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 娟
以往很少涉足舞廳的我,這次,面對請柬,竟然心有所動。畢竟,忙碌了幾個月,也該借此輕松輕松了。
步入舞廳,暖融融的空氣立刻包圍了我。這空氣,帶著花香,夾著浪漫,我竟有些許暈眩,平靜的心倏忽震顫,很快又從震顫歸于平靜。
舞廳的燈光柔和、暗淡、幽雅,旋球轉著,甩出五顏六色的彩虹。舒緩的樂曲,像一朵蓓蕾在輕輕地開放。
找一個角落,我靜靜地坐下來,呷一口咖啡,看成雙成對舞著的,看步態輕盈穿梭其間的。女士們的打扮很迷人,我想。
忽然感覺到有人向我走來,果然——
“小姐,請你跳一曲?!?/p>
我側過臉,看到一位身材高大的男人,他的舉止顯得那么優雅,聲音又是那么中聽。在這樣美麗的音樂中,面對這樣一個人,我自然沒有拒絕他。
就這樣,舞廳中多出輕盈起舞的一對,由于似水在流,我的雙腳也好像踩在水面上,身體輕輕地,輕輕地,旋轉著,旋轉著。我好像從來沒有這么舒心地舞過。我的雙眸一定在發光,我的秀麗的黑發一定在飄蕩……
一曲完了,喝咖啡,我的舞伴就坐在對面。不經意掃一眼,那樣的姿態,好像很堅毅;看不清面容,似乎是一張棱角分明的臉。
我們攀談,但我的思緒中卻一下子蹦出:我形象如何?大概也是美麗的吧。
一曲又一曲,我的舞伴都紳士般地請我。他很有男子氣,又是溫文爾雅的——當然,僅僅是我的感覺而已。
跳舞的感覺真好,已經很久沒有這樣。
“我叫仁遠,告訴我你的名字?”
他的聲音令我無法拒絕,我的感覺令我不忍拒絕。
“梅?!蔽艺f。
“梅——?怪不得總有花香在飄?!彼f,看不清他的眼光。
我臉紅了,幸好光線柔暗。
……
第二天,陽光燦爛,在這美麗的日子里,我的思緒幾次飛回昨晚那浪漫的舞廳,想起那個叫仁遠的舞伴。
我的心房早已關閉,想不再為任何人開啟,但那個仁遠,竟令我有些慌亂,有些牽掛。坐在窗前,有點恍惚。
忽然,有人敲門,我心一驚,莫非——
拉開門,站在門外的是一位手持鮮花的中年男子,我不禁些許失望?!澳阏摇?/p>
“我叫仁遠,找梅?!?/p>
仁遠?我呆呆地打量著他,是昨夜那個風度翩翩的仁遠嗎?高大挺拔,是的;可皺紋怎么已爬上他的額頭?
“請進,”我說,可我實在不能把兩種印象重合,他的剛毅、瀟灑、活力呢?我極力在這個人身上尋找昨天的影子。可我失望了。
陽光從窗戶照進來,一切都是那么真實。
光明涂抹了昨夜的浪漫。我驀然想到,今日洗盡鉛華未施粉黛的我,是否有昨夜般美麗與迷人?在他,面對我時,有沒有同樣的困惑?
黑夜給了我朦朧的眼睛,我用他看到了紛呈的夢;太陽給了我明澈的眼睛,我用他收拾殘影。
光與影,我與他,究竟是怎么回事?被別人當作影子是很不幸的事,而生活在影子中就更悲哀了。生活是一面不偏不倚的鏡子,它真實地映照出了自己的心境——孤獨。我想,即使自己再孤獨,也不能把身心交給迷離閃爍的光制造出的影子。
本次列車終點站
當我想寫一點關于上海的文字的時候,第一個跳入我腦海的竟然是“本次列車終點站”幾個字。真有點不可思議。
不過,仔細想想,也沒什么奇怪的。因為這幾個字每天在我耳畔要響上二三十遍,印象當然不可磨滅。
每天穿梭在這個城市,便捷的交通工具就是地鐵了。而一上地鐵,聽到的第一句話便是“乘客朋友們,歡迎您乘坐上海地鐵,本次列車終點站……”
以后每到一個車站,這句話就被重復一遍。這樣,到終點站的時候,這句話已被重復了十二遍。然后,回來的時候,這句話又會被重復十二遍——只不過稍稍改動了一下個別詞而已。
這樣算下來,生活在這座城市的這兩年,“本次列車終點站”這個短語已經在我耳畔響過幾千遍了,溶入到我的血液里了。難怪我對它有了近乎本能的反應。
我的住所在上海的南部,是地鐵所能到達的上海的最南端。所以只要出門,我的方向必然是向北、向北、向北。
我感謝地鐵,它延伸了我的行動能力,使我得以迅速地在這個龐大的城市中自由地行動。不敢想像,如果沒有它,僅僅靠乘坐公交車,它那蝸牛似的速度,我在這個城市,觸角能伸出多遠。所以我慶幸有了地鐵。雖然地鐵每個月要吞進我幾百塊的人民幣,但我還是要感謝它,如果沒有它,我會在路上喪失大量的時間,而時間,是不能用金錢來衡量的。
剛來上海的時候,我特別喜歡地鐵,因為它對我來說是新東西。
同時我也很喜歡聽它的播音。地鐵體現著快捷與舒適,而它的播音,則告訴我,生活的本質就是:人在旅途。
也許是我這個人生活得比較得不安分,比較得求新求變,所以,幾十年的人生,最深刻的感受,就是,人在旅途。
走在坎坷多變的人生道路上,走在日新月異的社會現實中,你不可能長時間地待在一個地方,縱使你想,也不可能,滾滾人流夾著你,身不由己。
正是因為人在旅途,我才得以從內陸高原來到另一個完全不同的環境,我也才得以從一種職業走上一個又一個新的職業。
在你的一生中,你在不斷地為自己選擇一個又一個新的旅行目的地,向著它的縱深前進。等到有一天你真的到達了,你將以它為起點,走向下一個目的地,長此以往,不停歇。
是的,本次列車有終點站,然而生活沒有。因為人在旅途,終點本身就是起點,生命不止,就會一直在行走?!氨敬瘟熊嚱K點站”不過是生命旅途中的一個提示。它提示我,人生就是一個圓圈,“終點站”就是始發站。久而久之,這種提示已經變成了我的內心生活,變成了心靈對我的吩咐:人生從此開始吧。
寫在感恩節的話
11月25日,寒流突降。風呼啦啦地吹過校園,帶著尖銳的哨音,像刀子似的硬,刮過臉上生疼,似乎是瘋了似的扇人耳光。
黃昏時走在校園里,忽然手機響,是趙莉發來的信息:“深深地感謝!感謝你們陪我,在我最絕望最心痛的時刻。感恩節快樂!”
剎時,我心頭一暖。我竟然忘了今天是感恩節,行走在寒流侵襲的瑟瑟的上大,我竟然忘記了這樣一個充滿溫情的節日。
在所有由西方泊來的洋節中,感恩節是我最為看重的。情人節屬于戀人,圣誕節屬于狂歡,惟有感恩節,屬于回憶、溫情、向往、傾訴。
我將在這一天,感謝上帝給我面包,感謝命運給我眷顧,感謝父母給我生命,感謝朋友給我友誼,感謝戀人給我慰藉,感謝花與草、陽光與空氣,甚至要感謝那些與我擦肩而過沒有留下姓名但留下過片刻歡樂的人們。
是的,感恩節屬于所有的人,在這一天,哪怕是一個暴徒,也會展開他內心柔軟的一面。
三十年的人生一路走來,印象深的,還有去年的感恩節。
清楚得記得去年的今日,也是灰蒙蒙的天。那時我正復習考研,從早上一睜開眼就學英語,學得天昏地暗。下午四點的時候,有考研的戰友發短信來,才知道那天是感恩節。
直到今天,我還能想起發短信的那個研友,那是一個白皙文靜的女孩子,叫李穎。我們是在領航考研輔導班上認識的,也算是萍水相逢吧。那個冬天,不定期地,我們要去聽輔導課,有兩次我們的座位在一起,于是便認識了。以后便是互相為對方占座位、在氣餒的時候互相鼓勵。可惜的是,考研結束后,我們便失去了聯系,在我,是因為弄丟了她的電話號碼,但我不知道她為什么沒再跟我聯系。也許是她的考試結果不理想,就決定不再與研友聯系?或者她也和我一樣,不小心弄丟了號碼?
和她,只是一段淺淺的友誼。縱然如此,在今天回憶起來的時候,仍然感到很美。在這一生中,我們不可能和每一個人都發展一段相同深度的友誼。淺而短的友誼,同樣像金子一樣珍貴。
如果我能夠,我還是希望再見到她;如果不能再見到,那就讓我為她祝福吧。我希望她去年就已經考上了她心儀的復旦法學專業,萬一沒有,那我希望她今年一定成功。其實,我們生活在一個記憶容易擱淺的時代,一個容易忘卻的時代。感恩,是為了叫我們記住,記住大自然的恩惠,記住上帝的恩惠,記住每一個人的恩惠,使人性閃動著美麗的光彩。
史 娟 女,發表散文若干,現就讀于上海某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