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 旭 曹鵬程

這是韓國政府登記調查日本侵略時期受迫害者情況的兩個場面。
2005年2月1日,在韓國首都漢城鐘路區世安大廈9層的大廳里,來自京畿道利川的41歲婦女鄭仁玉手拿一沓發黃的材料,向登記人員訴說她苦難的家史:“我的爺爺和公公都是遭日本強擄受害致病,最后悲慘地喪命。”鄭仁玉展示了公公年輕時穿著日本軍裝的照片。她的公公1942年被日軍強征入伍,在東南亞服役時,殺死了兩個虐待他們的日本憲兵,被送到日本的對馬島服刑。由于在監獄中受盡虐待,1946年回國后不久就去世了。她的爺爺1937年被強征為勞工,送到北海道煤礦服勞役,得了肺癌,在受盡病痛的折磨后去世。
88歲的高福男,是為數不多的二戰幸存者。白發蒼蒼的他感慨地說:“光復60年了,終于等到了結冤情的時候了!”1942年,高福男被日本人抓到平壤的監獄,后被編入日本“南方派遣保國隊”到中國海南島做苦力,修機場、蓋營房、造鐵路、采礦石,所有的苦活幾乎都干遍了,照他自己的話說,是過著“狗一樣的生活”。
翻箱倒柜找罪證頂著寒風去申冤
韓國政府最近決定,登記調查從1931年日本發動侵略中國東北的九一八事變至1945年二戰結束期間韓國受迫害者的情況。凡是在此期間被日本殖民政府強征為軍人、勞工、慰安婦的受害者及其親屬,均可通過韓國政府網站、信訪室和工作委員會等,提出申報和真相調查申請。按照韓國政府的計劃,登記日本侵略受迫害者的時間是從今年2月1日到6月30日,而調查工作將持續三年。韓國政府考慮在調查結束后,向受迫害者提供部分撫恤金,為他們建冊立碑和建立紀念館,同時將一些統計結果和史實編進歷史教科書。
時隔60年,大多數受迫害者已不在人世。許多韓國人都是連夜翻箱倒柜,把家中先輩曾經受日本人迫害的證據找出來。照片、日記、家信、病歷,每一份泛黃的資料背后,都有一個令人悲憤的故事。
2月1日是接受登記的第一天,韓國“日本殖民政府時期強制征用受害真相查明委員會”和全國250個地方政府開設了登記窗口。當天,盡管寒風凜冽,但仍有許多人一大早就前往漢城和全國各地的調查接待室,向工作人員提供日本軍國主義者迫害無辜的罪證。
殖民屈辱不能忘記戰爭賠償還沒解決
朝鮮半島擺脫日本殖民統治已經60年了,為什么韓國突然掀起這樣一場轟轟烈烈的運動,鼓勵國民說出受日本迫害的歷史呢?
首先,這是因為日本殖民統治對朝鮮半島人民造成的傷害太大。在今天的韓國,幾乎一半的家庭祖上都有受日本殖民統治迫害的經歷。日本殖民者究竟從朝鮮半島強擄了多少人,始終沒有準確的統計。通常的說法是,日本從朝鮮半島征用的軍人、勞工和隨軍“慰安婦”等達七八百萬人,相當于當時半島總人口的1/3。韓國民間一直有調查日本侵略受害者的強烈呼聲,希望以此警示人們勿忘歷史的教訓,撫慰屈辱的心靈。
其次,是因為賠償問題始終沒有得到解決。上世紀60年代初,曾任日本陸軍尉官的樸正熙發動政變掌握政權。在與日本的建交談判中,樸正熙接受了日本提出的以“經濟合作資金”形式了卻戰爭賠償的條件。1965年韓日簽訂建交協定時,還簽署了戰爭賠償條約,韓國從日本獲得了3億美元無償援助和2億美元貸款。
當時,韓國政府拿著日本提供的5億美元,建設了縱貫南北的京釜高速公路(漢城—釜山)和在世界上屈指可數的大型鋼鐵基地浦項鋼鐵公司。然而,韓國政府沒有拿出更多的錢去處理戰爭受迫害者的賠償問題。韓國政府雖然也撫恤了一些受迫害者,但人數僅為8552人,且人均只有30萬韓元(如今1025韓元合1美元)。
政府有清查意愿民間在積極推動
韓國擺脫日本殖民統治后,親日派依然在韓國長期掌握政權,這也是造成日本殖民歷史在韓國一直得不到清算的原因之一。現任總統盧武鉉屬于戰后出生的新一代領導人,祖上又沒有為日本人做事的經歷,按韓國媒體的話說,“他具有一種清算歷史的本能意愿”。
在去年8月15日“光復節”,盧武鉉曾深有感觸地說,朝鮮半島獲得解放后,“從事獨立運動的人三代受窮,而親日的人三代榮耀”。直到現在,人們仍然沒有放棄被歪曲的歷史,這使人“羞愧得抬不起頭來”。去年3月,韓國國會通過《關于查清日帝強占下親日反民族行為真相特別法》后,俗稱為抓“韓奸”的活動隨之在韓國興起。
而這一次,韓國政府開展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受迫害者的登記調查活動,可以看作是抓“韓奸”活動的續篇。同時,韓國政府在朝鮮半島光復60周年之際調查日本侵略受迫害者,也有很強的象征意義。
韓國輿論普遍認為,韓國政府推動清算歷史的活動,主要還是迫于民間壓力。比如,最近韓國政府不顧日本政府的強烈反對將韓日建交協定的有關文件解密,就是因為有99名日本侵略受迫害者向韓國最高法院提起了訴訟,而最高法院責令韓國政府公布這5個有關向受迫害者提供賠償的文件,韓國政府才不得已而為之。
日本人反應不一韓國人期望不高
對于韓國正在開展的登記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受迫害者的活動,日本媒體沒有特別關注,只有日本共同社引用了韓國通訊社的消息。報道稱,韓國二戰受迫害者申報受理量首日接近2600件。
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在接受韓國媒體采訪時表示,日本對于韓國的“慰安婦”和其他受迫害者負有道德責任。他說,雖然日韓1965年簽署了戰爭賠償條約,但個人賠償問題并沒有解決。
對于韓國單方面公布日韓戰爭賠償文件,日本眾說不一。有的認為日本也應該公布賠償文件;有的認為應該積極對待韓國個人賠償問題;有的則認為1965年戰爭賠償條約簽訂之后,賠償問題已經解決,是韓國政府自己沒有把賠款分發給受迫害者,而用于了國家發展,現在又通過公布文件的形式激起民憤,這令日本很難辦。
多數韓國人對政府的行動表示支持,并且認為這是“早就應該的”,“已經拖得太久了”。也有人對此表示懷疑,認為畢竟時間久遠,又浩如煙海,要查清這段歷史,談何容易。至于政府能否據此調查從日本方面獲得賠償,韓國輿論普遍表示悲觀:日本一貫不痛痛快快地反省其侵略歷史,也不甘心看到韓國調查日本侵略的受迫害者,更不愿向受迫害者提供賠償。日本懼怕的不僅僅是韓國,還有同樣遭受侵略的朝鮮、中國以及亞洲其他國家。在對待受迫害者賠償的問題上,日本恐怕還會想出各種“理由”應付的。
(摘自《環球時報》 本刊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