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維
在我們的生活環境中,致病菌幾乎無處不在。它們能存活于我們的內衣、手和幾乎所有與身體接觸的物體上。女性泌尿生殖系統的結構極易受到這些致病菌的侵害,只要人體的免疫力稍有下降,疾病就會發生。如果日常生活中注意了以下四個細節,進行科學的個人衛生護理,就能有效避免婦科疾病的發生。
1.單獨清洗內褲足癬、灰指甲、胃腸道的霉菌都可能引發陰道炎反復感染。如果家人或者自己患有足癬、灰指甲等,在一個洗衣盆內同時清洗襪子與內褲是很危險的,很有可能造成霉菌的交叉感染。因此,內衣褲一定要單獨清洗。
2.勤剪指甲勤洗浴霉菌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如隱蔽的指甲縫、不透氣的腳、多汗的皮膚褶皺、充滿酸性消化液的胃腸等,都隱藏著大量的霉菌。勤剪指甲勤洗浴手腳、洗澡,注意衛生,可洗去身體上的大部分霉菌,大大減少霉菌的傳播機會。
3.洗浴要得法女性的陰道是一個偏酸性的環境,有自潔功能,頻繁使用婦科清潔消毒劑、消毒護墊等,也會破壞陰道本身的微環境,使平衡失調,降低了陰道的自我抗菌能力,霉菌會乘虛而入引發疾病。所以沒什么特殊情況時,用清水清洗外陰就行了。女性每個月都要經歷的月經期內,經血下流也會破壞陰道內的弱酸性環境,導致陰道“自潔作用”功能失效。此時應該避免游泳、盆浴。此時的性接觸及一些不潔衛生用品也是婦科疾病的誘因,應該避免。
4.不濫用抗生素平時發熱、咳嗽或患別的疾病時服用抗生素,如果使用不當,可在殺滅致病菌的同時,也抑制了部分有益菌群,而未被抑制的和外來耐藥菌就會乘機大量繁殖,這其中就包括霉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