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浪
人的一生約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睡得快、睡得香、睡眠質量高是身體健康的標志之一,可延年益壽。我國2000多年前的《黃帝內經》,就頗強調睡眠的重要,提出春夏兩季宜晚臥早起,秋季宜早臥早起,冬季宜早臥晚起,睡眠應與四時生長收藏之氣相應。古人還提出“先睡心,后睡眼。”意思是,睡眠前先要情緒穩定,心靜下來,睡眠才能安然。而且,自以為“暖而宜睡,天下第一樂也。”可見,睡眠好就輕松快樂、精力充沛;輾轉反側失眠必然沉重痛苦、神情低迷。
著名書畫家林散之自號“睡翁”。92歲高齡在江蘇南京仙逝。老人之所以高壽,除了性格溫和、心胸坦蕩外,能睡是重要原因之一。有詩云:“醒時常少睡時多”,或許正是他晚年生活的真實寫照。
林散之老人70歲后,每日有三睡,甚有規律。黎明即起,打太極拳、活動筋骨,吃完早餐即睡,時間約半小時至一小時,自稱“回頭睡”。醒后即讀書寫字作畫或接待客人。午餐過后必須午睡,雷打不動。由于他睡眠充足、休息得法,能及時消除疲勞,其生活、工作、學習始終精力充沛,神情旺盛。
著名作家冰心90歲以后生活仍是很有規律,每天晚間9時半用熱水泡足,10點鐘睡覺前喝一碗牛奶,充足的睡眠仍是她健康長壽的主要原因。愛國將領張學良甚至說:“如果明天早晨要槍斃我,今天晚上我照樣會無牽無掛地睡個好覺。”良好的心態、充足的睡眠使他闖過百歲大關。
據報載,美國前總統肯尼迪、英國前首相丘吉爾、著名發明家愛迪生、畫家達·芬奇及法國皇帝拿破侖一世都是嗜睡之人,均以良好的睡眠來調節緊張的工作。
新近,美國研究睡眠的專家威廉.得門特說:“睡眠是抵抗疾病的第一道防線。”因此,對中老年人而言,睡眠好,疲勞消除就快,精力恢復就旺,免疫功能就強,從而延緩衰老,延年益壽,找回年輕。
于是,自己也長期堅持每日“三定”。即定時定量的體育活動、定時定量的飲食習慣、定時定量的睡眠。我常把睡眠當成體力恢復的最好方式。每日將睡眠分為三個階段——晚上11時至次日凌晨4時;上午9時到10時,下午l時至2時。這三個階段的睡眠時間累計達7小時。其特點是,入睡快、睡得實,到時即醒來,精神十足,毫無倦意。
前些時日,我到重慶,特至大足縣瞻仰了中國最大的寶頂山臥睡之佛,其安祥神秘的體態讓人敬慕。睹物思語,適又聯想到林散之老人的詩句“睡中頗得禪三昧”。足見睡眠作用之大、道理之深矣!
(編輯祝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