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的適切性評價
隨著教材多樣化以及教材選用權的逐步下放,如何鑒別教材的優劣,選用適合本地區或本校的教材,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內教育行政部門急需解決的問題。張愛萍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適切性評價研究》一文中,提出要運用模糊評價法對教材的適切性進行科學、綜合的評價。所謂教材的適切性,就是指教材在使用過程中與一個地區或學校的資源環境、師資水平以及學生實際的匹配情況。教材的適切性評價是針對正在使用或已經使用過的教材進行分析,是為今后的教材選用提供參考依據。教材適切性是一個模糊概念,具有模糊性,可從與學生的適切性、與老師的適切性、與地區或學校的適切性三個層面確定評價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