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士發
當今世界形勢正在發生重大而深刻的變化。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經濟全球化程度不斷加深,政治多極化趨勢不可逆轉。在這個大背景下,人們更加關注文化及其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特殊作用。這是因為20世紀的兩大問題——和平與發展問題,非但一個也未得到根本解決,還積累了諸多“全球性問題”,比如:“東西問題”──不同社會體制的對抗問題,“南北問題”──南北貧富差距問題,以及環境和生態問題、資源和能源問題、人口和糧食問題等等。而在所有這些問題之上或背后,都高懸著或隱藏著一個文化問題。人們已經認識到,世界各民族獨特的文化傳統與歷史特性對現實的經濟、政治和技術行為等都有可能產生潛在的制約力量,并且對社會發展具有根本性的意義。文化因素在國際關系中的地位日趨突出,文化外交和文化交流與合作正在成為各國總體外交的重要內容,各國政府,特別是發達國家,十分重視通過文化交流弘揚本國文化,宣傳自己的國家,擴大自身的影響。利用文化提高本國國際地位和影響力已是世界各大國的一項戰略選擇。
(一)文化與發展:一個新型戰略課題
自從奧洛夫·帕姆主持下的裁軍與安全問題獨立委員會主要針對東西問題——兩種社會體制的對抗問題于1982年出版《共同的安全》,勃蘭特主持下的國際發展問題獨立委員會主要針對南北問題——南北貧富差距問題于1983年出版《共同的危機》兩大主題報告之后,和平與發展已被公認為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建設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政治新秩序已經成為國際社會的兩大主要任務。在挪威前總統布倫特蘭女士主持的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1987年4月發表《我們共同的未來》的主題報告,針對環境與發展問題提出可持續性發展戰略,聯合國前秘書長佩雷斯·德奎利亞爾主持下的世界文化與發展委員會1995年秋完成《我們創造力的多樣性》的主題報告,針對文化與發展問題,相應地提出了內源性或者創造性發展戰略以后,環境與發展問題和文化與發展問題一起成為當今世界最為世人矚目的兩大新型戰略課題,建設公正合理的國際環境新秩序和國際文化新秩序,實行可持續發展戰略和創造性發展戰略(或者稱為創新發展戰略)已經成為國際社會的兩大新型普遍共識。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了“人類發展”的概念。
(二)今天的文化就是明天的政治
人們談論近代資本主義革命,總是從歐洲文藝復興運動講起;人們談論中國社會主義革命,總是從新文化運動講起。亨廷頓《文明的沖突》絕不是空穴來風。在中國古代,雖然曾經分裂為不同的政治共同體或者經濟共同體,但是始終屬于同一文化共同體。中華文化從來不曾中斷,從來不曾分裂。正是統一的文化這根紅線貫穿中國歷史,雖然歷經三國演義、五代十國、南北對峙,但是一次再一次地走向統一。對外文化擴張和滲透是美國稱霸世界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美國前總統布什在1992年9月的《美國復興日程》計劃中提出:“我們的政治和經濟聯系由于美國文化對全世界的吸引力而得到補充。這是一種新的我們可以利用的軟力量。”文化工作的特殊作用就在于采取對方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交流,用潛移默化、使人容易接受的方式征服對方。正如古代哲學家老子所言,這是“以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往往能夠起到政治、經濟手段難以達到的作用。文化的征服是人心的征服,人心的征服才是真正的征服。正如孫子兵法所言,是可謂“不戰而屈人之兵”。
雖然冷戰時代早已過去,但是冷戰思維依然存在。文化作為與政治主權和經濟主權相對應的權利,日益成為國家間主權斗爭的重要砝碼。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憑借其雄厚的經濟、政治實力和發達的全球信息網絡帶給他們的文化傳播優勢,一方面將大量的精神文化產品、社會政治理念、價值觀念等輸入其他國家,推行文化霸權主義,謀求進行“和平演變”,另一方面千方百計壟斷和操縱國際輿論,鞏固自己的強權地位,維護自己的全球戰略利益,企圖利用文化手段達到其政治目的,甚至是利用經濟政治手段難以達到的戰略目的。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借助商業機制和高科技手段,大舉對世界各國進行滲透,已經引起世界許多國家的警惕和抵制。多數受到西方文化侵蝕的國家都把對本民族、本國文化的認同作為維護自己民族存在的武器,以文化抗爭回應西方文化的壓力和入侵,而且日益將文化升華到國家主權的高度,產生了捍衛文化即捍衛主權的強烈文化主權意識。許多國家積極采取措施宣傳和保護自己的民族文化,抵御西方消極文化的入侵。矚目當代世界文化的發展趨勢,保護和發展民族文化已成為各國人民越來越強烈的呼聲,文化多元化日益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同。文化多元化發展是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在國際文化領域的反映,同時也是對世界多極化趨勢的有力促進。這是國際舞臺上文化多元化發展的政治含義。
同時我們也看到,當今國際社會四大世界難題——東西問題、南北問題、環境的惡化問題和文明的沖突問題,無一不具有深刻的文化背景。當今世界的三大熱點問題——恐怖主義、民族分裂主義和宗教極端主義,從深層根源來看,都可以歸結到文明的沖突問題。
熑牻裉斕奈幕就是明天的經濟
以往強調文化的意識形態屬性,著力開掘文化的政治功能,掩蓋或者忽視了文化的經濟功能。從韋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一書中關于經濟的文化背景的精彩分析,到后來關于企業的文化形象的熱烈探討,再到時下關于產品的文化含量的深入研究,人們對于文化的經濟功能的認識已提升到了一個全新的水平。現代比較文化研究的先驅人物馬克斯·韋伯的系列專著──《宗教社會學論集》,深刻揭示了世界諸主要民族的精神文化氣質與該民族的社會經濟發展之間的內在關系。
實際上許多物質產品都負載著豐厚的文化內含,傳達著豐富的文化信息。當我們在享用麥當勞快餐的時候,不僅是消費它的物質效用,更多的是享受其文化品味。可以說,文化早已從背景走向了前臺,跨入了企業的門檻,擠上了生產線,一步步走進經濟的核心。
文化與經濟從來不是天敵,也不是兩條永不相交的鐵軌。隨著工業經濟的成熟發展和知識經濟的迅猛崛起,曾經長期存在的文化與經濟隔離發展的狀態逐步消除,一度困擾人類的文化的經濟貧困和經濟的文化貧困現象逐步緩解。在文化經濟一體化的趨勢下,各國都在致力于促進文化與經濟的良性互動,避免市場經濟對于文化的負面效應,從而使文化與經濟在雙贏格局中共同進步。應該說,文化的經濟自覺和經濟的文化自覺已經成為一種世界潮流。
與此同時,文化自身的經濟價值也在日益受到重視和開發,從而形成了一個龐大的文化產業。梵高的油畫不僅是藝術珍品,它的經濟價值也一再被發掘出來,一次又一次地創下了藝術品拍賣市場的天價。在當代中國,由文化與經濟融合而生的文化市場和文化產業,不僅是文化發展新的天地,而且也已成為經濟建設的新干線。有人甚至預言,文化產業將會和信息產業一起成為二十一世紀的兩大支柱產業。
(四)國際文化競爭:一個正在展開的話題
美國通過強大新聞帝國、通過好萊塢電影等等大眾傳媒和大眾文化產品大肆推銷他們的一套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通過文化傾銷在全世界構造了一個美國神話,企圖形成獨步天下俯視全球的態勢。為了進一步鞏固和強化自身的世界文化霸主地位,增強美國文化外交的戰略作用,2000年11月28日前總統克林頓在卸任前夕破天荒地在白宮召開美國第一次文化與外交研討會,探討擬訂21世紀美國對外文化戰略。法國作為一個文化大國,為了保衛法蘭西文化,捍衛法語的純潔性,對來勢兇猛的美國文化入侵進行了有力的抵制。為了推進世界文化多元化,打破美國文化的壟斷地位,法國把對外文化宣傳視為法國總體外交的重要組成部分,非常重視在世界上傳播法蘭西文化,并成為世界上最為注重對外文化宣傳的國家之一。
為了擴大歐洲影響,增強歐洲的文化實力,以整體的力量聯合抵御和對抗美國強勢文化入侵,法國總統希拉克又提出文化歐洲的構想,就是在建立歐洲經濟共同體甚至政治共同體的同時,企圖建立歐洲文化共同體。蘇聯解體后,俄羅斯文化發展受到巨大沖擊,面臨西方文化侵略。普京清楚地意識到俄羅斯民族文化的危險處境。為了反擊西方文化侵略,振興和發展俄羅斯民族文化傳統,重振俄羅斯大國雄風,2000年初,當時還是俄羅斯代總統的普京批準實施“文化擴張”戰略,從而確定了積極的對外文化政策。早在20世紀80年代,日本首相中曾根就提出“建立文化發達國家”的戰略構想,努力使日本成為亞洲乃至世界的文化基地。一些日本學者甚至提出“文化立國”的主張。
從世界文化發展態勢來看,自從資本主義和工業文明誕生以來,在西方文化的沖擊下,民族文化相對封閉、互相隔離發展的觀念早已過時,甚至區域文化的概念也在逐步退出歷史舞臺,全球化的挑戰明明白白地擺在了各個文明面前。一個世界文化體系正在逐步形成。在我們這個星球上,人類正在告別各種文明雜然并存的時代,世界文化正向多元一體的現代格局邁進。在西方強大的文化工業和現代傳媒帝國的沖擊面前,各個文明都在強化自身個性,突出自身特點,保護和發揚民族文化的獨特優勢,抵抗西方文化的全面同化,謀求自存自強,為在未來的世界文化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爭取有利地位。民族文化的危機意識和自覺意識在加強。世界文化大戰的警示不再是危言聳聽。亨廷頓正是看到了世界文化發展的這一深刻趨勢,站在西方文明的立場上提出了自己的文化戰爭策略。
(五)昨天我們曾是世界文明古國,今天我們必須成為世界文化大國
當今世界,國與國之間的國際競爭,已不僅僅是不同社會制度之間的競爭、不同意識形態之間的競爭,而且也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在未來世界生存權利、發展權利的競爭、贏得更加有利的國際地位的競爭,在手段上,也不僅僅是政治軍事實力的競爭,簡單地打打殺殺,而且也包括經濟競爭和不同文化之間的競爭,說到底,是綜合國力的競爭。我們應當加強對外文化戰略研究,為二十一世紀的中國文化發展理清思路,制定戰略。21世紀的中國對外文化戰略的制定和實施,不僅關系到國際文化力量對比的調整,新的國際文化關系的重構和國際文化新秩序的建立,而且直接關系到21世紀中國文化的世界地位和中華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形象。我們應當針對新的形勢,及時調整策略,從維護國家主權和民族生存的高度保護本國文化,從祖國自強和民族復興的高度壯大發展本國文化煵歡顯鑾課夜文化國力,實現中華文化的更新發展和現代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