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黎生
老人易跌跤,除因視力減退、視野縮小、暗適應減弱等原因外,主要是因為平衡障礙和共濟失調。老年人由于大腦皮層、錐體系統和錐體外系統,所支配的各肌群運動功能衰退,協調動作出現障礙,表現出手舞足蹈、步無深淺、震顫麻痹、扭轉痙攣等,易致跌跤。練太極拳怎么能防止跌跤呢?其道理是:
樹立大腦權威訓練整體協調研究發現,太極拳是訓練整體協調的最好鍛煉方式。
你看那太極拳的一招一式,無不是頭頸身軀、手足四肢的協調動作??茨恰霸剖帧薄皢伪蕖钡氖盅叟浜隙嗝闯錾袢牖?;瞧那“蹬腳”“貫耳”的手足雙擊何等和諧。人常說“手眼通天”,這里的天即是大腦、神經系統。手、足、眼相互協調的運動訓練,最大的好處就在于強化手、足、眼與大腦乃至整個神經系統的相互聯系。人體所完成的每個動作是否準確,就取決于這種復雜的聯系是否通暢完美,而這種聯系的和諧就全靠平時的有效訓練。這便是“熟能生巧”的道理。有太極身手的人,反應靈敏,應激性強,常能在磕磕絆絆的關鍵時刻,迅速調整身姿體態,化險為夷,避免跌倒。
防止生理退化強化心理平衡這是太極拳的又一功能。老人跌跤,常是由于平衡器官退化,特別是心理平衡的喪失所造成的。人的平衡器官(內耳、前庭、小腦等)也和其他器官一樣,符合“用進廢退”的生物學規律,越不鍛煉,它就越退化。堅持打太極拳,正可防止其退化;從心理學上講,人都有這種體驗,就是越怕的事兒,越容易發生。不少老人心理非常怕跌跤,然而偏偏就易跌跤,這是喪失了心理平衡招來的禍事。太極拳十分強調意念與動作結合,先意后動,以意帶動,使心理總是處于平衡的穩定狀態。
練就鋼股鐵腳防止腿腳先老俗話說“人老腿先老”,老年人腿腳不靈、站立不穩是常見的現象。而太極拳雖說是一種全身性鍛煉,但它的基本功卻在腿上,鍛煉腿腳是其重點。你看那“蹲襠”“弓步”的架勢,猶如人地扎根,蒼松挺立;再看那“倒卷”“閃通”的退轉,恰似石磙碾地,叩鐘平移。難怪那些練太極拳的老人,個個都坐如鐘、立如松、行如風。練就了功夫的鐵腿腳,是不會輕易摔倒的。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花十幾年對老人防跌的研究結論是:學太極拳的老年人,跌跤率降低了47.5%,練太極拳是防老年跌跤最好的一種方法。這是太極拳首次用西方科學證明了它的益處,曾被包括全美有線電視網(CNN)在內的美國主要媒體廣泛頌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