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口臭而長期被排斥在社會生活圈子之外的人有福了。3月10日在美國召開的國際牙醫協會研究年會上,日本口腔專家公布了他們的發現:每天吃兩次酸奶可以把造成口臭的含硫化合物降低80%。口臭是因為藏在口腔里的厭氧菌活動頻繁、產生揮發性的含硫化合物造成的。酸奶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是幫助人體維護腸道菌群平衡的營養品。現在看來,酸奶中的細菌也許還能夠取代口腔里生產含硫化合物的細菌,從而減少含硫化合物的濃度。
(編者:酸奶竟然還有這么大的作用,那么被口臭困擾的人們趕緊試試喝酸奶吧,既可以增加營養,促進消化,又可以解決口臭的難題,真是一舉兩得。)
咖啡的保肝作用
近期,日本科學家經過調查發現,每天喝一杯以上咖啡的人不容易得肝癌。這項研究先后對61000位40歲以上的人進行了7年到9年的跟蹤調查。其中有117人得了肝癌。最后,去除了年齡、性別等因素之后,發現每天喝1杯以上咖啡的人患肝癌的機會是0.58%;而喝一杯以下咖啡的人患肝癌的機會是0.71%。盡管目前對咖啡中抗癌的有效成分還缺乏直接證據,但已經發現咖啡中所含的綠原酸能在動物實驗中防止肝癌細胞生長。綠原酸的抗癌作用值得進一步研究。
(編者:喜歡喝咖啡的人又多了一個理由。)
胰島素有了姐妹藥
3月16日,美國食品藥品管理部門批準一種治療糖尿病的新型化學合成藥——醋酸普蘭林肽制劑(Symlin)。這種新藥是繼胰島素之后80多年里第一個通過鑒定、并獲準用于臨床治療Ⅰ型糖尿病的合成藥。醋酸普蘭林肽制劑作為胰島素的輔助用藥,協同治療Ⅰ型和部分Ⅱ型糖尿病患者。醋酸普蘭林肽和胰島素聯合使用可以減小胰島素劑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單獨用藥的療效,并且減輕患者長期使用胰島素帶來的副作用,如肥胖癥。不過,使用醋酸普蘭林肽也伴有一些不利因素,因此,治療必須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編者:新藥問世,無疑在征服疾病的道路上多了些手段,但其安全性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醫用蛆”光顧臨床實踐
自從不久前美國衛生當局批準臨床使用“醫用蛆”之后,訂購醫用蛆的單子不斷增加,大有供不應求之勢。這標志著“動物輔助治療”的意識正在向西方主流醫學蠕動。早在南北戰爭時期,不少軍醫發現,長蛆的傷口更干凈,不僅感染的機會小,而且新肉生長快。原來,傷口上的蛆專吃壞死組織,既抗感染,又為新生組織清理了“戰場”。在臨床實踐中,醫生能夠在養殖實驗室買到幼蛆。將幼蛆置于感染、而且經久不愈的傷口上,就能看到醫用蛆工作的成效:一邊清理傷口,一邊不斷成長。因此,醫護人員必須在蛆蟲成蛹之前見好就收。
(編者:這可以算得上是一種另類的生物治療了。)
脾氣暴躁,易得冠心病
最近完成的一項臨床調查發現,脾氣暴躁、容易發怒的中年人最容易得冠心病。如果你的年齡在50歲以下,看誰都不順眼、動不動跟別人慪氣、爭吵、打架,就應該開始留心自己的心臟。從500多位冠心病人的性格分析證明,50歲以內得病的人在敵對情緒指數水平上比老年病人高2.5倍。研究工作者認為,練習控制自己的情緒,采取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能夠幫助心臟病風險高的人降低風險。經過冠心病之后的康復治療、特別是通過調整情緒,脾氣不好的中年患者一般都能出現明顯療效,冠心病的風險因素也因此降了下來。
(編者:發怒的代價是生命資源的過分消耗.有資料顯示,半數以上的軀體疾病和心態有關,難怪古人提出了“靜以養心”的養生之道。)
■ 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蒙茸膠囊加離子導入治療面部色斑
本刊訊 近兩年來,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整形外科,應用蒙茸膠囊口服結合超聲波美容儀離子導入其精華素,治療各種面部色斑48例,取得較滿意的效果。
面部色斑是一種色素性疾病,常見的有黃褐斑、雀斑、咖啡斑、曬斑等。多見于青年婦女,強烈的光照,物理化學損傷,內分泌失調等均是其發病的原因。
治療時,先按皮膚常規護理,去除脫落的角質細胞層,然后用保鮮原液鹿精華素涂抹于色斑患部,用超聲波美容儀6~8個強度導入8分鐘,每天1次,7天1療程,間歇2~3天后,進行第2個療程治療。第2個療程后,每天涂抹保鮮原液鹿精華素,并進行面部按摩,同時口服蒙茸膠囊,每天2次,早晚各4粒。1月為1個療程。48例患者經兩個療程治療后,面部蒼白、干燥無光澤等癥明顯改善,面部色斑多消失或明顯減輕,有效率為96.5%。(張中橋)
■ 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成立國內首家兒童健康評估及治療康復基地
本刊訊 (通訊員 李春梅)近日,國內首家福利性的兒童健康評估及治療康復基地暨第一屆保健培訓班開班儀式,在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兒科舉行。據悉,該基地是重慶市民政局和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兒科共同協作成立的,旨在進一步加強該市福利機構管理,提高兒童撫育質量和健康水平,運用科學的方法,強化病殘兒童的診斷、治療、康復措施,切實保障兒童基本權益。
作為國內首家“腦損傷康復研究示范培訓基地”,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兒科在胎、嬰、幼兒腦損傷康復研究、臨床指導和培訓示范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此次培訓班將對來自重慶市及13個區縣福利機構的醫務及保育人員進行為期三天的培訓,主要對生長發育、嬰幼兒喂養、鐵缺乏癥、營養性疾病、新生兒與新生兒疾病、兒科常見皮膚病、幼兒的營養與膳食、小兒心理發展等進行學習輔導,以更好地保障殘疾孤兒的基本權益。
■ 北京協和醫院國內首家通過測定酶活性診斷罕見的Fabry病
本刊訊 日前,北京協和醫院在國內首家通過測定酶活性診斷了一例Fabry 病。十三歲的男性患兒雙足底、雙手掌反復疼痛已經6年,皮膚表面無任何異常。6年來在家長帶領下輾轉求治于數十家醫院,花費巨大,但始終未得到確診。
今年2月,患兒住進北京協和醫院兒科病房,通過測定酶活性,孟巖、莊太鳳等醫生覺得患兒得的可能是一種遺傳性疾病——Fabry 病(性連鎖隱性遺傳性溶酶體a-半乳糖苷酶缺乏性疾病)。這種酶的缺乏就會使神經酰胺三己糖苷聚集在中樞神經系統神經元、周圍神經系統神經節、心臟、腎臟而使病人產生疼痛癥狀。
據悉,協和醫院已為該母子倆聯系進行基因檢查,并聯系國外公司盡力給予其免費的酶替代治療,使患兒早日擺脫疼痛的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