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資料庫
“大病進醫院,小病進藥店?!痹S多人有個頭疼感冒的小病一般自己到藥店買點藥,有些藥店還開放非處方藥的貨架,讓消費者自己選購。不同的藥物其使用總是不同的,在選購藥品時關鍵還在于掌握自我藥療的鑰匙———
根據國家食品與藥品監督管理局
《藥品說明書規范細則》要求,藥品說明書分為化學藥品說明書與中藥說明書兩類。患者在買藥、用藥時,請重點注意以下內容。
■ 藥名
含通用名、曾用名、商品名、英文名、漢語拼音、本品主要成分及其化學名稱、結構式(注:復方制劑應寫為:“本品為復方制劑,其組分為:”)。
藥品的名字通??煞譃樯唐访蛲ㄓ妹⒒瘜W名。通用名和化學名是世界通用的,一般以英文和譯文表示。
至于商品名,每一家生產藥廠都可為它的產品取一個商品名。同一成分且療效相同的藥,經過不同的廠家生產出來,有時出現十幾種甚至幾十種商品名稱;不同成分、療效相差甚遠甚至相反的藥,商品名稱卻又極其相似。
現在有很多“新藥”,名字看上去很新,再看一下成分,卻是早已有的藥物,只不過劑型或包裝上有了變化,或者加了一些輔助成分而已,基本作用并無變化。以抗生素氧氟沙星為例,就有“希普克定、左克、左復可、來立信、奧復星”等超過12種名稱。廠商層出不窮使用新名,換上新的包裝,目的無非在于牟取暴利,如化學成分同樣是乙酰氨基酚的兩種藥,撲熱息痛每片為1分5厘,而百服寧每片為9角9分,價錢足足相差65倍。
由此可見,同一化學名或同一成分、劑量相同的不同商品名的藥品,廠家不同,價格有時相差很大,達幾倍甚至幾十倍,患者可以酌情考慮選擇價格低的品種,其藥理藥效基本是相同的。此外,只要是通過國家相關檢測,滿足條件而面市的藥品,質量都是有保證的。另一方面,很多商品名不同的藥物主要成分相同,吃藥時一定要認準通用名或者化學名,避免重復服藥,導致過量中毒,例如,上文提到的對乙酰氨基酚,是絕大多數感冒藥的主要成分。
同藥不同名固然對患者不利,但不同作用的藥物名字相似,卻更容易危害健康。如用來抗心絞痛的藥“臣功再佳”和用來治感冒的藥“臣功再欣”,只一字之差。還有,“達喜”是一種抗胃酸的藥,而和“達喜”只相差一字的“達吉”,則是促進消化的藥,作用截然相反。
(下期內容:適應癥、用法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