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敬年
我今年96歲,“好讀書”的癖習依然未改。近讀南開大學校史研究室主任梁吉生教授的新著《允公允能日新月異——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不覺“欣然忘食”,衷心覺得這是一本好書,值得大家一讀,因為它揭示了“南開現象”的秘密:私人創辦的南開大學、中學、小學,為什么能在整個二十世紀中國局勢的風云變幻中巋然不動,發展壯大,成為今日的巍巍南開。
馮友蘭在其所著《中國哲學簡史》(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的作者自序中說:“歷稽載籍,良史必有三長:才、學、識。學者,史料精熟也;識者,選材精當也;才者,文筆精妙也。著小史者,意在通俗,不易展其學,而其識其才,較之學術巨著尤為需要。”以此標準衡量,我覺得梁吉生教授的新書是一部當之無愧的好書。
第一,才的方面。作者文筆流暢生動,亦莊亦諧,敘事說理,可謂淋漓盡致,鞭辟入里,“凌云健筆意縱橫”,堪稱“精妙”。
第二,學的方面。作者長期從事中國近代文化教育史、尤其是張伯苓教育思想的研究。在其編著的《張伯苓教育思想研究》和《張伯苓與南開大學》及其他有關論文的基礎上,成此力作。本書內容豐富,材料翔實,旁征博引,細大不捐。其中有許多珍聞軼事,過去鮮為世人所知。足征作者用力之勤,考核之審,為本書立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其于史料,可謂“精熟”。第三,識的方面。這要從分析本書各章的主要內容入手。張伯苓出身海軍,身受甲午戰敗的屈辱,懷抱不服氣的心情,立志以教育救國。本書首章從張伯苓早期所受中西教育的熏陶、堅定的教育信念的形成、克服辦學途中遭遇的種種困難的不屈不撓酌精神、熱愛學生的高尚情懷各方面勾畫出一個偉大教育家,其人之精神風貌躍然紙上,使人如親晤對。
次章可以當作一部南開學校簡史來讀。它扼要地敘述了南開中學、小學、大學、女中以及重慶南開中學創辦的緣起和經過,各自的特色,被侵華日軍炸毀及占領的慘狀,以及在昆明與北大、清華共建西南聯大的歲月,充分體現出張伯苓獻身祖國教育事業的堅強不屈的戰斗精神。
中間五章是全書的重點,說明南開之所以為南開的關鍵。南開大學有三個特色,一是樹立了正確的培養目標,二是倚靠全體教師辦學,三是建立了健全的管理制度。辦學有兩個根本問題,一是為何辦學,一是如何辦學。如果說本書前兩章回答了第一個問題,那么中間五章就是回答第二個問題。首先來看第一個特色。南開的辦學宗旨是,以教育力量促進中國現代化,體現在“允公允能,日新月異”八個字的培養目標上。南開人要熱愛祖國和人民,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就是“公”。要有為人民服務的真才實學和過硬本領,這就是“能”。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就像商湯的盤銘所說的“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這就是“日新月異”。
第三章說明了張伯苓主持南開四十年中辦學思想和措施的演進經過。他為了辦學,親身到美國去接受教育,又多次到歐美和日本考察教育。從與國立大學抗衡到優勢互補,從照搬日本、美國模式到適應中國國情。結果認識到要根據中國的歷史和社會情況,培養為促進中華民族復興和中國現代化的具有獻身精神的人才,于是提出了上述培養目標。
第四章接著敘述了張伯苓為實現培養目標所采取的具體措施。他實行德智體三育并進而不偏廢,以德育為萬事之本,注意熏陶學生人格,提倡學生組織各種團體,注意培養學生的愛國心,著重“現代能力”(科學知識和民族精神)的培養。
張伯苓不僅在學校教育中注重體育,而且是中國近代體育事業的開拓者,本書為此特辟一章(第五章),記錄了他為中國近代體育的建立和發展不懈努力、奮斗一生的先進事跡。本章從重視學校體育、注重體育道德和倡導良好運動風氣、熱心提倡奧林匹克運動、積極推進全國體育競賽活動各方面,展現出他的體育思想不但在培養奧運會上的運動健兒,而且要增強全國人民的體魄,提高與普及并重,以此實現他的復興中華民族的宏愿。
南開大學的第二個特色是發揮教師在教育中的主導作用。張伯苓有親身的教學經驗,他深切體會到教師是學校的脊梁,是教育的靈魂,其智慧開啟學生的求知之門,其熱情和摯愛影響學生的人生歷程,所以他對教師的選聘、考察、要求、培養和待遇,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辦法,結果造就了一支優秀的教師隊伍,使南開能卓然屹立于中國學校之林。本書第六章從熱心負責、通力合作,教書育人、學行并重,建設優秀教師隊伍,重視選聘培養青年學者,尊重和善待教師,創造良好的學術環境,英才輩出、績著南開各方面,對之作了詳細的闡述。
南開的第三個特色是建立了一套合理的管理制度。精簡機構,節約開支,提高效率,勤儉辦學。本書第七章就此列舉了以下條目:嚴格規章制度,推進管理改革;校務公開,人員精干,凸顯效率;知人善任,重用骨干;多渠道籌措辦學經費;勤儉辦學,艱苦奮斗。
本書末章敘述了張伯苓晚年的凄涼際遇,讀之令人潸然淚下。又辨證兩個遺囑的真偽,進而說明對張伯苓教育思想評價的今昔變遷,指出今后研究的方向。
綜觀全書八章,可以看出本書結構謹嚴,重點突出,渾然一體,一氣呵成,足見作者“選材精當”,識見超群。教育是培養人才和發展科學技術的基礎,在現代化建設中具有先導性和全局性的作用,處于優先發展的地位。一切關心國家大事的人,一定會歡迎梁吉生教授的這本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