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占旗

最近,媒體刊登了幾則以罰代刑、有錯不糾、大錯小糾的報道。
寧夏西吉縣的穆某販賣私鹽25噸,涉嫌非法經營罪,僅被罰款2000元了事。今年遼寧省“兩會”期間,錦州市有70份關于3000噸“國儲糧”玉米霉變的“情況反映”被送到大會秘書處,卻沒有下文。河南省有4個城市境內水質連續超標,受到的處理僅僅是停建排放水污染物建設項目、黃牌警告和通報批評。對這些嚴重違法違規行為,有關部門為何不嚴肅處理?責任人為何受不到任何觸動?
現在社會和經濟生活中的違法違規現象屢禁不止,有的事件剛剛被查處,類似事件又再次冒出來。比如,江蘇省“鐵本”鋼鐵有限公司違規建設鋼鐵項目,去年剛剛被查處,今年在南水北調中線渠首附近,占地近千畝的違規鋼廠又悄然建了起來。海南省三亞市海螺村兩天時間內就冒出81棟違章建筑,該市的建設項目規劃方案剛確定,這里一下子就出現了多達40多萬平方米的違規建筑。國家林業局不久前公布了“十大破壞森林資源案件”,在這些案件中,森林被破壞面積之巨大、程度之惡劣,令人震驚。更有甚者,在黑龍江鐵力市,以保護林區為己任的市林業局和以監管陵園為職責的市民政局,卻在“風水先生”指導下,挪用扶貧專款,在林場的密林中建起“皇龍”陵園豪華公墓。這種瞞天過海、監守自盜的行徑已經到了肆無忌憚的地步!此外,非法開采礦產、違法占用耕地、嚴重污染江河、挪用救災巨款、銀行大案頻發等等,此伏彼起、連續不斷。
上述種種被明令禁止、反復曝光的違法違規行為,為什么有些人仍有恃無恐、大干特干?其原因就是有關部門對壞人壞事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盡管有時表示要“嚴肅處理”,但到了節骨眼上,總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根據違法違規情節,本應判刑的,卻給一個撤職;本應撤職的,卻給一個警告;本應警告的,卻給一個批評。總之,在違法情節和處理結果之間往往不對等,在處理時總是降低一個或幾個檔次,甚至有的根本不處理。
其實,一些肇事者和違法者,對哪些合法、該干,哪些不合法、不該干,心里都很清楚,就看有關管理部門能不能嚴格執法。如果對一些違法違規行為嚴格執法、嚴肅處理,就能起到懲前毖后、懲一儆百的作用,那些當事者就不敢再鋌而走險、貿然肇事;倘若有關監管部門對壞人壞事熟視無睹、將法律視若兒戲,那么,一些人就會得寸進尺、采取“生米做成熟飯”的辦法,明目張膽地干違法的事。由于有關部門對違法違規行為的處理手軟,于是就形成了如下的規律:手軟則膽大、膽大則妄為。事實證明,對一些壞事在處理上手軟,類似的壞事就會蜂擁而至、接踵而來。顯然,有關部門的執法不嚴、不負責任,助長了社會上違法違紀、經濟上混亂現象的蔓延。
那么,有關部門對一些肇事者和責任人的處理為什么總是心慈手軟、下不了手?答曰:官官相護,與己無關。因為大家吃著一樣的飯、干著一樣的活,都是哥兒們、官兒們,就來一個高抬貴手、下不為例、得饒人處且饒人吧;再說,他們犯了事又不危及我的利益,如何處理與我何干?
當然,對這些違法違規者倒是寬容大度了、寬宏大量了,但是我們不要忘了常說的一句話:對壞人壞事的寬容就是對人民事業的犯罪。中國古已有云:“罰不懲,謂之縱惡。”如果對那些鋌而走險、以身試法者,不采取嚴厲的處罰措施;如果對那些沒有負起領導責任的領導者,不采取嚴厲地問責追究,那么,胡作非為、違法違規行為就很難禁止。
“嚴肅處理”,但愿它不再是一個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