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慶普
衛生部近日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停售并公告收回部分批次“苦樂康”膠囊,各地迅速展開了聲勢浩大的查處行動。作為一種核定功能為調節血糖的保健食品,“苦樂康”被禁售事件使保健食品再度成為關注的焦點。
膠囊中查出的是降糖藥
衛生部緊急通知說,吉林省有關部門根據群眾舉報,對標識為遼寧省健康偉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保健食品“苦樂康”膠囊(批準文號:衛食健字【2002】0588號)進行監督調查,發現市場銷售的批號標識為20041201(非賣品)、20040902、20041201樣品囊殼含有化學藥物格列本脲,批號標識為20050401的膠囊內容物中含有化學藥物格列奇特。衛生部要求各地食品生產經營單位立即停止銷售上述批號的“苦樂康”膠囊,并公告收回已售出的產品。
《食品衛生法》第十條規定,除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作為原料、調料或者營養強化劑加入的外,食品中不得加入藥物。那么,“苦樂康”中查出的格列本脲、格列奇特是什么藥呢?據中國中醫研究院副研究員羅增剛介紹,格列本脲,別名優降糖、達安寧等,是一種胰島激素及影響血糖藥,適用于經飲食治療未獲控制的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病人;格列奇特,別名達美康、甲磺吡脲等,屬于第二代磺脲類降血糖藥,適用于成年型糖尿病、糖尿病伴有肥胖癥者或伴有血管病變者。兩種藥都屬于處方藥,必須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羅增剛說,與所有處方藥一樣,上述兩種藥品均有嚴格的適應癥、禁忌癥和一定的副作用。格列本脲可用于治療單憑飲食控制療效不滿意的輕、中度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但病人胰島β細胞需有一定的分泌胰島素的功能且無嚴重的并發癥,如用量不當會有腹瀉、惡心、頭痛、胃痛、肝功能損害、血小板減少癥等不良癥狀。格列奇特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是胃腸道癥狀,如腹痛、惡心等,而且妊娠婦女禁用此藥,腎功能不良者慎用,幼年型糖尿病、伴有酮癥糖尿病、糖尿病性昏迷等也不能單獨應用。糖尿病患者使用這兩種藥品可遵醫囑因病施治,但如果添加到保健食品中就可能無法控制用法、用量,極易造成不良反應,甚至損害病人肝、腎功能。
廣告違法早有“前科”
據了解,衛生部緊急通知發出后,很多經銷商開始將“苦樂康”膠囊下架。記者幾次撥打互聯網上公布的“苦樂康”膠囊全國咨詢熱線,電話一直處于無法接通狀態。
記者發現,作為一種核定功能為調節血糖的保健食品,最近一年多來,關于“苦樂康”的爭議一直不絕于耳。在一份宣傳材料中,記者看到這樣一段有關“苦樂康膠囊”的介紹:“苦樂康膠囊”是諾貝爾醫學獎全新成果,是細胞凋亡學說經典力作,是細胞飲食修復療法杰出代表,是糖尿病綠色終結者;“苦樂康膠囊”的問世是繼1921年人類成功合成胰島素后糖尿病史上又一史無前例的壯舉;“苦樂康膠囊”讓糖尿病患者不打一針,不吃一粒藥,照樣擁有長壽與健康的夢想變為現實;“苦樂康膠囊”是中華醫學會、中國康復研究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老年學會醫藥保健康復委員會等九大權威醫療機構頂級專家聯合向全國糖尿病患者推薦的全新功能性保健食品。
可事實又如何呢?2005年“兩會”期間,央視對遼寧健康偉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苦樂康膠囊虛假宣傳一事進行了調查,發現“苦樂康膠囊”主要存在三個問題:第一、把保健食品當藥來賣,虛假宣傳、誤導患者;第二、聲稱糖尿病可以治愈,擴大功能,誘人上當;第三、盜用專家名義,欺騙大眾。
違規廣告失信消費者
“促進腎動力,增強性功能”,“急用時服兩粒,誰用誰知道”。由趙本山代言的保健品“蟻力神”也爆出因含偉哥成分而被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禁用。2004年11月2日,FDA向消費者建議“不要服用中國遼寧省蟻力神天璽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的蟻力神產品”。早在2005年2月,《美國醫學會雜志》就有文章指出,蟻力神并非天然保健品,因為它含有處方藥濃度的用于治療陽痿的昔多芬。
“蟲草雪靈膠囊是南京大學眾多專家教授依據現代中醫藥學、免疫學、生物學、營養學理論,歷時8年潛心研制,是今泰來生物研究所生產的高品質、廣譜、高效抗癌產品。蟲草雪靈膠囊的有效物質能夠殺死癌細胞,切斷癌細胞DNA、RNA合成鏈,破壞癌細胞端粒酶,對胃癌、肺癌、肝癌、鼻咽癌、口腔癌、直腸癌、胃癌、乳腺癌、腦癌、前列腺癌、腎癌、惡性淋巴癌、卵巢癌、宮頸癌等各種、各時期惡性癌癥都有效果,可以在治療的任一階段服用,越早服用效果越好。”顯而易見,蟲草雪靈膠囊的廣告明顯違規。《藥品廣告審查標準》規定:不得有“用醫藥科研單位、學術機構、醫療機構或者專家、醫生、患者名義和形象作證明”的內容。蟲草雪靈膠囊的廣告中用實實在在的病例,有姓有地址的患者資料混淆視聽,讓讀者以為它真的可以治愈腫瘤。“蟲草雪靈膠囊無任何毒副作用,6倍功效,效果更好,見效更快,營養免疫開辟了有效抗癌的新途徑,代表了最新的科研方向。美國的一位腫瘤專家說:“蟲草雪靈膠囊的研制成功,為防腫瘤、抗腫瘤提供了有效措施。蟲草雪靈膠囊自問世以來,有大量的腫瘤患者服用并收到了較為理想的效果,被譽為奇妙的科學組方。”我國《藥品廣告審查標準》中明確規定:藥品廣告不得有“含有不科學的表示功效的斷言或者保證”、“說明治愈率或者有效率”的內容。
上述幾起發生在保健品行業內的事件暴露出了整個行業的管理混亂局面,而其中,虛假或不實廣告宣傳尤為混亂。隨著廣大消費者對自身和家人健康的關注,購買保健食品的人越來越多。專家分析說,一些保健食品廣告夸大其詞,穿著能治病的外衣,其直接目的是“引誘”消費者進行“嘗試性消費”。由于中國巨大的消費市場,所以僅靠“嘗試性消費”就足以養活這些違規的保健食品生產者和代理商,一些保健食品公司做違規廣告有恃無恐,而大量違規廣告的直接結果是導致消費者對保健食品行業整體的不信任。
編后:
國內市場上的保健品可謂此起彼伏、前赴后繼,一個品牌倒下去,更多的品牌又站起來。這些新老保健品的推銷手段如出一轍,而許多消費者似乎又特別健忘,在上了某個保健品的當之后,又馬上去追逐新的保健品。就讓我們來揭露保健品廣告的一些常用的騙人手法,但愿讀者能舉一反三,以后碰到類似的廣告時能夠多留個心眼,看好自己的錢包。
一是虛假宣傳,夸大功效。納米、諾貝爾獎都可以拿來“拉大旗做虎皮”,吹得越邪乎越好。
二是“時不時加點藥”。宣傳得那么出色,必須要靠效果做保證,加點西藥很有必要:調節血糖的保健食品加降糖藥,減肥食品加點抑制食欲的藥,抗疲勞的加點壯陽藥等等。當然,加藥要有“學問”:不能每個批號都加,不能加得太多,那樣容易出事,而且加藥時機一定要與大規模的宣傳“合拍”。
三是宣揚偽科學。如某口服液的廣告聲稱“揭開人類衰老之謎取得重大突破”,稱發現人體血紅細胞的衰老導致了許多中老年人的疑難病癥,事實上,只要學一點生理學知識,就知道這是無稽之談。紅細胞的衰老并不是什么可怕的事,在健康人體內,紅細胞無時無刻都在衰老、死亡,新生的紅細胞也不斷由骨髓生成、釋放到血液中,維持著動態平衡。
類似的保健品騙局以后也許還會層出不窮,可能還會有新的花樣。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目前并沒有任何藥物、保健品已被證實能夠抗拒衰老、延年益壽。由于人體的衰老是一種極其復雜的現象,以后發現這種靈丹妙藥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沒有什么保健品能夠代替均衡的飲食、適當的體育鍛煉和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