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渾軍
鼻腔作為呼吸通道,在呼吸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主要有溫度調節、濕潤和清潔作用??梢?,鼻子雖然是人體的一個小器官,卻非常重要。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遇到不少鼻子方面的疾病,這些疾病會給患者造成痛苦,其中以鼻炎最為常見。
鼻炎是困擾人類的一種頑癥,如果久治不愈,會危害無窮。兒童患鼻炎,會引起記憶力衰退,智力下降,還可能誘發哮喘等嚴重疾??;成人鼻炎,更會威脅人體健康,如果鼻炎久治不愈,會大大增加患鼻癌的可能性,后果不堪設想。
急性鼻炎急性鼻炎是常見的鼻腔粘膜急性炎癥,常伴隨感冒發生。其特征是:初期患者感到鼻腔及鼻咽部發癢,有灼熱感,伴有鼻塞、打噴嚏、全身乏力、發熱、食欲不振等,繼而全身癥狀加重,并有頭痛、關節痛、肌肉酸痛等,鼻腔里有多量的粘液性或膿性分泌物。
妥善治療感冒是急性鼻炎的治本之策,感冒患者要注意休息,多喝水,避免受涼,進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西藥可服用復方阿司匹林(APC)退熱、鎮痛。若服中藥,要區分風寒型外感和風熱型外感,前者可服荊防敗毒散;或喝熱蔥姜糖水,然后微微發汗;后者可服桑菊感冒片、銀翹解毒片等。
慢性鼻炎慢性鼻炎是鼻炎中較常見且頑固的一種,包括慢性單純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慢性單純性鼻炎患者鼻腔粘膜腫脹,分泌物增多,鼻塞呈間歇性和交替性發作。鼻涕常為粘液性,易擤出。臨床檢查可發現鼻甲腫大,但滴入血管收縮劑麻黃素液后,腫脹的鼻甲粘膜尚能收縮。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鼻腔粘膜、粘膜下層甚至鼻甲骨質出現肥厚性增生。鼻塞較重而且呈持續性,鼻涕粘稠不易擤出,還會出現耳鳴、聽力減退、頭痛、失眠等癥狀,即使鼻內滴入麻黃素液,腫大的鼻甲也難以縮小,通氣狀況無明顯改善。
慢性單純性鼻炎的治療可采用內服中藥或針灸、理療、鼻甲封閉、冷凍、激光等療法。患者要注意鍛煉身體,提高機體抵抗力,戒除煙酒,避免感冒。局部可用呋喃麻黃素溶液等滴鼻。
鼻竇炎鼻竇是指鼻腔周圍的含氣空腔,若其粘膜發炎、積膿,就是鼻竇炎。鼻竇炎又分為急性鼻竇炎和慢性鼻竇炎。得了急性鼻竇炎,除了鼻塞、流膿涕及頭痛外,還有全身畏寒、發熱、食欲不振、便秘等癥狀。慢性鼻竇炎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頭痛、頭昏、嗅覺減退、精神不振、記憶力減退、膿涕量多。頭痛經休息或鼻腔滴藥后會減輕,但當咳嗽、彎腰、用力、吸煙飲酒、情緒波動時,頭痛又會加重。
目前治療鼻竇炎較好的方法是中、西醫結合治療。中醫根據不同癥狀采用“蒼耳子散”“龍膽瀉肝湯”等方劑。西醫是急性期選用對細菌敏感的抗生素治療,配合使用滴鼻劑、交替療法、紅外線理療、穿刺沖洗、熱敷等方法。若上述綜合治療仍無效,可考慮手術治療。
過敏性鼻炎過敏性鼻炎亦稱變態反應性鼻炎,即鼻腔粘膜發生了過敏反應。患者鼻癢、鼻塞,伴流大量清水樣鼻涕,連續打噴嚏,有時可達幾十個。有些病人的過敏反應可殃及咽部、眼、睛及呼吸道,從而出現咽癢、上腭癢、眼睛癢及哮喘等癥狀。癥狀一年四季都有發作的稱為常年性變態反應性鼻炎,呈季節性發作者(多發于春、秋季)稱為季節性變態反應性鼻炎。
過敏性鼻炎多是由于對某些環境因素、食物、藥物產生過敏反應而引起的。這類病人往往具有變態反應家族史。西醫治療方法首先是查找過敏原,避免與致敏物質接觸,同時采用脫敏療法。局部或全身應用抗過敏藥及激光鼻部照射等。中醫用“溫肺止流丹”、“補中益氣湯”、“右歸丸”等治療此癥,另外還經常使用針刺療法、艾灸法、按摩療法等。
正確使用滴鼻液滴鼻液的使用原則是:盡量少用,可以不用時就不用,如鼻眼凈之類,兒童患者慎用,嬰幼兒禁用。
目前常用的滴鼻液是麻黃素溶液。麻黃素成人使用濃度為1%,小兒使用濃度0.5%;鼻眼凈每次每側鼻孔滴藥2-4滴,兩次滴藥間隔時間不得少于5小時。滴藥前要清除鼻腔分泌物。滴藥的姿勢應采取仰臥,肩下墊高,頭盡量向后仰。藥液滴人鼻腔后應靜臥3~5分鐘,并用手指捏幾下鼻翼,使藥物充分與鼻粘膜接觸。目前應用的噴霧劑,使用方便,藥液分布均勻,用藥量可減少,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