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一輛身披大紅字幅的“第2500輛”紅巖牌新型康明斯汽車,帶著車城人的自豪與斗志,載著“區小志大,壓力自加,不求最大,但求最佳”的“雙橋精神”,緩緩駛下了總裝廠裝配生產線。
雙橋,這座汽車城正在大踩油門。
從1966年第一輛紅巖整車下線到2001年月產1000輛整車下線,從2003年月產2000輛整車下線到今年月產2500輛整車下線,重汽人的一次又一次跳躍,無不伴隨著雙橋建區30年發展壯大的足跡。
“區廠共榮”一直是車城人的共識,“服務重汽”早已成為歷屆區委、區政府領導的工作重心。
2000年,中國重汽集團解體,重慶重汽集團3.5億元貨款無法收回,生產經營陷入困境。雙橋區委、區政府積極出面協調,逐級上報,在各方努力下,重慶重汽集團被豁免增值稅及滯納金3.5億元,終于走出困境。
為了配合重汽集團做大做強,雙橋舉全區之力建設重慶市車城工業園。2003年3月,雙橋投資4000多萬元,修建了寬44米的車城大道,直接通到重汽集團大門口,車城大橋也已動工。而今,占地2800畝、投資上億元的車城工業園一期工程已全面鋪開,一個以重型汽車為紐帶,年產值近200億元的汽車產業群初見雛形。
重汽集團在得到區委、區政府全方位支持的同時,也投桃報李,積極支持區內各配套企業發展壯大,拉動了整個雙橋經濟的快速發展。據不完全統計,雙橋區從事汽車和與汽車相關的從業人員達1萬多人,為重汽配套的企業有80余家,年產值約20億元。
今年,正值重汽建廠40周年,也是雙橋建區30周年,區、廠攜手共建的“山水園林式重汽城”正大踩油門,一往無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