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為何體質差
童童的媽媽經常抱怨童童的體質差,因為童童經常鬧感冒,一發熱就是39℃,還常常發展成支氣管炎,甚至肺炎,拉肚子也是常事,媽媽聽人說打“丙球”可以增強孩子的體質,可是給童童打了好幾針也沒見多大的效果,仍然是個“病歪子”,弄得媽媽一籌莫展。
在一次同學聚會上,童童媽遇到了一位當兒科醫生的同學,于是就和他談起了童童的情況,經過分析,同學建議她抽空帶童童到兒童醫院查一下血清維生素A的含量。經查證,童童也患有亞臨床維生素A缺乏癥,經同學指導進行食療和適量補充維生素A后,童童的體質得到了明顯的改善。
“亞臨床”更隱蔽
維生素A缺乏癥是發展中國家最常見的疾病之一。當前,我國嚴重維生素A缺乏已不多見,故有忽視傾向,但亞臨床缺乏卻較廣泛,應引起家長們的高度重視。
亞臨床維生素A缺乏癥兒童無夜盲癥、干眼癥、角膜軟化、毛發變脆、發育遲緩等典型的臨床表現,但體內的維生素A總體水平已經降低,肝臟中的儲備基本耗竭,抗感染力功能受損,所以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的易感性明顯增加。
如何檢查亞臨床維生素A缺乏癥呢?世界衛生組織規定:血清維生素A在0.2—0.4毫克/升或為0.7—1.4微摩爾/升者,為亞臨床維生素A不足,按此標準,調查發現,學齡前兒童中患此癥者城區組占10.1%,郊區組占23.2%。
維生素A具有維持生殖、骨骼發育、上皮完整性、提高免疫力、預防癌癥、構成感光物質等多種作用。在防治呼吸道、消化道感染方面,與維持上皮細胞完整作用有關,在維生素A缺乏時,上皮細胞表層變薄,甚至停止分化,于是細菌就很容易侵入,引起感染。臨床觀察發現,兒童服用維生素A后,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的次數可明顯減少,或其病程縮短和癥狀較輕,如果兒童飲食中動物食品少,僅靠植物性食物中的胡蘿卜素來轉化,??稍斐蓴z入不足。因為胡蘿卜素轉化成維生素A的利用率僅20%—40%,兒童患有感染性疾病,膽道疾病,使用秋水仙堿等藥物、缺鐵和缺鋅時,常影響維生素A的吸收。
預防兒童維生素A缺乏,首先是要提倡母乳喂養,并及時添加富含維生素A和B—胡蘿卜素的輔食。早產兒及邊遠貧困地區兒童,應在醫生指導下采用維生素A治療。維生素A最好的來源是動物肝臟、魚胩油、魚卵、全奶、禽蛋等。B—胡蘿卜素主要存在于綠葉蔬菜、菠菜、冬莧菜、豌豆尖、胡蘿卜、番茄、豆類、紅心紅薯、青椒、杏及芒果等食物中。一般而言,只要平時食欲正常,食物豐富,不偏食,并注意進食上述食物,兒童是不至于缺乏維生素A的,而且采用“食補”方法更安全。
正確服用維生素A
要強調的是,維生素A絕非可隨便亂服的補品,服用過量維生素A可引起中毒,急性中毒表現為“惡心、嘔吐、嗜睡等等顱內壓增高癥狀;慢性中毒表現為食欲不振、毛發脫落、體重不增、口角皸裂、肝臟腫大等。因此,如果要服用維生素A預防和治療兒童時期的呼吸及消化道感染,最好是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目前市場上維生素A制劑很多,再加上五花八門的廣告,弄得家長們是眼花燎亂,因則在選擇制劑和服用方法上難免會出錯,現就以最具代表性的魚油為例談談服用法。
魚肝油是一種從魚的肝臟內提取的含有脂溶性維生素A和維生素D的油劑,不僅可以補充維生素A,還可以補充維生素D以預防佝僂病,其制劑有滴劑和膠囊,其種類根據維生素A和維生素D的含量可分為農魚肝油和淡魚肝油。一般濃魚肝油中每克含維生素A1萬單位,維生素D5000單位以上;淡魚肝油每克含維生素A1000單位,維生素D500單位以下,一般兩歲以內的嬰幼兒應選擇濃魚肝油。
目前市場上用得比較多的濃魚肝油,根據維生素A和維生素D的含量的比例分為2:1、3:1和10:1三種。比較適合嬰幼兒的是2:1和3:1的濃魚肝油,這與嬰兒每日營養供給量標準(RDA)中維生素A和維生素D的比例約等于2:1和3:1有關。
拿2:1的濃魚肝油滴劑來說,一般每毫克含維生素A1萬單位,維生素D5000單位,1克約等于25-30滴(魚肝油正規滴劑均配有滴管),故2、5—3滴魚肝油約含維生素A1000單位,維生素D500單位。而按嬰幼兒RDA,每日需維生素A1000單位,維生素D400單位,故家長選擇此類魚肝油只要每日給3滴即可。且應每月換一瓶,因為開蓋后魚肝油中的維生素D易氧化而失去效果。
目前市場上還有3:1的濃魚肝油膠囊,其每粒含維生素A1800單位,維生素D600單位,家長選擇此類膠囊,一般每兩日1粒即可,也有家長選擇10:1的濃魚肝油膠囊給孩子服,這可千萬要注意,因為此類濃魚肝油膠囊含維生素A1萬單位,維生素D1000單位,長期給孩子服用會造成維生素A和維生素D過量甚至中毒。
市面上保健用的淡魚肝油如乳白魚肝油、橙汁魚肝油,其每毫升分別含維生素A僅600單位和77單位,維,維生素D60單位和11單位,如家長按濃魚肝油的方法每日僅給2-5滴,則無多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