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湘等
國家推出助學貸款新舉措
□ 謝 湘
最近,國家教育部出臺三項新舉措推動國家助學貸款工作。這三項舉措是:所有去艱苦地區和艱苦行業的學生貸款,本金和利息將由國家代償;從今年開始,高校學費的10%由國家扣出,實行專款專用,以保證資助資金的落實;國家還將對高校5%的特困生,實行每人每月150元的補助。今年春季新學期開學后,全國范圍內的國家助學貸款工作已按新舉措基本落實到位。
(摘編自《中國青年報》 2005.02.22)
“農用手機”提速“村村通電話”
□ 吳錦瑜葛素表
最近,去陜西省橫山縣王有地村村民韓秀偉小賣部里打電話的人絡繹不絕。他自從裝了臺無線接入的“固定電話”,村里人不出遠門就可以和外地的家人、朋友“拉話”了。所謂無線接入“固定電話”,其實是一種新型SCDMA農村無線接入系統。該系統通過了信息產業部鑒定,獲準批量生產,為我國低成本實現“村村通電話”的目標提供了可能。與當前我國農村“村村通電話”普遍采用架桿、拉線法,平均成本高達1.3萬元相比,“農用手機”將平均成本降低到800元。此外,由于該系統頻率繞射能力強,特別適用于山大溝深、地廣人稀的農村地區或采礦等野外作業環境,用戶可在一定范圍內移動,被信息產業部列為“村村通電話”的首推制式。
(摘編自《人民日報》 2005.02.04)
1/3私營企業主是中共黨員
□ 張景勇
中央統戰部、全國工商聯、中國民(私)營企業研究會共同組織的調查顯示,截至2004年上半年,我國私營企業已達到334萬戶,從業人員超過4700萬人。在我國私營企業主中,中共黨員的比例占33.9%。
近年來,私營企業主的黨員比例上升很快,大型、特大型私營企業主中間的黨員比例更高。調查課題組專家認為,私營企業主的社會來源相當廣泛,許多人在創業之前就已經是黨員,這10多年來又有大量黨員干部和黨員知識分子“下海”經商,不斷壯大了黨員私營企業主的隊伍。
(摘編自《中國婦女報》 2005.02.18)
遼寧:檢察機關推出“正名”制
□ 范春生
去年以來,遼寧省檢察機關在全國率先推出了“正名”制度,還百余名被錯告、被誣告者以清白。
“正名”制是指檢察機關在辦理直接偵查案件過程中,經過初查或立案偵查,查明舉報失實,被舉報人沒有違法犯罪行為,確屬受到錯告、誣告的,依照當事人的意愿,在一定范圍內說明情況,消除因調查給當事人造成的不良影響的一種制度。實行“正名”制,把打擊和預防、查處和保護有機地結合起來,有利于強化全民法治意識,有利于營造一個公平正義的法治氛圍和安定和諧的社會環境,更有利于調動各方面積極性。
(摘編自《中國青年報》 2005.02.18)
湖南:“老賴”被限制高消費
最近,湖南省長沙市芙蓉區人民法院發出首個“限制高消費令”,讓惡意逃債、欠賬不還的11名自然人和5家單位在媒體上曝光,對其實施社會監督。
對自然人的限制:不得乘坐飛機、出租車;不得在賓館、酒樓等高消費場所消費;不得購置高檔商品、大額生活用品、汽車及租賃寫字樓辦公;不得購買、新建、擴建、裝修房屋;不得出外旅游、度假及為家庭成員支出大額費用;不得對外投資;只能保留按政府規定的最低生活標準的生活費用,其他均屬被執行財產的范疇。
對法定代表人或其他組織負責人,限制其抵押、轉讓、贈送他人財產或為他人提供擔保;限制其以公款在賓館、飯店等高消費場所消費;限制其使用轎車,不得在單位報銷乘坐火車臥鋪、飛機等費用;限制其單位年度分配花紅;其單位財務狀況須每月定時向法院申報,隨時接受審計。
“限制高消費令”發出后,近半數限制對象已主動與法院或申請執行人聯系,表達還錢意向;4名限制對象已將部分款項交到了法院或申請執行人手中。
(摘編自《今日信息報》 2005.02.18)
重慶:城鎮人均收入西部第一
□ 鄧 姣
談起我國西部城鎮人均收入最高的地區,人們往往會想到富庶的川西平原。然而最新統計資料顯示,2004年西部地區中(除西藏)城鎮居民人均收入最高的是重慶,為9220.96元,月均768.41元;其次是云南,為8870.88元,月均739.24元。從城鎮居民收入增長幅度看,云南城鎮居民收入增長最快,比上年增長16.1%,居西部第一位;重慶增長13.9%,列西部第三位。
(摘編自《重慶時報》 2005.02.17)
重慶:建立新型社會救助體系
□ 謝季宏周麗萍
最近,重慶市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建立新型社會救助體系的意見》,決定用5年時間建立起以基本生活救助為基礎,醫療、教育、就業、住房、法律援助等專項救助為輔助,其他救助、救濟和社會幫扶為補充的新型社會救助體系。
以往的各種援助分屬不同部門管理,造成諸多弊端。而新型社會救助體系框架由市、區政府救助協調委員會統籌協調,建立統一的信息平臺,合理配置社會救助資源,實現救助信息的暢通、共享,避免無序救助、重復救助,提高社會救助的效果。新型社會救助體系重點以低保、農村五保、特困戶、災民、優撫對象和生活無著落的流浪乞討人員為救助對象,同時主要完善災害救助、社會救助和社會互助三大救助系統。
(摘編自《重慶商報》 2005.02.18)
廣東:征地補償款將預存
□ 鄧 潔
最近,廣東省正醞釀出臺相關政策法規,建立長效機制維護被征地農民利益。一是建立預存征地補償款制度,保證征地補償款按時足額發放到位。即在征地報批前,用地單位應將各項征地補償款預先存入指定銀行專用賬戶,由銀行提供征地補償款存款憑證作為審批征地的要件之一。對沒有預存征地補償款的,一律不予審批征地。征地一旦獲得批準,即從指定銀行專戶中劃轉各項征地補償款,任何單位、個人不得挪作他用。二是建立征地安置補償專項資金,各市、縣政府可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從本級留用的土地出讓金中提取部分資金作為征地安置補償專項資金,專項用于被征地農民生產生活困難補助。
(摘編自《農民日報》 2005.02.02)
江蘇鹽城:農村黨支部建在產業鏈上
□ 龔永泉
最近,江蘇省鹽城市全面推行村黨組織設置改革,提出“將黨支部建在產業鏈上,黨小組建在致富項目上,黨員示范在創業崗位上”。目前,全市已經建立專業黨支部6746個,分類黨小組1.3萬個。
其黨組織設置創新方式為:由過去按農村黨員居住地域就近設置黨支部,轉變為在村設置黨總支或黨委,按產業鏈設置專業黨支部。專業黨支部一般分三種類型:以骨干企業為主體建立企業類黨支部,以優勢產業為依托建立產業類黨支部,以黨群共富聯合體為載體建立協會類黨支部。在明確支部共性職責的同時,突出專業化的內容,增強了黨員教育活動的吸引力。
射陽縣興耦村有一批黨員搞蔬菜種植和運銷,平時流動性大,過去村黨支部難以對他們實施經常性的教育管理。成立蔬菜專業黨支部后,由蔬菜種植能手鄭友東出任黨支部書記,堅持每月一次集中活動,同時黨員個個都有幫帶群眾責任區。目前全村建立大棚1200座,種植面積超千畝,種植農戶200多戶,戶平均年純收入8萬元。
(摘編自《人民日報》 2005.02.14)
上海:設基金救助交通事故受害者
□ 龔 瑜
交通事故發生后,機動車司機逃逸現象時有發生。為了及時救助受害者并減輕醫院巨額墊支負擔,上海出臺新規,要設立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
今后,交通事故中受傷人員的搶救費用超出強制保險責任限額的,或者發生交通事故的機動車未參加強制保險的,或者發生交通事故后機動車駕駛人逃逸的,將由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先行墊付部分或者全部搶救費用。該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將來源于未投保行為的罰款、保險費率中抽取的部分資金、銀行孳息,以及追討的醫療預付費用等。
(摘編自《中國青年報》 2005.02.25)
天津:行政事業性收費實行“一卡制”管理
□ 劉英潮曲明
從今年起,天津市定期向社會公布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并在全市實行行政事業性收費“一卡制”管理。天津市財政局、物價局已將收費目錄全部編入“收費卡”,通過“收費卡”,企事業單位和個人對收費項目、收費標準、收費單位、收費依據等內容一目了然。執收部門在向企事業單位和個人收費時,必須同時出示《收費許可證》、《行政事業性收費目錄》和《收費員證》,凡是《行政事業性收費目錄》和“收費卡”沒有列入的項目或超過規定標準的,企事業單位和個人有權拒付。
(摘編自《今晚報》 2005.03.02)
河南鄭州:人大對政府投資首次行使審批權
□ 潘志賢
政府投資項目,動輒幾百萬元,多則幾千萬元乃至上億元。錢究竟花到了哪里,花得是否合理,不僅對于普通老百姓,就是作為對政府履行監督職能的各級人大,對此往往也是不甚了解。今后,這種現象將在鄭州市得到改變,政府年度投資項目計劃要經過市人大常委會審議批準。此舉意味著市人大常委會對政府投資項目的監督由程序性監督轉向實質性監督。
政府投資項目被批準后,如有調整幅度超過年度政府投資總額10%或新增的大中型政府投資項目,市政府仍要提請市人大常委會審查批準。
(摘編自《中國青年報》 2005.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