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玲 李成廣
作業是幫助學生鞏固、理解、消化知識的重要途徑,然而在教學實踐中,不做作業、抄襲作業的現象時有發生。不做或抄襲作業的往往是成績差的學生。將絢麗多彩、活生生的生物學變成一套呆板的習題演練,將遠較其他學科有趣的生物學變得索然寡味,使人望而生畏,甚至使學生受到不必要的折磨,這些教學中的弊端,不能不讓我們沉思反省。在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過程中,布置怎樣的作業最能打動學生的心呢?下面我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略談個人淺見。
中學生物學2005年7期
1《師道·教研》2024年10期
2《思維與智慧·上半月》2024年11期
3《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2024年2期
4《微型小說月報》2024年10期
5《工業微生物》2024年1期
6《雪蓮》2024年9期
7《世界博覽》2024年21期
8《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24年6期
9《現代食品》2024年4期
10《衛生職業教育》2024年10期
關于參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