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不一定出現更年期綜合征
康博士:
我是一位年近五旬的中學老師,夫人與我同歲,幾個月前她絕經了。我看過一些婦女保健的書,說到了這個年齡就是更年期。更年期乃是多事之秋,會有面色潮紅、心煩意亂、情緒激動等種種癥狀。對此,我早有準備,與兒子暗中商量好,一定要忍讓、安慰,多方面關心,讓她好好度過女性人生特殊時期。可是,現在夫人雖然到了更年期,仍像過去那樣溫柔、賢惠,從不發脾氣,吃得好,睡得香,照常上班,沒有明顯的更年期綜合征癥狀。欣喜之余,我有些疑惑:夫人為何沒出現更年期綜合征呢?這種情況是不是正常啊?
浙江杭州寧遠
寧遠讀者:
更年期是指婦女從有生殖能力到無生殖能力的過渡階段,包括絕經前期、絕經期、絕經后期。在此過程中,由于卵巢功能減退,激素分泌變化,可能出現面色潮紅、心煩意亂、情緒激動等多種癥狀,稱為更年期綜合征。許多報刊、書籍及其他媒體,為了幫助更年期婦女順利渡過此期,勸告親人理解照顧,反復詳盡介紹。有些針對此綜合征的保健品廣告,更是不遺余力,極盡夸張之能事。
一定要知道,那些介紹是對整個群體而言,故列舉癥狀多而典型。千萬不要誤解為凡是到了更年期的女性,一定會出現更年期綜合征,更年期綜合征必然各種癥狀俱有。
更年期本是女性正常生理過程。對卵巢功能減退而引起的變化,人體可以自行調整。因而大多數更年期婦女并無癥狀,或雖有而極其輕微,夠不上綜合征。有的雖有不適,但持續時間較短,很快就會減輕、消失。你的夫人雖到更年期而無更年期綜合征是完全正常的。祝你們的生活美滿精彩。
康博士
職業女性應如何面對競爭壓力?
康博士:
我雖然參加工作十年了,可我仍是一家公司的普通員工。作為家庭主婦,我要面對撫養孩子、做飯、照顧丈夫等日常生活;作為職業女性,在我的記憶中,十年來最使我感到苦惱的就是人才和工作競爭的緊張,每當我想到一起進公司的男士,有的已經當上部門經理,有的已取得大的工作業績,就為自己傷心不已;又想到不斷有來自全國各地的人才擠進公司就煩躁不安。近幾個星期來,我已感到精疲力盡、心煩意亂、睡不著覺,在家總愛為一點小事找茬,向孩子、丈夫發火,反復向丈夫叨念上班時遇到的不愉快事,甚至早上不想起床上班了。我不知自己怎么會變成這個樣子?
上海 李蔚
李蔚讀者:
像你這樣心煩不安的職業女性可不是少數,這表明職業女性在現代激烈的競爭中常出現心理問題。
面對激烈的人才和工作競爭壓力,由于得不到及時的心理調節,使不少女性常出現亞健康狀態,常表現為精疲力盡、心煩意亂、失眠、容易發火、爭吵,反復叨念上班時遇到的不愉快事等。此外,還經常出現頭痛、心跳加快、全身無力或疼痛,此時醫生還查不出她的身體出現器質性病變。如女性仍然不能主動調整心態和體態,得不到身體和心理健康的維護,就有可能患上身體疾病和心理障礙,如糖尿病、高血壓病、抑郁癥等。
職業女性如何面對激烈的人才和工作競爭壓力,避免出現身體疾病和心理障礙呢?
首先,應了解到現代社會中,人才和工作競爭的激烈進行是每個人必然面對的,作為女性更應學會科學的適應,知道逃避、埋怨、自艾自憐、心煩意亂的狀態都是沒有出路的。
其次,學會將激烈的競爭壓力化為動力,知道自己與別人在工作上的差距和今后前進的方向,從而奮起直追,才有前進的原動力。同時在與他人競爭中,還要學會與他人合作,在合作中,才能體會到團隊精神的可貴性。
第三,學會分散壓力,如請小時工、或發動丈夫、家人都做些家務,以減輕女性工作、家庭勞務一肩挑的尷尬局面;合理、有計劃、先后有序地安排業余學習、工作、家庭等諸多事項,盡量避免一下做太多的工作,給自己太多的壓力;謹慎解決戀愛、婚姻、家庭生活等問題。
第四,學會減壓,每日消化當天的心理負荷。采用的措施有運動療法如每日散步半小時,每周散步不少于五天;或聽自己愛聽的音樂,看自己愛看的電視節目,在散步、聽音樂,看電視節目中腦內產生的生理性內啡呔可愉悅心情。
最后,在競爭壓力中善于控制情緒、敢于表現自己的業績、加強工作中的獨立性等也可增加女性自己在競爭中勝算的砝碼。
康博士
男人“絕精”咋回事?
康博士:
我今年42歲,不知什么原因近半年來我的性要求比較強烈,可丈夫卻在性事上走下坡路,不僅表現為性沖動降低、陰莖勃起無力,而且在勉勉強強的性交中,還顯得十分疲勞,注意力也不集中,此外,丈夫平時還有點神經質、焦慮、憂郁,記憶力也減退了。丈夫剛過40歲,應該是年富力強的,如今卻像個60歲的老頭。為了丈夫的身體健康,我特地帶他到醫院做了一次詳細的體檢,結果醫生根據丈夫的癥狀及血檢報告,診斷他為“絕精”。我只知道女人年齡大了會出現“絕經”,可從未聽說男人也有“絕精”現象,男人真的會“絕精”嗎?
江蘇王琴
王琴讀者:
根據國內外一些男性學家研究表明,男人所出現的所謂“絕精”現象,類似于女性的“絕經”,這是由于男性睪丸分泌的雄激素睪酮的水平降低所引起的。導致睪酮水平降低的因素是酒精、睪丸疾病、藥物、遺傳素質等,甚至與水源中的雌激素含量升高有關。男性“絕精”的表現一般以性沖動降低,陰莖勃起功能障礙,同時還出現一些精神方面的障礙,您丈夫就是典型的實例。
當然,“絕精”與“絕經”也有不同之處,月經是女性特有的生理現象,婦女一般在45-50歲時“絕經”。絕經是月經的最終停止,雌激素顯著降低。而男人的“絕精”則是雄激素睪酮緩慢的、穩定的、隱蔽性地降低。男人一般是從35歲左右起就開始出現睪酮水平逐漸降低的,有的人出現的癥狀早些,有的人晚些,程度輕重不一。年齡越大,睪酮水平越低。
女性絕經后常用雌激素替代療法,男性絕精也可用“睪酮替代療法”,補充外源性的睪酮。目前此療法已經開始在臨床上應用。然而,由于睪酮的降低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每個男性的降低程度也不一樣,因此睪酮替代療法就要像“量體裁衣”那樣,遵循個體化的原則。只有依據詳細體檢和化驗結果,醫生才能做出是否需要補充睪酮的決定。只要確診睪酮水平低下,同時又沒有前列腺明顯肥大、前列腺癌、高血液黏度等禁忌癥時,才可進行。
康博士
頻繁跳槽為何使我煩躁不安?
康博士:
我是在一年里跳了三次槽后才跳進現在這家美國著名公司的。在進公司前,我曾信誓旦旦一定做滿兩年,但剛過一星期,我就發現目前的公司也不過爾爾,故又犯了心神不寧的老毛病,工作敷衍了事,和同事也無法打成一片。
漸漸的,我便感到有點力不從心,先前對自己的那種自信一點一點地被蠶食。我的身體越來越差,經常失眠、做噩夢,記憶力也開始下降,心情變得煩躁不安。對手下常犯的一些小錯誤,以前我根本不會在意,但現在卻變得無法容忍,有一種發泄的沖動。對工作越來越感到厭倦,有時甚至什么事也不想做,一些重要客戶的電話,我也懶得去接。你說我為什么會變得這樣?
蘇州 李向
李向讀者:
心理學家認為,盲目頻繁跳槽使人越來越孤僻,不愛與人交往,總是以灰色的眼光看待外界的一切事物,凡事總易從悲觀、消極的角度去思考。你的癥狀是目前正蔓延在白領階層中的“應激反應綜合征”的典型表現。一般來說,失眠、極易疲勞、心驚肉跳、煩躁不安、注意力難以集中、記憶力減退等都是“應激反應綜合征”的先兆。
如果“應激反應綜合征”長期得不到治療,超出機體能夠承受的極限,將會造成身心的損害,嚴重的可出現內分泌失調、免疫功能紊亂、潰瘍病、心肌梗塞等病癥,也可出現悲觀、絕望、焦慮等心理方面的問題。
對于那些心理障礙剛出現“萌芽”者,可以通過以下幾方面,進行自我心理調節。
第一,“跳槽”要慎重。想“跳槽”未嘗不可,但在“跳槽”前先得對自身情況作認真評估。不僅要從自己的能力上去評估,還要考慮到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能光看到經濟效益,更應考慮到可能會遇到哪些新的困難。
第二,找好友傾訴。內心不悅,郁悶心中,既解決不了問題,更會加重病情。此時,可找些信得過的親朋好友,向他們傾訴自己內心的不悅。有時候,肚中的“苦水”倒出來之后,心情就會感到暢快得多,這就是“一吐為快”,心理治療中稱之為 “宣泄法”。
第二,自找樂趣。人煩惱時,不要整日沉湎于其中,要學會自尋樂趣,例如友人聚會、跳舞、逛街、聽音樂、看電影……
第四,求助心理咨詢。一旦發生心理困惑,而自己又無法走出陰影時,那就得去接受心理咨詢,請心理醫生借助心理治療,解開“心結”。
康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