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從《中國地理標志》課題組了解到,我國首次地理標志調研報告已于近日公布:截至2004年底,我國公開批準注冊的地理標志有323個,其中類屬農產品的307個,占95%;全國已注冊地理標志的產品市場銷售額達到1000億元。國內首次地理標志調研由中郡聯合地理標志研究中心及《中國地理標志》課題組共同完成。
地理標志和原產地命名制度在國外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法國是最早實行原產地保護的國家之一。這種保護制度造就出世界著名品牌的法國葡萄酒,其中包括香檳酒和干邑酒。
我國地理標志的保護于近幾年逐步展開。國內地理標志將分散的農戶以地理標志知識產權為紐帶,以龍頭企業為通道連接到市場,使農戶可以分享生產和銷售整個市場的利益。地理標志將為農產品加工提供一個“地理標志+龍頭企業+農戶”的經營模式,提高農產品市場化組織能力及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據國家工商總局統計,全國各地獲得地理標志注冊的農產品收購價格到目前普遍上漲了15%-20%,其中如“安溪鐵觀音”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獲得注冊保護后,出口單價比全國茶葉平均價格高出80%,“哈密大棗”地理標志獲得注冊保護后,銷售價格由過去的每公斤30多元上漲到130多元。另據天津市工商局介紹,“小站稻”地理標志獲得注冊保護后,每公斤可賣到4.5元,出口日本離岸價每公斤達48元人民幣。
地理標志正成為各地特色經濟的一張特色品牌,已經或正在為區域品牌產品企業帶來核心競爭力和無限商機。安溪縣的鐵觀音茶葉和中寧縣的枸杞都成為當地經濟的支柱產業。同時,地理標志也是一個巨大的無形資產,成為了市縣的形象名片。如紹興市的紹興黃酒、金華市的金華火腿、鎮江市的鎮江香醋、文山州的文山三七、瀘州市的瀘州老窖、煙臺市的煙臺蘋果、萊陽市的萊陽梨、平遙縣的平遙牛肉等。
地理標志還依據地理標志的整體市場銷售總額和地理標志市場完善程度,如有效保護、市場準入、市場秩序、企業結構、經濟效益、社會影響等,確定出全國星級地理標志名單。地理標志星級劃分為五個等級,各地理標志星級對應的市場銷售額為:五星級20億元以上,四星級10億元以上,三星級5億元以上,二星級3億元以上,一星級1億元以上。
地理標志星級為動態管理,隨著市場銷售總額和市場完善程度的變化將做相應調整。本次確定的全國星級地理標志共192個,占總數的59.4%。其中五星級有6個,四星級有19個,三星級有39個,二星級有26個,一星級有102個。
此次獲準五星級地理標志的分別是:貴州茅臺酒、五糧液系列白酒產品(五糧液、五糧春、五糧醇、尖莊等)、陜西蘋果、煙臺蘋果、紹興黃酒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