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嘉庚先生是著名華僑實業家,毛澤東曾譽之為“華僑旗幟,民族光輝”,建國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等職。
陳嘉庚有句名言:“金錢如肥料,散播才有用。”他把歷年來在東南亞興辦橡膠園和其他企業的結余,陸續匯回祖國,支援辛亥革命、北伐戰爭和抗日戰爭,特別是捐資辦學,為國家培養有用人才。據不完全統計,他一生用于辦學的錢就多達一億多美元。
他曾經說過:“人誰不愛其子,惟必以道德之愛,非多遺金錢方謂之愛。”他從不贊成把金錢留給子孫。他逝世的時候,還有存款300多萬元,他留下遺言說:
一、50萬元捐給北京華僑博物館作為建筑費;
二、50萬元贈集美學校作為福利基金;
三、其余200多萬元概作辦學經費。
陳嘉庚對革命事業、社會教育事業慷慨捐獻,但個人生活卻非常節儉。他在老家廈門集美村原有一座私宅,抗日戰爭期間為日寇飛機炸毀。解放后嘉庚先生回老家定居,他對修復舊宅一事全不考慮,而是集中精力去修建集美學校,自己就住在校委會樓上的一間小閣樓上。他的臥室設備十分簡陋:一張老床,一張半舊的寫字桌,一對大小不一的沙發,一床打了不少補丁的蚊帳,一個藤編的箱子,還有一把黑色的布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