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佛山下一個大型鋁工業民營企業——重慶市博賽礦業(集團)有限公司奇跡般崛起的背后,是南川市強力實施的“工業強市”戰略——
1989年,袁志倫大學畢業后在珠海工作已兩年了。一天,家鄉友人出差到珠海,見他從事鋁礬土國際貿易業務,便告訴他南川也有鋁礬土。袁志倫乍一聽非常吃驚,自己是土生土長的南川人,工作后一直與鋁礬土打交道,怎么從來沒聽說過家鄉也有鋁礬土?
雖不敢相信,但他還是委托朋友從南川寄去了樣品。經過化驗,南川市的鋁礬土品質上乘,是難得的礦產資源。而當時南川市境內已探明的鋁礬土礦產資源儲量達1.5億噸。
鋁礬土,一種形似豆狀泥土的東西,是冶金和有色金屬工業必不可少的重要原材料。袁志倫魂牽夢縈,時刻心系金佛山那方鋁礬土寶藏。
1997年,乘重慶直轄的東風,闊別家鄉17年的袁志倫毅然返回南川,加盟大哥袁志華創辦的南川博賽礦業公司,出任董事長。
在南川市的大力扶持下,博賽礦業公司很快達到了年產5萬噸鋁礬土的規模。2001年12月,博賽礦業投資2.5億元,開工建設年產7萬噸的氧化鋁一期工程,2003年9月南川市氧化鋁廠竣工投產,成為全國第一家生產氧化鋁的民營企業,結束了川渝兩地無氧化鋁生產的歷史。目前,博賽礦業已達到年產棕剛玉13萬噸的綜合生產能力,成為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棕剛玉生產企業。
博賽的發展,只是南川“工業強市”的一個例證。
“依托本地資源優勢,提高工業化水平,是我們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建設和諧社會的必然選擇。”南川市委書記謝嘉慶告訴筆者,從2001年實施“工業強市”戰略以來,南川市依托得天獨厚的礦產資源優勢,經過多年的發展,現已形成原煤——機焦——化工——耐火粘土——建材——火電產業工業鏈。2004年,南川市實現工業總產值50.75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18.1億元,占南川市地區生產總值的3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