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軍認為,新一代的無人機系統應該具備續航時間長,擁有隱形能力、可進行空中預警功能以及作戰能力,下一代美軍無人機的發展方向是:
第一,從低空、低速、短航時向高空、高速、長航時發展。美軍認為,老式的無人機滯空時間短,偵察監視面積小,不能連續獲取信息,甚至會造成情報“盲區”,飛行高度低,易遭受敵航空兵地面部隊和海軍艦艇防空兵力的打擊,不適應現代戰爭的需要。為此,美國陸軍研制了“環球鷹”超高空,長航時無人機,避開敵可能部署的針對無人機的防御體系,而最新試驗成功的X-43A型無人攻擊機速度最高可達到音速的10倍,每小時約7000公里,它可在2小時內到達全世界任何一個地方。
第二,向隱形無人機方向發展。為了對付日益增強的地面防空火力的威脅,許多先進的隱形技術被應用到無人機的研制上。一是采用復合材料、雷達吸波材料和低噪聲發動機。如美軍“環球鷹”無人機除了主梁外,幾乎全部采用了石墨合成材料,并且對發動機出氣口和衛星通信天線作了特殊設計,飛行高度在300米以上時,人耳聽不見飛機飛行;在900米以上時,肉眼看不見。二是采用限制紅外光反射技術,在機身表面涂上能夠吸收紅外光的特制油漆并在發動機燃料中注入防紅外輻射的化學制劑。三是減小機身表面縫隙,減少雷達反射面。四是采用充電表面涂層還具有變色的特性:從地面向上看,無人機具有與天空一樣的顏色;從空中往下看,無人機呈現與大地一樣的顏色。
第三,從實時戰術偵察向空中預警方向發展。美軍認為,21世紀的空中偵察系統主要由無人機組成。美軍計劃用預警無人機取代E-3和E-8有人駕駛預警機,使其成為21世紀航空偵察的主力。目前美國已經開始專門研究針對無人機的機載通信系統,以便達到小體積、高準確度的目的,例如美國海軍開展的“飛碟武器”研究計劃、空軍的“小靈巧”計劃等。另外,電子設備也將更先進,如采用內嵌式傳感器可實現360°的認知能力,通過采用合成孔徑雷達、低截獲率的通信設備將提高無人機對戰場態勢掌握能力,并增加抗干擾能力。
第四,向空中格斗方向發展。攻擊無人機是無人機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它設計的最大特點是,可以主要以任務為中心來設計,而不用考慮人的因素。因而飛機的速度、高度、航程和機動性可以有很大的突破,機動能力可以成倍增長(過載可達20g),可攜帶各種精確制導武器,作戰使用靈活多樣,更容易實現隱身要求;而且許多受到人的生命安全、人的生理或人為因素限制的技術都可以在無人作戰飛機的設計中大膽使用。此外,由于無人機能預先靠前部署,可以在距離所防衛目標較遠的距離上摧毀來襲的導彈,從而能夠有效地克服“愛國者”或C-300等反導導彈反應時間長、攔截距離近、攔截成功后的殘骸對防衛目標仍有損害的缺點。正因為如此,現在許多人把無人作戰飛機稱為“無約束的作戰飛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