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1.76米,母親1.67米,劉翔1.88米。這個有點“基因突變”的男孩有著一個與體育毫不沾邊的家庭,就是這樣一個普通的工薪家庭,造就了“中國田徑的神話”。
劉翔是中國運動員的驕傲,他在雅典奧運會上以12秒91的成績平了由英國名將科林-杰克遜保持的世界紀錄。這枚金牌是中國男選手在奧運會上奪得的第一枚田徑金牌,書寫了中國田徑新的歷史!
聰明調皮的劉翔
劉翔小時候是一個頑皮的孩子,“劉翔從小非常調皮,有時候膽子大到你想象不出來。”劉爸爸說到兒子童年頑皮時的情景,依然記憶猶新,“那時候我們家還住在鐵道旁邊,有一次劉翔一個人爬到一道兩米多高的圍墻上,在上面又跳又蹦,我看見嚇壞了,又不敢叫他,怕他發現我之后直接從墻上跳下來,于是我就騙他說爸爸不怪你,就這樣把他哄了下來。回到家后,他指著干凈的外衣說自己很乖,沒有調皮,當他媽媽把他外面的衣服一脫下來,就露餡了,里面的衣服已經全都濕掉了。”小時候的劉翔就是這樣一個調皮又會耍小聰明的孩子。
很多人都知道劉翔成長在一個幸福溫暖的家庭,這些造就了他善良親切的性格。而這本自傳里就描述了很多在劉翔成長的過程中,這個幸福家庭的許多小故事,令人倍有親切感。
劉翔從小因為調皮經常被父親打,而爺爺就是自己的“保護傘”,為了保護孫子,爺爺甚至有時候會當著孫子的面,打起劉翔的老爸。爺爺為了孫子什么事情都愿意去做,劉翔讀小學的時候,為了能每天接送他上學,當時已70歲的爺爺硬是學會了騎自行車。所有這些劉翔一直銘記在心。現在劉翔成名了,已經80多歲的爺爺有時候并不知道孫子的“煩惱”,經常受朋友和鄰居的委托讓孫子簽名,只要是爺爺拿來的劉翔一律全部照簽,“只要你們對我爺爺好,我什么都答應,辛苦點也沒有關系。”
幫爺爺捶背捏腿
劉翔從小就很孝順。這,或許得益于父母的身教言傳。
2001年,劉翔的奶奶病危。劉翔的爸爸媽媽各請了長達4個月的病假,伺候于病床前,一起陪伴老人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段。
劉翔從小由奶奶帶大,與奶奶的感情最深。2001年,正是劉翔備戰九運會期間最忙的時候。怕影響兒子的訓練,夫妻倆沒有跟兒子透露奶奶的病危詳情。就在劉翔在廣州為上海軍團奮力拼搏之時,老奶奶終于沒有等到與孫子見最后一面的機會,就永遠合上了雙眼。
而劉翔的父母,愣是等到劉翔在九運會拿下冠軍后,才將這個噩耗,告訴了兒子。劉翔驚呆了,他發出了震天的悲哭聲。整整一個晚上,劉翔以淚洗面,沒有合眼。也正是在那一個晚上,劉翔對著滿天的星星發誓:自己一定要更加發奮努力,用贏得的每一個好成績,來告慰最親愛的奶奶。
遙望天空,劉翔至今仍能感覺到:天堂里的奶奶正看著自己,目光慈祥而寬慰。如今,奶奶過世已近3年,每每提到自己的親人,劉翔總顯得格外動情:“沒有我奶奶,就沒有我的今天。”每年的清明以及奶奶的祭日,只要人在上海,劉翔總會去墓地看看奶奶,親口告訴老人:最近自己又取得了多少好成績……
每個周末,只要有空,劉翔就會去看望87歲的爺爺。幫爺爺捶捶背、捏捏腿,“他常常會跟爺爺邊做按摩邊聊天,一小時下來,劉翔的頭上,總是滿頭大汗……”說起自己的孝順兒子,劉學根顯得格外自豪。
曾是單薄小男孩
劉翔走上短跨這條路,還有一段小故事。劉翔雖出身普通工人家庭,但作為家中的獨子,他是老劉和妻子吉粉花的掌上明珠。別看劉翔現在長得高高大大,小時候他可是一個矮小、單薄的男孩。為了加強兒子的體質,夫妻倆決定送他去體校練身體,最初劉翔練的是跳高,結果被師傅孫海平一眼看中。孫教練發覺,這個小孩不僅節奏感好,而且彈跳也出色,練跨欄最合適。就這樣,少體校正式錄用了劉翔。
少年曾一度迷失方向
劉翔走上田徑場是非常偶然的。10年前,少年劉翔就讀于上海市普陀區的管弄新村小學,因為他身高比同齡的學生要高,手大,力大,扳手腕從來不吃虧,而且腦子活絡。為此,學校體育老師希望劉翔能夠參加跑步訓練。就這樣,管弄小學成了劉翔田徑生涯的起點。
一開始的那段日子并不順利,少年體校錄取了他,但是媽媽不同意,家里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不同意。媽媽說:“我們翔翔是要讀書上大學的。”
父親劉學根是劉翔參加體育訓練最有力的支持者。父親支持的理由是,小時候參加體育鍛煉對身體有好處。父親年輕時喜歡體育,知道好身體的重要。
初一的時候,劉翔的身高竄到了1.70米以上,在上海市中學生比賽中輕輕松松拿了個100米亞軍。有人說,劉翔是跑步的料,他的爆發力強,沖刺好。這樣他又進入了市體校,開始練跨欄,只用了一年多就進入全國少年比賽的前3名,然而這時的劉翔心理上出現了一個非常強烈的“排斥期”,少年星途差一點就此夭折。
遇伯樂
一個細節決定追風夢
第一個感覺到劉翔心理上“排斥”的,是他的父親。
“怎么,你不想練了?”在一次接劉翔回家的路上,父親這樣問。
“你不會同意吧?”劉翔反問。
這個對話的情景,劉學根多年后說起來記憶猶新,他知道問題的嚴重性。因為劉翔從不在困難面前打退堂鼓,也從來不用這種口吻說話。“那好,我們先回學校。”
半年后,劉翔家里來了一個電話,是上海田徑隊的跨欄教練孫海平。孫海平希望同劉翔的父親談一談。原來,孫海平早就看上了劉翔,“在同年齡的孩子中,他個子比較高。雖然技術比較差,但節奏感很好,這可是先天的優勢啊,當時我就想讓這孩子跟我練。”那時他正忙著帶隊參加比賽,計劃回來后收下這個徒弟,沒料到回來后劉翔人不見了。
為了慎重起見,孫海平提出,劉翔要先參加一周的試訓。一周的訓練,讓孫海平有點擔心,雖然劉翔在學校里還堅持基礎訓練,但是他的動作僵硬,已經完全不是半年前那棵讓人眼睛一亮的好苗子了。孫教練有點泄氣了,準備放棄了,但是一個細節最終決定了他要留下劉翔。孫海平說:“我真的準備放棄了。第5天,我教了他一個動作,他的領悟能力很強。一個練體育的孩子,領悟能力尤其重要。”
出奇跡
孫海平在訓練中注重針對劉翔的特點,加強基礎的專項訓練。3個月后,孫海平的“劉翔訓練模式”就取得了成功,劉翔跑出了14秒19的好成績,這個進步對上海田徑隊來說,簡直是一個奇跡。14秒30是健將的標準,而劉翔從來沒有獲得過運動員專業級別的證書。他是一個沒有三級、二級、一級運動員證書的運動健將。
孫海平追求的是“多因素訓練”和“實效性訓練”。孫海平從接劉翔的第一天就決定為他全面打基礎,把他注意力集中、大腦靈活的優勢充分發揮,有了好底子,方法得當就一定沒問題。有人說,劉翔是20歲的人,30歲的腦子,聰明老成,心理素質好。這除了劉翔的努力和天分外,孫海平恰到好處的方法是關鍵因素。
2002年7月,劉翔以13秒12的成績刷新了我國選手李彤保持了8年的亞洲紀錄,同時刷新了美國黑人運動員赫米亞捍衛了24年的世界青年紀錄。從那一刻,全世界的人都看到了一個東方少年在橘紅色跑道上刮起的一股“中國旋風”。
NO.1男子110米欄
無可爭議的NO.1。相信在所有中國人乃至全體黃種人眼中,劉翔在雅典贏得的是歷史上分量最重的一枚金牌,他以如風的速度、神奇的跨躍,打破了黃種人短跑奪不了獎牌的謬論。徑賽直道項目,一直都為歐美選手所壟斷。而在雅典奧林匹克主體育場的跑道上,黑頭發、黃皮膚、來自中國的“追風少年”劉翔以巨大的優勢把所有對手甩在了身后。12秒91的成績不僅打破了阿蘭·約翰遜保持了8年的奧運會紀錄,也平了科林·杰克遜11年前創造的世界紀錄。就連雅典奧組委主席和美國奧委會主席,都稱這是一個“偉大的奇跡”。當他沖線的那一刻,整個神州大地都沸騰了,突如其來的奇跡讓我們感覺如此甜蜜。正如劉翔所說:“還有更多的奇跡等著我去創造。”劉翔,讓我們美夢成真,也讓我們充滿無限期待。
私人檔案
姓名:劉翔
性別:男
籍貫:上海
生日:1983年7月13日
身高:189厘米
體重:74公斤
項目:田徑
身份:學生
愛好:唱歌、電腦
報名:男子110米欄
偶像:阿蘭·約翰遜;
最愛的休閑方式:唱歌;
最喜歡的歌手:陶喆
最喜歡吃的菜:大閘蟹 ;
秘密武器:“大量的菌類和海鮮。它們能帶給你額外的力量。”
主要運動經歷:
1999年3月入選上海市田徑隊,教練是孫海平
2001年獲世界大學生運動會金牌,這也是劉翔獲得的第一個國際大賽冠軍
2002年獲釜山亞運會金牌;亞洲錦標賽金牌
2003年獲國際田聯超級大獎賽中獲得銀牌;獲得全國十佳運動員稱號
2004年2月獲法國國際室內田徑賽,第一名,7秒51;
2004年5月大阪田徑大獎賽獲冠軍,13秒06,擊敗世錦賽三冠王阿蘭·約翰遜,打破2002年創造的13秒12的亞洲紀錄;
2004年8月雅典,奧運會男子110米欄決賽,冠軍,12秒91,平世界記錄,打破12秒95的奧運會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