大做強呢?
沒有哲學的頭腦做企業,便如同掐了腦袋的蒼蠅,到處瞎撞,偶爾找到吃的那是碰巧了,凍餓而死則是理所應當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