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立心 陳孟珠等
六大熱門職務
什么樣的工作才是市場上最搶手的?什么樣的人才是最有身價的?《Cheers》與美商惠悅企管顧問公司合作,在針對303家企業所進行的《2004年臺灣地區整體獎酬市場調查》中,選出2004年最熱的六大職務。
金融業——交易員
心臟要強、對數字要敏感
陳彥良,35歲匯豐銀行環球資本市場協理
交易室可說是銀行的心臟,因為它是銀行重要的獲利來源。交易員所負責的工作,就是拿銀行的錢在利率、匯率及相關金融市場中買進賣出,從而獲利。所以充分掌握市場資訊、研判市場行情,并做出正確的買賣,是交易員最重要的責任。因此,擁有外匯、利率等相關經驗的人,較有機會成為交易員。
在專業能力方面,英語能力是最重要的,因為來自全球的最新資訊全都是英文;其次還需要基本的數理能力和金融知識。
不過,我認為,人格特質是否適合吃這行飯,其實比專業能力、學歷還重要。如果本身對數字的敏感度高,就容易從數字變動的背后,解讀出相關的訊息,做出正確的判斷。
而交易員每天拿著大筆資金進出,可能賺大錢,也可能賠大錢,所以個性樂觀很重要,抗壓性也要非常強,要有一種不怕輸錢、下次會更好的企圖心。
金融業——企業融資人員
在利潤與風險兩端專業應變
張崇崗,41歲安銀銀行企業融資部資深副總經理
簡單地說,企業融資人員的工作,就是在銀行可以承受的風險下,針對企業客戶的需求,提供融資、外匯等服務,幫助客戶取得最好的獲利。
在一開始要開發新客戶時,我們通常是通過公開的資訊,了解各企業財務狀況,挑選出潛在客戶。接下來向企業提案,提供他們所需要的服務。一旦客戶愿意接受服務,我們還要撰寫評估報告,當公司評估后批準了,再和客戶簽約,這筆生意才算完成。
生意可能在兩三個月內就談定了,但客戶還清貸款可能有5~7年時間,企業融資人員必須要經常觀察客戶,看看客戶的財務、營運狀況有沒有惡化、產業有沒有萎縮,若有,就要隨時向銀行內部報告,然后設想應變的方法。
只要有商學相關科系背景,就能夠勝任這份工作,但財務和會計的基礎要扎實。另外,由于客戶評估報告必須寫得非常嚴謹,因此邏輯思考能力非常重要,英文書寫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
我們的產品是有風險的,不像一般的商品可以無限量地銷售,就算是一個超級業務員,可能也無用武之地,因為就算都和客戶談好了,但風險太高,拿不到公司內部的批準,一切都會是枉然。
西藥業——行銷副理
是產品的靈魂,也是沒有實權的將軍
張博勝,36歲輝瑞大藥廠行銷處產品群經理
西藥產業的行銷人員就像是產品的靈魂,我們要根據最新治療趨勢與市場動態,規劃、行銷產品。但我們又像是沒有實權的將軍,因為我規劃的產品樣子要透過業務代表去告訴消費者,而業務代表又隸屬業務系統,我們無權可管,所以雖然我們手頭上擁有產品資源,卻沒有真正的領導統御權。
西藥產業行銷人員的內外部溝通能力很重要,外部溝通就是要面對專業醫生與藥師,提供他們產品的資訊,或幫他們搜集最新、最實用的國外醫學研究與臨床病例,讓他們知道你的產品的優點。內部溝通就是要面對業務代表去行銷你的產品,每個業務代表都同時負責多項產品,要讓他們買你的賬,為你的產品賣命,并且讓他認為銷售你的產品對他的業績會有幫助。
此外,還要有靈敏的觀察力與制造話題的能力。像我以前負責偉哥上市,因臺灣男性性功能障礙者愿意就診的很少,于是我們靈機一動,組織16位各學科專業醫生成立臺灣勃起功能障礙咨詢暨訓練委員會,也成立網站,結果臺灣男性性功能障礙者一年求診人數從833人快速成長到16.4萬人,當中90%的人必須用藥,而且絕大多數都是用偉哥,就這樣偉哥市場成功打開了。
高科技產業——資深研發工程師
要有視野與野心做未來的事
葉光釗,39歲臺灣微軟研究開發處桌上應用軟件產品部協理
別以為研發工程師的工作是一個人躲在角落里敲電腦,其實有50%的時間是在做溝通,30%的時間充實自己,真正花在執行上的時間,只有剩下的20%。
一位優秀的研發工程師需要有以下幾項特質:
首先是溝通能力,現在的研發都是團隊合作,還要與其他部門配合,有效的溝通能力非常重要。
其次是聰明,這關乎一個人能不能透過創意去解決別人無法解決的問題。
接著是個人面對挫折的能力,最后是視野與野心。研發是在做未來需要做的事,“能看多遠”決定著一個工程師能否脫穎而出。
在薪資上,因為多是團隊合作,不容易出現某個人因為自己研發出一項產品,而有跳躍性幅度的升遷。
高科技產業——資深行銷人員
在關鍵時刻讓消費者看見
陳思芬,32歲Yahoo!奇摩行銷經理
科技產品變化很大,一旦有了新技術,產品功能就會改變,有時甚至是全然不同的產品,因此從事科技產品的行銷,需要有更敏銳的洞察力以及觀察趨勢的能力。由于時效性強,所以壓力也比其他行業大。
我認為從事行銷工作一定要有很大的熱情,因為執行占了絕大多數時間,而且還需兼顧管理產品、研發、財務等部門以及消費者的需求。
如果想從事行銷,我覺得先進入廣告公司磨練幾年是不錯的選擇。因為一方面可以貼近消費者,學會掌握消費者的需求,另一方面又可以解決客戶問題,學會專案管理。
消費品產業——產品副理
埋頭一兩月 光鮮一兩天
李凌玲,33歲臺灣雅芳品牌暨行銷經理
同一時間點,做不同時間點的事,大概就是我工作的最佳寫照。如在2004年第四季度時,我已開始研究2005年第三季度的上市規劃是什么,2007年要上市什么新品。
很多人很向往保養品產品經理的工作,覺得我們的工作光鮮亮麗,每天都美美地出現在媒體前。但事實上,我們是光鮮亮麗一兩天,之前卻是蓬頭垢面一兩月。
我一天的工作行程是:早上跟總部研發單位開會討論接下來的新品研發,什么是適合臺灣或亞洲區消費者使用的單品,賣點又為何?然后跟各地分公司或制造廠聯系,了解哪里可以生產進口。下午要進行縱向與橫向的溝通,一方面要立即跟主管報告你的決定或策略是什么,公司是不是可以全力支持;另一方面要開始聯系各平行部門,了解他們能夠配合什么。
產品經理一定要有跨部門溝通能力。因為每個部門都跟著你的策略走,只要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差錯,絕對會影響產品銷售成績。而且消費品產業市場變動非常快速,產品經理要一直處于應變狀態,因為行銷企劃是幾個月前就擬好了,到執行時可能已不適合了。
產品經理不僅要有勇敢創新能力,還要有挫折容忍度,因為不是你勇敢創新就一定會成功。
(麥立心、陳孟珠、石振弘、劉鳳珍、王曉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