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東戰役,也稱消滅日本關東軍戰役。
1945年5月9日,蘇聯紅軍攻克柏林,歐洲戰場的戰爭硝煙逐漸散去。根據雅爾塔協議規定,斯大林命令紅軍揮師東進,組成了以華西列夫斯基元帥為總司令的遠東蘇軍總司令部,150多萬紅軍屯兵中蒙、中蘇邊界,隨時準備南下,消滅盤踞在中國東北地區的日本關東軍。
西線戰事結束時,蘇聯在遠東的兵力不足40個師,這些部隊的兵力及部署也是防御性的,因為紅軍抗擊的主要是德國,絕大部分進攻性重型武器和先進的步兵、炮兵兵器主要用于蘇德戰場。為了擴充遠東兵力,蘇聯最高統帥部于1945年5月~7月間,調動了烏克蘭第2方面軍的第5集團軍、第53集團軍、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的第19集團軍、近衛坦克第6集團軍以及大量的炮兵、航空兵、工程兵、通信兵等獨立部隊的新式技術兵器。調整后的遠東及外貝加爾地區的兵力增加一倍以上,將帥軍官就超過百人之多。
所有這些部隊調動都是秘密進行的,蘇軍采取了欺瞞戰術。部隊調動都在夜間進行,保證當地居民正常生活,軍隊不進入居民聚集地,無線電臺只收不發,許多部隊一般不開機,華西列夫斯基元帥化名“華西里耶夫上將工作組”,梅列茨科夫元帥化名為“馬克西莫夫上將”等等一系列欺瞞手法,以達到戰役實施時的突然性。
當時日本關東軍在中國東北的部署是一個方面軍群的建制,下轄第1、3、17方面軍,第2、5航空軍,獨立第4軍,共計42個步兵師團、7個騎兵師團、22個步兵旅團、2個坦克旅團及其他輔助部隊,共為75萬人,外加偽蒙、偽滿軍隊17萬人,武裝的日本“開拓團”10萬人,總兵力120萬人左右。日本關東軍沒有重型坦克,中型坦克數量也很少,火炮裝備也很差,根本無法與蘇軍精良的T-34坦克相比,步兵沒有自動武器和火箭炮,只有“三八大蓋”及“歪把子”輕機槍,飛機性能更不及蘇聯的作戰飛機。
蘇聯的遠東蘇軍共有遠東第1、第2和外貝加爾3個方面軍,分別由梅列茨科夫元帥、普爾卡耶夫大將和馬利諾夫斯基元帥指揮。遠東蘇軍包括11個諸兵種合成集團軍、1個坦克集團軍、3個航空集團軍及一個戰役集群。兵力為88個師,其中有78個步兵師、3個騎兵師、2個坦克師、2個摩步師、4個坦克軍、4個機械化軍、6個步兵旅、40個坦克旅、40個機械化旅??偙鴨T1577700人,火炮26000多門、坦克5500多輛、飛機3800余架。還有數百艘戰艦和3個防空集團軍作掩護。蘇軍在兵員上占相對優勢,而在武器裝備上不論是數量上還是性能上則占絕對優勢。
號稱“精銳”的百萬日本關東軍只能是對裝備落后的中國軍隊而言,與蘇聯軍隊相比,則只能是小巫見大巫了。這是一場實力不對等的戰爭。
蘇軍對日本關東軍采用的是“向心攻擊”。以外貝加爾方面軍、遠東第1方面軍和遠東第2方面軍的三股兵力,在三個戰備方向向中國東北縱深突擊。這三個方面軍的攻擊,以沈陽和長春為中心,呈向心形。蘇軍最高統帥部要求各方面軍部隊速戰速決,避免與日軍進行曠日持久的作戰,最大限度地以最少的傷亡結束戰斗。蘇軍的總攻從8月9日開始。各集團軍多路齊發,同時,太平洋艦隊司令尤馬舍夫海軍上將指揮太平洋艦隊所屬各艦隊,以海參崴為基地攻占朝鮮雄基、羅津和元山。蘇軍空降部隊則在哈爾濱、吉林和朝鮮咸興等日軍后方實施空降。
隨著8月6日和8月9日美國在日本廣島、長崎投放的兩顆原子彈以及遠東蘇軍猛烈快速的進攻,中國抗日軍民大反攻日益猛烈,日本天皇感到大勢已去,失敗形勢不可逆轉,遂于1945年8月15日發布了無條件投降的正式詔書。此時,遠東蘇軍加快了進攻速度,投入了更多兵力,8月16日攻占了牡丹江和汪精等地,全殲關東軍第5軍,擊潰關東軍第3軍及其他部隊。8月17日,日本關東軍總司令山田乙三與蘇軍舉行停戰談判,但關東軍許多部隊繼續頑抗、拒不投降,蘇軍奮力圍殲之。8月19日,外貝加爾方面軍進入到赤峰、長春、沈陽和齊齊哈爾等地。遠東戰役正式進行了24天,激烈戰斗行動不到12天。
蘇聯對日作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后一次大規模戰役,達到了突然襲擊效果,猶如一次東方“閃擊戰”。它以摧枯拉朽的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舉全殲日本關東軍。關東軍總司令山田乙三上將事先對此毫無所知,開戰時他正在大連觀看日本歌舞伎的演出。等他得知情報后趕回長春,蘇軍已進攻10個多小時了,長春的關東軍總司令部遭到蘇聯飛機的轟炸。整個滿州戰役,日本關東軍成為蘇軍炮火、飛機和地面部隊攻擊的“凄慘的稻草人”,既無招架之功,更無還手之力。然而,盡管在總體上,日本關東軍一觸即潰,但在一些局部戰斗中還是進行了相當激烈的戰斗。在進攻海拉爾的戰斗中,一名蘇軍戰士用自己的身體堵住日軍射擊孔,又一次演繹了馬特洛索夫堵機槍的英雄壯舉。在124師攻擊索倫、第1集團軍進攻牡丹江、第5集團軍進攻虎北山的戰斗中,也同樣出現了一幕幕壯烈的場面。紅軍一女衛生員在搶救傷員時不幸受傷被日軍俘獲,她被日軍挖去雙眼,用刺刀挖爛她的陰戶被折磨至死。這些英雄們被授予蘇聯英雄稱號。日本關東軍在武器上遠不及蘇軍,于是他們就用慣用的自殺性手法來彌補。他們故伎重演地用飛機撞擊蘇軍坦克,日本士兵全身捆著炸藥沖向蘇軍戰群,與之同歸于盡。但是這些拙劣的手段,終究沒有挽回日本失敗的命運。到了1945年8月底,盤踞在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和在北朝鮮的其他日偽被全部解除武器。俘虜日軍594000人,其中包括將官148名,斃敵83000余名。
蘇軍出兵中國東北,盡管由于歷史原因,有許多令人遺憾之處,但是遠東戰役畢竟大大縮短了日本軍國主義覆滅的時間。1945年初,日本尚有400多萬兵力,其中近一半即185.6萬侵華日軍在中國,141萬在日本本土,其余的分布在東南亞諸國及太平洋一些島嶼上,還有戰列艦、航空母艦、巡洋艦、驅逐艦、潛艇共83艘,兵員126.5萬人。美國在太平洋上對日作戰,殲滅了日本海、空軍的大部以及占據各島嶼上的陸軍。蘇聯消滅日本關東軍,加速了日本的滅亡。統領遠東蘇軍的華西列夫斯基元帥、馬利諾夫斯基元帥、梅列茨科夫元帥、普爾卡耶夫上將等蘇軍將帥們功不可沒,中國人民永遠銘記蘇軍將士的功績。
(李貞則薦自《山西婦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