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人今年62歲,去年2月發現右上臂疼痛,呈陣發性刺痛,甚至痛醒。X線片顯示頸椎邊緣輕度骨質增生,關節間隙不對稱。核磁共振發現頸5-6及頸6-7椎間盤輕度膨出。按頸椎退行性變治療,曾用多種中、西藥物及電針治療,效果并不明顯,請問,是否為頸椎病?該如何治療?
劉明銳
劉明銳讀者:
據您信中所述,您愛人這種病,應診斷為神經根型頸椎病。這是由于增生的骨刺壓迫了神經根,而產生以頸肩背痛,上肢及手指的放射性疼痛、麻木為主要表現的頸椎病。主要表現為頸枕部或頸肩部陣發性或持續性隱痛、劇痛或麻木,并向一側或雙側上肢、手指放射,常伴有針刺感或過電樣竄麻感。當頸部后伸或咳嗽、噴嚏、用力大小便時,疼痛及竄麻感加重。疼痛以夜間為重,難以入眠,或痛醒。還可出現上肢發沉,酸痛乏力,握力減退,持物墜落。
既然前一階段治療效果不理想,建議您采用中藥內外合治方法,多可收滿意療效。首先,在頸椎外貼一種磁藥貼,它含有一種特殊的生物活性物質,可促使骨刺或突出的椎間盤周圍纖維組織增生,形成纖維包裹包圍骨刺或突出的椎間盤,起到緩沖作用,達到治愈和抗復發效果。然后,可酌情內服消炎鎮痛、活血化淤、疏筋通絡、軟堅化結、改善微循環的中藥神鳳丹和通痹丹。中藥內外合治,使藥效殊途同歸,其效更佳。這種方法已使諸多需手術治療的重癥患者避免了手術的痛苦和巨額負擔。另外應注意睡枕不宜過高,避免長時間伏案或低頭勞作,并酌情輔以頸部“米”字操(即以頭頸劃寫“米”字),不僅有輔助治療之效,且可防止復發。
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教授高家駿
咨詢電話:022-23712877
手腳發麻、腫脹、變黃是怎么回事
我有一位女性親戚,50歲,6年前出現手、腳板發麻、腫脹、變黃。當地中西醫都按風濕來治,內服外用都未見效。到醫院檢查類風濕、血沉、血黏度、血脂、血壓都未有異常發現。有的醫生又當作末梢神經炎來治,也沒見效。請問,她患的是什么病?該如何治?
廣西金秀陳炳生
陳炳生讀者:
您好!因信中介紹的病史過于簡單,且看不到病人,不好輕易提出具體的診斷和治療意見。從您介紹的簡單情況來看,您的親戚應再檢查血糖,看有無糖尿病。因為糖尿病病人常可合并末梢神經炎。如果檢查出患有糖尿病,應針對糖尿病進行治療,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圍之后(理想的血糖水平為:空腹血糖小于6.1毫摩爾/升,餐后血糖小于7.8毫摩爾/升;達標的血糖水平為:空腹血糖小于7毫摩爾/升,餐后血糖小于10毫摩爾/升),其并發的末梢神經炎癥狀會隨之減輕或消失。如果確診為末梢神經炎,除了應用各種維生素外,可加用地巴唑10~20毫克,每日3次,配合針灸、耳針、按摩或音頻電療等治療。
解放軍總醫院皮膚科教授 虞瑞堯
下腹墜痛、白帶多是不是支原體感染
本人經期后6、7天下腹墜痛,做白帶檢查炎癥嚴重,宮頸肥大。經醫生作DNA檢查為支原體,但沒有出現尿急、尿痛、排尿困難等情況。服藥后復查為陰性。請問,我是感染支原體嗎?會不會是誤診?
廣東陳琳
陳琳讀者:
從你的信中看你患有陰道炎、慢性宮頸炎和慢性盆腔炎癥。這些病相互之間有聯系,因為生殖道是與盆腔相通的通道,所以生殖道的炎癥易引起盆腔的炎癥。
盆腔炎的病原體可以是一種,也可以是幾種同時感染。炎癥的程度越重癥狀越明顯,癥狀輕者僅有輕度的白帶增多,重者可有持續性白帶增多,呈膿性,持續下腹痛,發燒,甚至發生感染性休克。
你發生的支原體感染就沒有明顯的癥狀,服藥后兩次檢查均為陰性,說明治療有效,但你體內產生的炎癥則未必僅僅由支原體引起。你在信中沒有具體介紹你的治療過程,但看得出你可能在炎癥發生后沒有進行系統、規范的治療,因為炎癥治療時除了選擇有效的藥物外,還要求有足夠的治療時間,根據炎癥的種類和程度的不同,一般療程在10~14天,并且在治療后還要進行療效的評價。
建議你采用以下治療方案:左旋氧氟沙星,每日2次,每次0.2克(2粒),連續服用6天。澳硝唑,每日2次,每次0.5克(2粒),連續服用6天。兩藥聯合應用,6天后進行相關檢查,如果有效,可繼續服用4~6天,如果效果不好,則要進行進一步的檢查,進一步尋找原因,或換用敏感的抗生素。
另外,在用藥結束之后的月經來潮時,可應用慶大霉素8萬單位肌肉注射,每日2次,連用5天,并連用2~3個月經期,以預防炎癥復發。
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九院婦產科主任醫師劉建華
門診時間:周三下午
聯系電話:(021)63138341轉5228、5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