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海軍第一代導彈護衛艦(NGF)的第一艘艦已于2004年開始制造。“米拉斯”反潛導彈即將成為NGF艦的當家武器。同時,它也再次為國際傳媒所關注。
歐洲研制反潛導彈起步晚
提起反潛導彈,歐盟國家的起步有些遲緩,技術上落后于美國和俄羅斯。法國、意大利、挪威和瑞典等國的反潛專家都清楚:潛艇是水面戰艦的克星,反潛導彈又是潛艇的可怕殺手。反潛導彈反應時間短,射程要比潛艇魚雷的射程遠得多,因而部署反潛導彈的水面艦艇能在潛艇武器攻擊范圍之外向潛艇發起進攻,對潛艇構成巨大威脅。自然,反潛導彈也受到多國海軍的青睞。歐洲幾國早有研制反潛導彈的打算,只是受投資額高和整體科研能力所限,好長時間沒有作為。直到歐洲導彈集團(MBDA)成立,原來分散的歐洲導彈制造廠商才有機會充分整合科研隊伍,利用強強聯合的優勢發展自己的反潛導彈,這便產生了“米拉斯(MILAS)”反潛武器系統。
“米拉斯”由法意共同出資開發
“米拉斯”項目由法國和意大利共同提供資金支持,風險同擔,利益共享。MBDA集團為“米拉斯”的主開發商。在研制“米拉斯”全過程中,MBDA成功地采用了先進的“嫁接”模塊組合技術,巧妙地把“奧托馬特”反艦導彈與MU-90反潛魚雷對接組合。有人說“米拉斯”像“奧托馬特”反艦導彈,這沒有錯。“米拉斯”確實把“奧托馬特”反艦導彈的彈體后半部、動力系統和聲納導引頭全接到自己身上了。但它吸收的是“奧托馬特”反艦導彈的技術精華。意大利和法國合作研制的“奧托馬特”反艦導彈是歐洲惟一一種遠程反艦導彈,有多項技術先進。“米拉斯”采用“奧托馬特”成熟的彈體飛行穩定設計。“奧托馬特”中后部的4片前緣后掠的三角形穩定彈翼和彈體尾部的4片前緣后掠的三角形控制舵面,在“米拉斯”反潛導彈上都能見到。再看彈翼和尾舵處于同一平面,彈體呈尖頭圓柱形,彈體內部采用模塊化艙段結構,“米拉斯”差不多就是“奧托馬特”的翻版。
“米拉斯”反潛導彈優點突出
“米拉斯”導彈全重800公斤,MU-90戰斗部重300公斤。它的全模塊化設計的火控系統可以很容易地安裝在噸位不同的驅護艦上。這種火控系統具備全天候工作能力,可控制4~12個發射單元。
“米拉斯”反潛導彈的優點突出。它從水面艦艇上發射,可以將300公斤重的戰斗部投送到憑魚雷自身動力無論如何也達不到的海域,速度也相當快。“米拉斯”反潛導彈憑著自己攜帶的渦噴發動機,可以在3分鐘內將魚雷投送到35公里外的目標海域,飛行馬赫數接近0.7,是MU-90輕型反潛魚雷速度的近15倍。它比直升機載反潛魚雷反應時間短,進攻速度更快而且受海況影響更小,有著無可比擬的技術優越性。它可以與現有的各種反潛武器系統共享信息。它對幾乎所有類型的聲納系統都能適應。如果“米拉斯”導彈和反潛直升機協同使用,就會使水面艦隊擁有一個高效費比的反潛組合。
“米拉斯”反潛導彈在2002年9月進行了第4次實彈發射實驗。實驗驗證了探測系統、火控系統以及MU-90輕型魚雷的工作情況,驗證了“米拉斯”武器系統的整體性能。這次發射實驗證明了“米拉斯”導彈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反潛武器系統。之后,“米拉斯”導彈進入量產階段。
(張迎春薦自《河北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