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狼級核潛艇
冷戰時期,蘇聯大力發展潛艇,而所謂“以彼之道還施彼身”,最有效的反潛武器就是潛艇。
因此美國于20世紀60年代開始啟動“海狼”的研制計劃。新潛艇力求以質勝量,在性能上全面超過蘇聯潛艇。該型潛艇首艇“海狼”號(代號SSN—21)水下排水量為 9137噸,水下航速超過25節。最可怕的是該潛艇的噪音只有90~100分貝。該噪音已經低于海洋背景噪音,這就好比在嘈雜的大街上,一個人說話的聲音比街上的平均聲音還要小,所以說話者很難被發現。這是一艘真正的安靜型潛艇。正是這一特性使“海狼”成為深海中沉默而可怕的狙擊手。
高超的性能意味著高昂的成本。“海狼”號的造價是25億美元,而到了最后一艘“吉米·卡特”號 (代號SSN—23),由于采用了大量新技術,排水量也增加到1.2萬噸,其造價一路攀升至32億美元。這個價錢已經接近一艘美國尼米茲級航空母艦的造價了。如果把這份錢用于給士兵裝備M16步槍的話,可以裝備5400多個團。富甲天下的美國海軍再也買不起這樣的寶貝,因此在訂購了3艘以后,轉而尋求更便宜的弗吉尼亞級潛艇。于是億萬美金打造的神兵利器終成絕響。
B—2隱形戰略轟炸機
B—2轟炸機也是冷戰的孑遺。和“海狼”一樣,B—2也是美國軍工部門不惜工本打造出來的王牌武器。俗話說“好鋼要用在刀刃上”,那么在美國的武器系統中, B—2顯然算是刀刃。B—2是被設計用來執行那些最重要的任務,如深入敵方腹地投放高精度炸彈。B—2的機身采用翼身融合、無尾翼的飛翼構形,機翼前緣交接于機頭處,機翼后緣呈鋸齒形,造型非常獨特。它的翼展為52.12米,是著額的研發費用,以平攤到每架飛機身上,費用高達22.5億美元。要知道,同為隱形轟炸機,F—117A的平均費用只有1.11億美元。而和B—2轟炸機同等重量的黃金的價格也僅僅才21.6億美元,所以說B—2是金子打造的飛機一點也不為過。在軍用飛機中,這么高的成本前無古人,恐怕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也后無來者。
這些武器成本高昂,連財大氣粗的美國也只能購買有限的數量。但是我們從另外一方面考慮,新武器的效費比肯定是在不斷升高。制造這樣昂貴的武器,目的是給敵方造成更大的損失。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可以想見未來戰爭帶來的損失將是多么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