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瑞南

編者按:7月29日晚,科龍董事長顧雛軍、CFO姜源、副總嚴友松等幾位高管北京被拘接受調查,科龍危機浮出水面。而這一危機肇始于一個月前的加西貝拉“逼宮”事件。
商界風云變幻,近日嘉興又上演訴訟大戲。浙江加西貝拉壓縮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加西貝拉)一紙訴狀把科龍電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龍電器)送上被告席,索償人民幣1710萬元,申請扣押與凍結科龍電器至少價值達1.38億元并獲法院批準。此舉是在科龍電器“屋漏偏逢連夜雨”的情況下拉開的角斗帷幕,訴訟大戲一上演,便引起國內外媒體及經濟界的廣泛關注,更引發股市振蕩,科龍A股、H股縮水。加西貝拉此次對控股公司華意壓縮的第二大股東同時又是下游大客戶年銷售額達1.9億元的科龍電器進行“逼宮”,是一次發展機遇?還是一次生存考驗?目前商界眾說紛紜。
曾是合作好伙伴
加西貝拉創建于1988年,總部位于浙江省嘉興市。1992年6月第一臺壓縮機誕生,現已成為中國壓縮機制造業的骨干企業,是上市公司華意壓縮的子公司。
科龍出身于鄉鎮企業,總部位于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1984年始生產冰箱,是中國最早生產冰箱的企業之一。繼1996年發行H股并在香港掛牌上市后,1999年科龍又成功在深圳發行A股。
科龍電器一直是華意壓縮機及加西貝拉壓縮機的采購大戶,加西貝拉生產的壓縮機則主要供給華意壓縮機股份有限公司的第二大股東科龍電器。科龍電器所持有華意壓縮機股份有限公司5928萬股國家股及紅股、配股,這些股份占華意壓縮總股本的22.73%。因此,科龍電器一直是加西貝拉的大客戶,據華意壓縮2004年年報顯示,去年加西貝拉共向科龍電器銷售壓縮機共1.90億元,占其總銷售額的19.52%。
加西貝拉與科龍已有十余年的合作,特別是在制冷行業相互促進,在資金的使用上相互融通,各自都曾創造出自己的商業神話。如果不是因為特殊原因,加西貝拉不會為1710萬元與科龍鬧僵。事實上,加西貝拉對于科龍電器的感情依然很復雜,在科龍電器連遭傷害的情況下,加西貝拉再出重拳,就科龍而言,其商業帝國即使不會崩塌,至少在短期內難以恢復元氣;就加西貝拉而言,無疑是面對科龍電器眾多債權人的一著“先手”,不過這一著“先手”是釜底抽薪,還是為科龍保存實力?我們暫時還不得而知,因為商海常有暗流涌動。
如今欠款數千萬
加西貝拉向科龍電器下屬的9家子公司供貨,都有密切的業務聯系,主要業務往來發生在壓縮機業務上。多年來,雖然也時常存在欠款不能及時歸還的情況,但資金鏈運轉基本正常,故能相安無事。
2001年科龍電器巨虧14億多元,經過公司多種“扭虧為盈”的手段, 2002年賬面扭虧為盈,實現1億多元的“凈”利潤,次年更是實現2億多元的“凈”利潤,至2004年又巨虧6416萬多元,其盈虧到底是經營的真實情況,還是如某些媒體所說:采取“調控三項費用”、“虛增收入和虛減成本”、“反常內部交易為獲取銀行資金”、“套取銀行資金”,“任意調控無所不為”等等手段,制造“盈利”假象,還要等待中國證監會的調查結果。但科龍電器的子公司不能償還加西貝拉供貨款已是不爭的事實。今年6月18日,加西貝拉向科龍電器下屬9家子公司供貨的貨款到期,但其子公司未能如期償還,加西貝拉便與科龍電器簽署了所欠貨款的擔保協議,擔保協議是科龍電器為下屬子公司向加西貝拉購買原材料所欠未償還金額而簽訂的,代表9家子公司保證到期貨款由其支付,但科龍電器至今沒有履行擔保協議。
至加西貝拉向法院提交起訴書之日,科龍電器及下屬子公司所欠加西貝拉到期應還款1710萬元,如果加上其他未到期款項及孳息,科龍電器及下屬子公司欠加西貝拉款項已達5800多萬元。隨著時間推移,到期的貨款及孳息會更多,因此加西貝拉在停止向科龍電器的子公司供貨的同時,可能會要求更多的欠款。
打官司事出有因

今年4月底,科龍電器2004年的年報出爐,去年前三季度還盈利2億多元的科龍卻“離奇”地爆出了全年6416萬多元的虧損。這一爆炸性消息,盡管科龍電器四處遮掩,但仍使科龍電器負面消息一個接一個,危機由此揭開序幕:
——5月初,科龍正式遭到中國證監會的立案調查,調查內容主要涉及公司董事長顧雛軍是否挪用了上市公司資金,是否做了假賬,是否有損股東利益等等,甚至有消息稱,早在4月初,廣東、安徽、江蘇、湖北四省的證監局就展開了對顧雛軍旗下A股上市公司的聯合調查工作;
——曾經“倒顧”的公司內外人士再次走向前臺,先是三位獨立董事提出辭呈,后是“倒顧”主角獲得科龍電器職工代表的支持,并赴公司第一大股東格林柯爾香港總公司游說溝通;
——公司股票接連縮水,自2004年年報出爐以來,公司股票從4月初的每股7.9元,至7月18日已縮水為每股1.85元,僅為原值的23.4%,其A股更是在三個多月時間里先后8次停牌;
——針對科龍電器的各種訴訟已經啟動,科龍電器的流通股東也相繼開始向格林柯爾提起民事賠償訴訟事宜。
加西貝拉在科龍電器面臨這樣的“大環境”下遞交訴訟狀,并申請扣押科龍電器的銀行存款人民幣1710萬元或價值接近的科龍電器的其他資產、凍結科龍電器所持有的華意壓縮機股份有限公司5928萬股國家股及紅股、配股,對于知情人士來說,應該是意料之中的事了。加西貝拉先行一步,很有可能引起多米諾骨牌的連鎖反應,科龍電器的其他債權人也會積極起訴,查封科龍電器公司資產。
凍結資產過億元
7月6日,加西貝拉向浙江嘉興市中級人民法院起訴科龍電器,稱科龍電器違反了與加西貝拉在2005年6月18日簽訂的擔保協議,索償人民幣1710萬元。
浙江省嘉興市中級人民法院對加西貝拉的起訴作出反應,于7月14日以(2005)嘉民二初字第113號民事裁定書和查封令,批準加西貝拉的申請,扣押科龍電器的銀行存款人民幣1710萬元或價值接近的科龍電器的其他資產;并凍結了科龍電器所持有的華意壓縮機股份有限公司5928萬股國家股及紅股、配股,這些股份占華意壓縮總股本的22.73%。按7月15日華意壓縮收市價1.97元人民幣計算,科龍電器的這些股權約為人民幣1.17億元,如果按華意壓縮2004年年報每股凈值2.04元計算,其股權約價值1.21億元。扣押與凍結的二項資產合計至少達1.38億元。
“當初,科龍電器花費幾千萬就拿了華意壓縮22.73%的股份,現在占用加西貝拉2億多的資金。” 華意壓縮的領導曾為此感到憤憤不平,顯然,加西貝拉被科龍電器拖住了發展更為迅速的后腿,加西貝拉采取訴訟手段追討欠款,看來實在是一種被迫之舉。
游戲規則重在誠信
加西貝拉在追討欠款的同時,已中止向科龍電器供貨。這無論對于產品上游的原材料供應商,還是對于產品下游的生產商,無疑都面臨嚴峻考驗。尤其是對于科龍電器,企業重組已迫在眉睫,決定科龍電器生死的不是怎么重組,而是何時重組。有媒體稱:“科龍電器僅以5億至6億元資金實際控制資產達130億元之多,顯然有通過違規違法的資本運作,以套取民眾、企業及銀行資金的行為。”信用是商品社會的核心,無論是金融市場還是商品市場,其買賣就是信用,離開了信用,無論你是教授還是博士,也無論你神通如何廣大,也將在市場寸步難行。可是,這一游戲規則在有的企業領導心中還沒有相應的理念,在企業運作過程中沒有把它擺上適當的地位。一些企業家為了達到目的,往往采取另類手段,不按常理出牌,這就難免被市場推到風口浪尖,一不小心,就沉到海底了。而對于加西貝拉,通過提起訴訟,得到的不僅僅是看得見的東西,那些看不見的經驗教訓,在今后的企業經營和發展中,更是受用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