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北京電影學院讀書的戴航是2001級本科班的優(yōu)秀青年演員,四年的大學生活讓他由一個不懂表演的男孩,逐漸成長為一個對表演狂熱的專業(yè)電影人。走出兩部電視劇的主演光環(huán),戴航似乎回到了當年來電影學院的最初印象。
雨季擁抱陽光
他12歲在廣東舞蹈學校學習專業(yè)舞蹈,扎實的形體基本功造就了到電影學院深造的機會。在別人一片嘩然的目光中,他毅然踏上了開往首都北京的列車。那是一個夢的地方,長長的鐵軌兩夜的鐺鐺聲伴他入睡。其實,他是一點睡意都沒有。鐵路有多長,夢的追求就有多長。戴航沒有學過表演,就來報考北京電影學院。很多人的眼睛看他的表情都改變了。可對于一個懵懂的少年來說,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因為以前是舞蹈專業(yè),考表演就多了一些聲樂和臺詞的苦惱。他還真不服氣地走上了考場。成功也許是運氣,但更靠實力來說話。崔新芹老師是趙薇班的伯樂,培養(yǎng)出了陳坤和黃曉明這樣的男影星。遇見她可真是遇見了救星一樣。但也有人害怕,崔老師的嚴格是有名的。戴航的表演可謂是完美,不僅征服了崔老師,也打動了其他考官。

在電影學院的整個01本科班,戴航不算是最好的學生,但也是最樸實的學生。從來不花哨的他對待任何問題都是充滿了耐心,這是個浮華的世界,從全國各地聚集而來的學生都不是差的,但怎樣才能脫穎而出,戴航是靠他的真誠和善良結緣。在校期間苦讀各大名著的他,為今后的出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談到一些文學作品中的人物,他都能清晰地說出自己獨特的見解。
在去年由國家一級導演姜若瑾執(zhí)導的長篇電視連續(xù)劇《陽光雨季》中,戴航的表演算是上乘表現。這是一部記錄花季少年在成長中不斷走向成熟的校園青春劇。該劇與以往播出的青春劇的不同在于,它沒有模式化地反映當代高中生的生活和心態(tài),它的著重點不是直面于司空見慣的學習成績、教育制度、師生矛盾,而是通過一個個出身不同、性格各異的孩子,面對成長中遇到的煩惱和困惑,在老師、家長和社會的幫助下,自己戰(zhàn)勝自己,從懦弱到堅強,從偏執(zhí)到豁達,從自愛到友愛,從幾經磨礪到最終完成心靈成長的故事,該劇將視角從校園延伸到家庭、社會,展示了父輩與子女在人生觀、道德觀上的沖突,它帶給人們的不僅僅是藝術欣賞和審美愉悅,還將給人們帶來一種對社會、對人生、對人世多視角多層次的思考。

從昆明《陽光雨季》劇組歸來的戴航,載著一路疲憊和興奮,這種付出了努力取得收獲是不易言表的。我能看出他施展才華后的渴望,渴望補充更多的文化知識和營養(yǎng)來填補自己的空白。
戴航說自己的父親是軍隊里出來的,父親是檢察院的檢察官。從小父親教會了他做人的尊嚴,任何時候他都會以父親做榜樣。戲如人,演戲先做人。生活中的戴航很低調,學業(yè)上的優(yōu)秀使他在影視劇里如魚得水,深受眾多導演的賞識。

夢想舞動風采
《陽光雨季》在中央電視臺電視劇頻道熱播的時候,他又走進了18集電視連續(xù)劇《軍中紅舞鞋》的拍攝。該劇由沈陽軍區(qū)女作家龐天舒的長篇小說《紅舞鞋》改編,講敘一個軍隊文工團舞蹈及其成長的故事,并且由著名第五代導演韓剛導演。
韓剛導演在前幾年拍攝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宰相劉羅鍋》、《咱爸咱媽》等優(yōu)秀作品均在全國引起不同反響,奪得國內各大獎項。《軍中紅舞鞋》雖然是一部文藝片,但其中也不乏大場面,比如學員們的畢業(yè)演習,尤為難得的是,電視劇在昆明陸軍學院拍攝由于巫剛在劇中是一位空軍某地的司令,為了吻合的身份,除了在當地部隊支持下拍攝勘地停放的飛機之外,劇中將有三到五場飛機掠過長空的鏡頭。
韓剛導演說,“舞蹈和電視劇兩種風格藝術樣式的結合,也是一個部隊青春劇,能不能在既不違反部隊有關規(guī)定的前提下表現出青年人的特質,比如愛情,比如唯美,這就是他在努力的地方,我們想弄出點新意來。\"戴航說韓剛導演和姜若瑾是兩個完全不同風格的導演,但是他們的共同點就是對藝術的認真態(tài)度讓所有的演員都受益匪淺。
《軍中紅舞鞋》折射出各樣的家庭,反映了紛繁社會的多樣性及復雜性。家是社會的單位,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從自我做起,小家好了,國家才能昌盛。
戴航,一個從陽光雨季里走來的青年演員,穿著紅舞鞋踏出青年人的節(jié)拍和舞步。
我們期待著一顆新星的冉冉升起!

姓名:戴航
出生:3月10日
身高:178cm
體重:68kg
學歷:北京電影學院2001級表演本科班
作品:
電影《喋血杜鵑》
電視劇《陽光雨季》、《軍中紅舞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