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1月28日,蔡廷鍇等率十九路軍將士在上海淞滬抗擊日寇,大大鼓舞了中國人民和海外華僑的愛國熱情。這就是著名的“一·二八”事變。當時僑居新加坡的胡文虎立即打電報給蔡廷鍇,對十九路軍浴血御敵的英勇行為表示敬佩。并通過匯豐銀行匯出法幣1萬元,委托上海《申報》史量才轉交中國紅十字會,作為對淞滬抗戰將士救死扶傷的費用。同年2月中旬,淞滬戰事更加激烈,胡又匯去1萬元,委托上海永安堂分行負責人范其務到前線慰問將士,并送給每位傷員5元。
胡文虎在新加坡還極力呼吁華僑各界捐款救國,并倡議新加坡游藝場舉辦游藝義演,為祖國抗戰籌募款項。繼而胡又表示愿出資捐獻兩架飛機,作為救護傷員之用。后來他得知救護地點均在市區內,飛機用不上,便改匯1萬元,以備急用。蔡廷鍇致函胡文虎稱謝說:“本軍在滬抗戰,胡君援助最力,急難同仇,令人感奮。”
1933年《淞滬停戰協定》簽訂后,十九路軍被調入福建,曾采取措施改革當地弊政。胡文虎特地回福建參觀。他看到十九路軍的政績和軍紀均不錯,十分贊賞,隨即慷慨解囊,捐款60萬元創辦醫院,并接受福建省建設委員會委員的職務,對福建的建設,多有建言。
1934年1月,十九路軍將領蔣光鼐、蔡廷鍇等聯合李濟深等一部分國民黨勢力,成立反對蔣介石的“福建政府”,不久失敗。蔡廷鍇旋即出國考察。到達新加坡時,胡文虎不顧國民黨駐新人員的阻撓,頂著烈日親自駕車前往碼頭歡迎,用特別準備的轎車接蔡到永安堂休息,并陪同蔡游覽市郊的園林和“虎豹別墅”等處,極盡地主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