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自1980年恢復國內保險業,直至1992年對外開放保險業,迄今為止已經有上百家國內國外的保險業經營機構,每一家保險經營機構都擁有上百種適合于各類人群的險種。平常老百姓應該如何在其中選擇適合自己的險種,經營好自己的“保險人生”呢?讓我們來看看保險從業人員李先生一家的保險狀況,相信可以給你一些啟示。
我家的“保險人生”
口述:李文軍32歲保險公司中層管理人員
其實最初的時候我對于保險有著很大的抵觸情緒,但因多種原因還是在這個行業里做了下來。跳了3次槽、升了3次職、對保險業從一無所知到熟練掌握以后,才發現保險業其實大有學問,現在讓我離開這個行業我還有些不習慣了。幾年來,我不僅為自己買了保險,還為家里的不同成員選擇了適合他們的險種,我們家因為我的關系,就成了名副其實的“保險之家”了。
⒈女兒的快樂成長保障
我女兒今年3歲,聰明伶俐、活潑可愛,女兒滿周歲前特別多病,我就為她選擇了一款分紅型的終身壽險。這個險種不但照顧到孩子成長每一階段的人身保障,更對教育金進行了合理安排。
我選擇的保額是這樣的:從女兒的出生之日起就為她投2萬元的保險,繳費至女兒18歲,每月僅需支付保費351元。
那么女兒在15~17歲的高中階段,每年可獲取2000元的教育金;在18~21歲的大學階段,每年可擁有8000元的教育金;25歲那年一次性獲得2萬元的成家立業金;60歲時可一次性得到2萬元的退休養老金;100歲時則可一次性獲得2萬元的期滿利益給付金。
保單受益人若在0~4歲間身故,按照比例獲取賠償;受益人在4~25歲間身故,可一次性獲2萬元的保額賠償;25~60歲間身故,可獲4萬元保額賠償,一次性給付;60~100歲間身故,可獲2萬元保額賠償。
除此以外,此險種每年還有分紅,雖然金額不大,但卻是個一舉多得的投資。
點評:每家保險公司推出的兒童成長險種都大同小異,在購買時多向銷售人員咨詢,針對自己的經濟情況和孩子自身的健康情況做多種選擇。為人父母者應該為孩子一生的成長計劃早做籌謀,保此類險避免了讓你措手不及的突發狀況。
⒉我和妻子的各種風險保障
我和妻子是家里的經濟支柱。妻子在郵政局上班,享受著體制內生存的種種福利待遇,如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等,不存在失業、養老的問題,那么剩下的也就是一個意外傷害的問題了。
所以我為妻子購買了一款保費非常低的意外傷害險:年繳費393元,保額10萬元。
保險利益為:意外身故賠付10萬元保險金;乘坐公共水陸交通工具而致意外身故或全殘賠付30萬元保險金;乘坐公共航空交通工具而致意外身故或全殘賠付50萬元保險金。附加險為醫療險種,可最高報銷因意外傷害事故發生的門急診治療費3000元,因意外傷害事故發生的住院治療費10000元。
而我就沒有妻子這么幸福了,我這種在體制外生存的人首先要面對的是失業的問題,其次是養老,再有就是意外傷害和醫療。在這一點上,我沾了點身為保險業人員的光,單位以福利的形式向中層員工贈送了類似以上的醫療及意外險,剩下的險種我選擇了大眾最為熟悉的社會保險,分別保了失業險及養老險。
點評:家庭成員中的年輕成年人需要保障的首要問題依次是失業、養老、意外、健康,不同的家庭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況選擇保險,建議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帶有多種附加險的險種,這樣花一次錢可以解決多種問題。
⒊家庭中老年人群的健康保障
去年過年時,我領取了一筆可觀的業績獎金。用這筆錢,我一口氣給家里四位老人全買了保險,作為禮物送給四老。前些年老年人保險很不好辦,可近年來各家保險公司紛紛推出了適合老年人的險種,就連80歲的老人也可以辦保險了。
老年人最大的問題就是出在健康上,現在不是流行送禮送健康嗎?我送四老一份健康保障,遠比那些昂貴的保健品來得實用。
以我為老人購買的保險來說:保額為2萬元,20年期限,到老人85歲為止,每月只需150元左右,卻可以讓老人每三年領取2000元保險返還金作為醫療基金、營養費;如果老人身故,即可領取保單所載保險金額×(1+0.05×經過年度數)的身故保險金。
點評:老年人保險頗受年齡和保費的限制,大多數險種的最高年限為65歲,而且保費相對比年輕人高。在選擇險種時要兼顧這兩個方面,根據家庭中老人的年齡、健康狀況多做權衡。
通過李先生的講述,我們可以看出,針對家庭中不同成員制定不同的保險計劃,不僅僅是一種理財手段,還成為了每一個家庭降低財產、人身風險的最佳途徑。
在保險業大力發展的今天,你對以下的詞組有了解嗎?
附加險:附加險指不能單獨投保,只能附加于主險投保的保險險種,主險因失效、解約或滿期等原因效力終止或中止時,附加險效力也隨之終止或中止。
繳費期:即在壽險合同中預先約定的投保人支付保險費的期間,按繳費方式不同可分為一次性繳清(躉繳)、年繳等不同方式。
核保:指壽險公司對保險對象的風險進行評估,決定是否接受保戶的投保以及以什么條件來接受投保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