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地
偉人畢竟是偉人,因而“偉人文化”始終是市場看點。一部收錄著“問蒼茫大地,誰主沉 浮?”“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詩句的《偉人毛澤東書法寶典》“金書”,1月25日在成都 上市。該書收錄了毛澤東的24首詩詞,用純黃金澆鑄,共耗黃金130多克,由金紙印刷、雕 鑄、澆鑄三種黃金加工工藝完成。該書絕版限量發行1111套,全國統一售價每套為16800元 。(《天府早報》1月26日)
果然是“寶典”。一部“金書”,用純黃金澆鑄,耗用黃金130多克,還能不是“寶典” 嗎?甭問書的內容,光這130多克純黃金,就堪稱為“寶”了。況乎內容又是選用偉人的,且 又收錄有偉人親屬首決向社會公開的偉人書寫的“?!薄皦邸蹦珜氄孥E,不“寶典”才怪呢 。
如今的書,含“金”量越來越高了。先是套裝書版本令人眼花繚亂,一會兒是“中國百部 古典××”,一會兒又是“中國百部現代××”。中國的出得差不多了,又出外國的,光這 “百部”系列、“名人”套裝,就把個出版界弄了個翻江倒海。但這類書有一個共同點,就 是價格貴,動輒好幾千元。而實際價虛頭很大,也就是說,買家買上一套,能得到相當比例 的回扣。本來上千元一套的書,就是沖著公款消費來,回扣又把這個市場主題坦露無疑,誰 個人花錢買書還想討回扣?后來,“套裝”熱過一陣后市場小了,出版商又有了新點子,“ 開發”出賣書贈送禮品發生手段,有“贈”大量電影套碟的,有“贈”微型便攜VCD機的, 也有“贈”高檔手表、高級工藝品的,等等。這類高熱的出版景象,使國內出版業呈現少有 “繁榮”,也造就了大批圖書推銷商。這些書商,每天的“業務”就是穿各級官員的辦公室 ,有的很發了一些財。從這些出版現象可以看出,圖書出版的含“金”量不是越來越高嗎?
眼下,出版商的行為又更加直接公開了,干脆“書”“金”合一,買書即獲“金”,獲“ 金”即買書。有人先試著出版了純金版的《孫子兵法》,廣告曰:“弘揚中華文化的創舉, 黃金收藏市場的盛事”,被譽為“權威認證,世界極品”??赡苁菫榱嗽黾印敖饡钡摹俺?色”,也更利于掩人耳目,現在有人又把目光盯在了偉人身上,這樣使“金書”的出版更加 堂而皇之。
設想這部“金書”面世,定有不同凡響的社會功能。
一些有實權的達官顯貴們,又有了一次用公款進行豪華消費的機會。“金書”冠名為《偉 人毛澤東書法寶典》,又屬于文化產品,用公款購買文化產品,特別是買書,是不少官員所 擁有的職務消費特權?,F在用公款買偉人“金書”,不僅是一種合法“文化消費”行為,而 且還含有積極的政治意義,理由實在“正當”不過。然而,買這樣的“金書”,恐怕進行“ 文化消費”是假,購買黃金可能才是真正目的。這樣的“消費”,有貪污公款之嫌。
這樣的“金書”,有可能成為行賄、受賄的道具??滓壹涸疲骸案`書不為偷”,屬于讀書 人的正當行為。推而言之,送(受)“書”也不能叫“賄”,大約也是可以稱之為“讀書人” 的事了。真是神不知,鬼不覺,腐敗交易發生在你知我知之間,卻不留痕跡?!敖饡钡倪@ 種功能,遠非前一段人們所批評的“金月餅”、“銀月餅”可比,那些“腐敗餡”就露在外 面。而“金書”卻同紀念偉人有關,又是“文化”又是“政治”的,誰敢說其中含有腐敗?
當然,也不排除少量大款會買上一部附庸風雅。但我敢斷言,這樣的大款不會太多,出版 商看好的市場主要消費對象,也絕非是這些人。因為,這些人,一則商業意識極強,再則據 報道,真有文化的人不多,買這樣的“金書”又有何用?
真正的讀書人,恐怕是不買這樣的“金書”的。而且,想看毛澤東詩詞,也大不必花如此 巨朋開銷,也沒有這個開銷能力。
“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這樣的詩句,對一些政治暴發戶們是很具觸發力的。還會是 “誰主沉浮”呢?可能那些將要擁有這部“金書”的人,最有“主沉浮”的愉悅感,他們所 擁有“金書”的途徑,他們所擁有“金書”的權力、地位,都在顯示著他們在“主沉浮”。 真的是,“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偉人“金書”面世,毫無疑問是一種商業運作。但商家看準的,并非是文化市場,極有可 能是國內的腐敗市場。不信走著瞧。但愿這部部“金書”,都能成為封封“舉報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