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個“寧不當官決不撤股”
笑蜀
我們為什么遲遲建立不起一個正常的懲罰機制和報應機制?為什么始終罰不當罪?這就不能不談到執法誠信問題了
近年礦難不止,官煤勾結是最重要的原因,已成共識。正因為如此,國務院8月22日向全國發出《關于堅決整頓關閉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和非法煤礦的緊急通知》時,將矛頭直指官商勾結和腐敗現象,特別強調:凡投資入股煤礦(依法購買上市公司股票的除外)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國有企業負責人,自本通知下達之日起1個月內撤出投資,逾期不撤出投資的,依照有關規定給予處罰。
“大限”姍姍而至,局面并無改觀。有報道指出,內蒙古沒有一名公職人員主動從煤礦撤出投資,甚至有官員放言,“寧不當官絕不撤股”。
官煤勾結猖狂至此,既令人震驚,又在情理之中。馬克思說過,“一旦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就膽大起來。如果有10%的利潤,它就保證到處被使用;有20%的利潤,它就活躍起來;有50%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官煤勾結帶來的暴利至少百分之百,甚至無本萬利。官煤勾結早已經成了官員暴富的“終南捷徑”。縱然不巧撞上槍口,但“犧牲我一個,幸福幾代人”這種情況下,指望其良知復蘇懸崖勒馬,無異對牛彈琴。當事官員之抗拒中央權威,實在是邏輯的必然。
僅僅責備當事官員瘋狂冥頑,因此毫無意義。子不教,父之過。官煤勾結猖狂至此,根本原因在于懲罰機制的失靈,報應機制的失靈。這才是需要我們反思的。
成本跟收益的比較決定著當事官員的進退。設想一下,如果官煤勾結的成本,遠遠超出官煤勾結的收益,稍不留神不僅要丟烏紗帽,更要傾家蕩產,萬劫不復。如果能有這樣的懲罰機制和報應機制,還有多少當事官員敢頂風而上以身試法?而這樣的懲罰機制和報應機制決無絲毫過分!因為,官煤勾結不僅是謀財,更是害命——它使多少無辜礦工一朝化為齏粉!它使多少美滿家庭頃刻妻離子散!官煤勾結的暴利中,差不多每一個毛孔都帶著血!
但是,我們為什么遲遲建立不起一個正常的懲罰機制和報應機制?為什么始終罰不當罪?這就不能不談到執法誠信問題了。執法權威來源于執法誠信,如果有罪必罰,罰必當罪,執法權威還愁建立不起來嗎?還愁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嗎?執法權威之被視若無物,主要原因并不在于執法對象的刁蠻。執法對象的刁蠻本是事實,但這種刁蠻并非先天就有,而不過是后天習得的,是客觀現實訓練出來的;換言之,是有罪不罰、罰不當罪的客觀現實訓練出來的。不怕狼不會是人的本性,聽說“狼來了”非但不怕,反而翹著二郎腿嘻嘻冷笑,這只不過是反復喊“狼來了”卻從來不見狼的影子的本能反應。假設每次“狼來了”的喊聲伴隨的都是狼的血盆大口尖牙利齒,還有誰敢保持在“狼來了”的恐怖喊聲中嘻嘻冷笑的瀟灑?
“不是我無能,是八路太狡猾。”類似這樣的托詞在今天已徒具喜劇效應而根本無以服人。執法權威之堪為危機,問題惟出在執法者,問題惟出在執法者的執法誠信。須知,執法誠信不是喊出來的,執法誠信是從行動中重建起來的,是從細節中重建起來的,如果你根本沒有行動,沒有細節,誰信你?誰怕你?還有什么執法誠信可言?
流于口號的執法,往往是一種表演式的執法,表演式的執法不可能有任何威懾力。那么為什么會有表演式的執法呢?根子往往在于某些執法者認賊作子,即有些時評家已經指出的“父愛式”執法。把謀害人民生命財產的貪官看做自家人,太多情,太多不忍之心;即或偶爾對他們舉起板子,也不是真要打人,而不過是慈父偶爾嚇唬嚇唬調皮的孩子。調皮的孩子始終得不到真正的教訓,長此以往,就難免變成了逆子,到頭來,傷害的正是慈父自己。就這個角度可以說,對貪官的多情不僅是對人民的殘忍,也往往是對慈父自己的殘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