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 一
哭雖然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可在正常情況下,腹中的胎兒是不會哭的。
然而,我國古書記載過多例宮內兒啼現象,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唐太宗。不過,人們一直認為這些記載是荒誕的,而今的許多醫務人員仍不相信腹中的嬰兒會哭。可一個個事例告訴我們,奇異的宮內兒啼現象確實有。
1978年9月21日,山東省萊陽中心醫院的醫生突然聽到一位過期妊娠婦女的胎兒在宮內啼哭,聲音好像是蒙在被子里的初生嬰兒的啼哭聲。在哭聲中斷的間歇期,還可以聽到胎兒的呼吸聲。
江蘇省啟東縣大豐鄉農民朱正芳,1983年4月14日聽到自己腹中有兩個嬰兒在啼哭。這聲音傳到她右耳,一強一弱。丈夫和婆婆靠近她的右耳,也能聽到這哭聲。送到醫院里,先后有7個醫務人員聽到了宮內的兒啼。到4月18日,剖宮產下一對正常、健康的男嬰。
1987年4月3日,武漢國棉一廠醫院為該廠布機車間擋車工戴春英剖宮,取出了一個體重3.25千克、身長47厘米、發育正常的女嬰。在此之前,這女孩在腹中曾啼哭了6天。醫生檢查后說,除聞胎兒哭聲外,其余都是正常的。
新疆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婦產科的一位孕婦也有過腹中兒啼的事。青年女工龐小衛懷孕8個半月,常能聽到胎兒的哭聲。啼哭多在清晨,有時一次可哭幾分鐘。只要母親稍稍翻動一下身體,哭聲便消失了。醫務人員在監測的1個多小時內,胎兒連續啼哭過4次。
這種奇事,在我國其他一些地區(如天津和江蘇的江陰)也曾有過。古書上也同樣有所記載。例如,東晉人干寶,不僅著有史書《晉紀》,還“博采異目”,“撰集古今神祗靈異人物變化,名為《搜神記》,凡二十卷。”《搜神記》中就記有嬰兒在母腹啼哭的信息。說是漢哀帝建平四年四月,“山陽方與女子田無嗇生子,未生二月前,兒啼腹中。及生,不舉(沒有成活),葬之陌上。后三日,有人過,聞兒啼聲。母因掘而收養之。”此事記述的時間、地點、人物、情景都很周全,使人不能不信。而這位奇異的嬰孩,還頗有點在封閉狀態中“啼哭”的特殊功能哩。
國外也有宮內兒啼的奇事。1990年7月15日,新華社的一篇專稿就說,德國一位25歲婦女懷胎6個月時,已能隱約聽到肚里胎兒發出的輕微聲音。之后不久,胎兒的哭聲越來越響,替她診視的醫生也聽見了這“震耳欲聾”的哭聲。
未出娘胎的孩子何以能在母腹中啼哭呢?有些專家認為,宮內兒啼要具備以下幾個條件:一是胎膜已破;二是胎兒受缺氧或其他原因的刺激而不安;三是必然已經有空氣進入官腔。其中,破膜則是使空氣進入宮腔的先決條件。
這些解釋是否合理?是否完美?還有待于進一步的探討。至于為什么會出現宮內胎兒啼不住,孕婦耳邊聞哭聲的希罕現象,則更值得研究其原因了。
(編輯湯知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