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振寧,安徽省合肥縣人,1922年8月22日出生,著名華裔物理學家,1957年獲得諾貝爾物理獎項,在學術上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巨大成就,影響了中國幾代人。與其嚴謹的治學不同,他那橫跨半個世紀的感情生活卻充滿著一浪高過一浪的浪漫傳奇色彩,每次都是如此的出其不意,如此的驚世駭俗而又如此的妙不可言!
青色:暗戀涌動的少年情懷
抗日戰爭時期的1938年,16歲的楊振寧中學還沒有畢業,就以高二的同等學歷,考取了當時由清華、北大、南開3所大學合并的西南聯合大學。他先是讀化學系,后來改念物理系。在昆明,他度過了本科4年、研究生2年的青春歲月。那時,他父親也在西南聯大教書。
當時西南聯大大約只有1500名學生,而且教學場所也非常簡陋。比如就餐時沒有凳子,同學們就圍著一張桌子站著吃。飯裝在一個大桶里,還不時會有沙子。即便這樣,同學們盛第一碗飯時常常不盛滿,迅速吃掉后趕快盛上第二碗,如果趕不上盛第二碗,就只有挨餓了。楊振寧后來回憶說:“西南聯大的6年生活經歷,在我的一生中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這個影響不僅僅是在學術上,而且在感情上也給他帶來一生難忘的經歷,因為他的初戀正是由此萌發的。
在昆明時,楊振寧為了提高自己的英文水平,閱讀了大量的英文小說,讀過奧斯汀的《傲慢與偏見》后,他開始對愛情有了獨到的見解。那時他雖然還不到20歲,但有著年輕人對美好愛情的熱烈追求。有一年,正是春天時節,桃紅點點,柳芽吐綠,大地仿佛沉醉在春天的愛情里。楊振寧回到家里探望父母。他覺得很奇怪,因為家里多了一個他從未見過的年輕少女。那少女穿著一身鮮紅的衣裙,正熱烈地跟他的父親談論著數學方面的問題,時而激烈地爭論著什么,時而又顯得十分謙恭有禮。以后的每個周末,楊振寧總能看到這位喜歡穿著紅衣裙的少女來他的家請教問題。看到楊振寧,她總是大方地點點頭,微微含笑,卻又仿佛有著說不出的嬌羞。
楊振寧后來得知這位女子叫張璟昭,是浙江人,在父親執教的數學系讀書。一個江南女子,如此的溫柔可愛、謙虛好學,頗讓年輕的楊振寧春心蕩漾,暗生愛戀情愫。后來,楊振寧回憶說:“那個時候女同學都穿著藍布大褂,只有她穿著紅色衣裙,所以非常被大家注意。我父母挺喜歡她的,我猜她大概對我也有好感。”
正是認定張璟昭大概對自己也有好感,楊振寧心里不禁有了一個念頭:他要追求這位好學的漂亮女子。因為不好意思把自己的想法告訴父親,他只得通過同學到處打聽張璟昭在什么地方上課,然后請假在她的教室旁邊徘徊。當張璟昭從教室里出來時,就大膽地找個借口走近她,以便可以跟她講話。
在沒認識張璟昭之前,楊振寧白天通常都是在大學校園里上課、吃飯、上圖書館,每天晚飯后回宿舍前,花一兩個小時在茶館里喝茶。自從心儀張璟昭,為了能多看上她一眼,楊振寧改變了這種習慣,只要有空,他甚至連和同學去泡茶館的時間都省下來,特意在她經常路過的地方等著,希望跟她說上幾句話。楊振寧回憶說:“我當時有很清晰的印象,她來以前,我的情緒像很平靜的湖水,她來了以后就變成了愛情風暴,使我整天情緒不定。”
當年的楊振寧為了考取大學,花費了不少功夫,終于高中還沒畢業就到了昆明讀大學。而他的理想是要留洋求學,繼續深造。這樣煞費苦心地暗戀了一兩個月后,他突然清醒過來,自己整天這樣陷于兒女情長,簡直太虛擲光陰了!楊振寧經過幾天的深思熟慮,最后,為了學業,他結束了這段不理智的青澀初戀。
1942年,20歲的楊振寧大學畢業,旋即進入西南聯大的研究院。以后,在他結婚時,他將這個初戀故事誠實地告訴了他的第一任夫人杜致禮。

紫色:美滿的半世師生情
1944年,楊振寧在西南聯大碩士畢業。同年夏天,他考取了物理學科惟一的留美公費生,準備赴美深造。但為了護照、簽證等事,足足拖了一年。因為當時通貨膨脹,一家7口人的生活比較困難,為了幫襯家里,作為家中長子的楊振寧在父親的引薦下,在西南聯大附中當了一名臨時代課老師,同時教授高中一、二年級的數學課。
當時,在楊振寧任教的中五班上,有個名叫杜致禮的女學生,是國民黨高級將領杜聿明的長女。當時的杜致禮才17歲,不但人長得漂亮,且聰穎過人,又絲毫沒有官小姐的架子,自然引起楊振寧的格外注意。但除了課堂上,兩人私下接觸甚少。只是有一次看電影,給杜致禮留下的印象很深。
楊振寧為了引導和激勵學生學好數學,向全班同學承諾:只要數學季度測驗考到前三名的,他一定私人請看電影。當時看電影算是一種奢侈的消費了,所以對這些高中生來說,很有吸引力。情竇初開的杜致禮對楊振寧本來就有好感,為了更多的接近老師,她在學習上下足功夫,終于在第一次測驗中,進入了前三名,而楊振寧果然沒有食言。
那晚,在電影院里,杜致禮第一次離楊振寧如此的近,心里很是激動。她經常偷看一眼坐在身邊的老師,而楊振寧則像一個害羞的大男生,端坐在座位上,目不斜視。看著老師害羞的樣子,杜致禮心里不禁暗笑,又感覺他可愛極了,隱隱覺得自己喜歡上這位英俊的老師了。
1945年,楊振寧得到庚子賠款獎學金去了美國,在芝加哥大學讀博士。1949年春,楊振寧前往奧本海默主持下的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
仍在昆明讀書的杜致禮,因為老師的離去,內心頓覺空虛,那個叫楊振寧的老師已經占據了她的芳心。1947年,在父親杜聿明的安排下,她只身飛到美國,進入由宋美齡介紹的衛里斯學院,攻讀英國文學。但不到兩年,國內的政治形勢發生巨大的變化,她的父親杜聿明在淮海戰役中成了戰俘,她的奶奶和母親以及弟妹們又被蔣介石“安排”到臺灣去了。轉眼之間,杜致禮從一個將軍之女成了囚徒之女,學費也沒了著落,只得邊上學邊打工。
上天似乎特別顧惜楊振寧,想不到一次意外的邂逅,讓他陷入甜蜜的愛戀之中。1949年圣誕節,在普林斯頓,楊振寧和同事、物理學家魯丁格到當地惟一的一家中餐館“茶園餐廳”吃飯。楊振寧和他的一個美國朋友正在就餐時,恰巧碰上了鄰桌的杜致禮。乍一見面,楊振寧感到面前這個容貌秀麗的女孩子十分面熟,正尋思著這個人是誰,杜致禮早已抑制不住喜悅的心情,站起來明眸含笑地問道:“楊老師,我是您的學生杜致禮啊,您還認識我嗎?”異國他鄉偶遇,兩人驚喜交集。飯桌上,楊振寧和杜致禮這對師生噓寒問暖,互訴衷情。
很快,這對早已互生愛慕之情的年輕人開始了戀愛的旅程。他們留連在普林斯頓研究院的綠色草坪間,牽手于校園小道中。但沒過多久,楊振寧覺察到杜致禮對他變得冷淡了。他不想錯過這份美好的情緣,更想知道杜致禮時冷時熱的真實原因。一次,他約杜致禮共進晚餐,但對方沒有赴約。他忍不住打電話詢問原因。杜致禮強忍淚水:“我們暫時還是不要見面,等我寫信給你吧。”
一個雨天,楊振寧收到杜致禮的來信,信中說:“你父親是新中國的大學教授,而我父親卻是共產黨的囚犯,在北京功德林監獄改造;你是博士文憑的大學講師,而我只是一名窮學生。政治、經濟上的分界和差別,在我們面前橫上了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為你和你的家庭著想,我們還是分手吧……”
正處在熱戀中的楊振寧得知實情后,難以抑止自己的激動,當即冒雨前往杜致禮居住的城市,夜晚11點鐘,他出人意料地出現在她面前。看著淋得像落湯雞的楊振寧,杜致禮的心里又漾起了無限愛意。“愛情是兩個人的事,除非我們自己拆散自己,任何外界的力量都是拆不散的。”一見面,楊振寧的這句愛情表白像火一樣滾燙。正是在這個春寒料峭的雨夜里,愛情的溫暖徹底驅散了杜致禮心頭的寒冷。兩人又恢復了愛戀關系。
1950年春,楊振寧和普林斯頓高等學術研究所的合約將滿,當時他有幾種選擇,可以繼續在研究所工作5年,或者回芝加哥大學,他完全記得意大利物理學家費米的告誡:不要在這個研究所待太久。可是他的女朋友杜致禮那時正在紐約讀書,離普林斯頓只有一小時的火車路程。所以,他還是決定留在普林斯頓。
1950年8月26日,楊振寧和杜致禮在普林斯頓舉行了簡樸的婚禮。這年,楊振寧28歲,杜致禮21歲。在他與杜致禮走過的53年漫長歲月里,育有二子一女,幸福美滿一直陪伴左右。1971年后,因為中美關系正常化,楊振寧和夫人還多次回國探望岳父母、做學術訪問。
2001年,楊振寧和夫人決定回國定居,但是由于杜致禮的身體不好,回國的日期被一再推遲。2003年10月,杜致禮因患癌癥病逝,楊振寧對這段婚姻依然懷念至深。送老伴走完生命最后一程的楊振寧先生將所有的濃情化為淡淡的一句:“還好,她走得并不痛苦。”
藍色:相距54歲的忘年愛
翁帆,生于1976年7月,是一個典型的潮汕姑娘,漂亮而又文靜,1994年考上汕頭大學。畢業后,翁帆先在一家公司工作了半年左右,然后嫁給一位香港普通公司職員,但不到兩年就宣告破裂。幾年后,翁帆進入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翻譯系碩士班就讀。
1995年夏天,汕頭大學舉辦一項國際物理學家會議,學校安排一些女同學參與接待工作,翁帆也是其中之一。翁帆當時負責楊振寧夫婦等人的接待工作,當時楊振寧年已73歲。因為翁帆英文說得極好,加上“漂亮、活潑、體貼而且沒有心機”(楊振寧語),給楊振寧夫婦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從那以后,楊振寧和翁帆有好幾年時間沒有聯絡。他們接觸頻繁起來是在2004年2月,那時,楊振寧已經在國內頻繁地做學術訪問,當時在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翻譯系讀碩士的翁帆,得知昔日曾經接近的大師回到中國,曾想方設法與他聯系,但因種種原因未果。她只得抱著試試看的想法,寄了一封信到紐約大學石溪分校給楊振寧。幾個月后,楊振寧與翁帆有了密切聯絡,兩人逐漸熟識。暑假,兩人還結伴出外,游玩于山水之間。在頻頻的接觸中,楊振寧越發覺得自己似乎又回到年輕時的戀愛感覺,他知道自己一段姻緣又將降臨。在交往中,這一老一少的感情不斷升華,經過慎重考慮,他們最終確定了戀愛的關系。
這段隔著54歲差距的驚世愛戀,在2004年11月的一天,終于有了喜人的進展:兩人在電話里私訂終身。事后,楊振寧表示,青春并不只和年紀有關,也和精神有關。他雖然歲數上已經年老,但精神上依然年輕,這也是翁帆覺得他能吸引自己的部分原因。楊振寧在結婚前,曾向好友坦言,妻子翁帆就是“上帝恩賜的最后禮物,給我的老靈魂,一個重回青春的歡喜。”
2004年12月24日,在人們或驚或喜的眼光下,已屆耄耋之年的楊振寧和他28歲的嬌俏新娘翁帆,終于一起走上了長長的紅地毯。第二天,剛剛完婚的楊振寧就攜新婚妻子雙雙飛到海南,在亞龍灣開始蜜月旅行。
近日,有報道稱,楊翁兩人有可能會赴美國生活一段時間。翁帆婚后將主要負責幫助楊教授整理他的大量學術資料,做楊振寧的英語翻譯。楊振寧的晚年,將會在這位嬌小玲瓏的潮州新娘的陪伴下幸福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