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明 張曉軍
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期間我八路軍在華北敵后發動的一次規模最大的戰役,沉重地打擊了侵華日軍。在這場大戰中,有一個用“辣椒炮彈”攻敵的有趣戰例。
1940年9月,百團大戰進入第二階段。我八路軍385旅按縱隊首長的部署,準備攻取管頭據點,時任炮兵指揮部主任的趙章成奉命帶領一個迫擊炮連參加戰斗。9月23日23時,我攻擊部隊迅速包圍了敵人據點。戰斗發起后,先由我迫擊炮進行射擊,數發炮彈全部命中目標。但敵工事很堅固,并沒有被摧毀,而我步兵戰士卻在敵人隱蔽火力的猛烈射擊下,一批批地倒下。
趙章成心里像裝了塊石頭沉甸甸的,寢食難安:怎樣才能把敵人從工事里引出來,讓敵暴露在我火力之下,然后將其一舉殲滅呢?
深夜,趙章成腦子里靈光一閃,終于有了辦法:他要用“辣椒炮彈”把敵人逼出來!趙章成翻身從床上跳下來,把連隊文書和通信員都叫醒,找來工具,幾個人連夜動手制造“辣椒炮彈”。他們把迫擊炮彈里的炸藥倒出一部分,然后把辣椒面裝進去,再裝上引信。幾個小時的忙碌過后,20發奇特的“辣椒炮彈”就制成了。
9月26日,我軍再次對管頭據點發起攻擊。全連4門迫擊炮同時射擊,首先仍以普通炮彈對敵進行打擊,掃清了據點外圍的障礙。據點內,敵人憑借“烏龜殼”繼續頑抗。
正當敵人得意忘形之時,趙章成下達了口令:“辣椒炮彈——放!”,只見一發發“辣椒炮彈”飛向敵陣,在敵碉堡周圍爆炸了。一股股濃烈的辛辣氣味涌進敵碉堡,嗆得敵人難以忍受,連滾帶爬地紛紛棄堡出逃。我攻擊部隊抓住有利時機迅速發起沖鋒,將暴露之敵一舉殲滅,占領了管頭據點。
(摘自《中國國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