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敏毅
明代養生家高濂在《遵生八箋》中云:“我命在我,不在于天。昧用者夭,善用者延。”怎樣達到善用而延年的效果,大法有三:一保精,二行氣,三飲食。所謂行氣就是指各種保健引導術而言。筆者旁搜遠紹,稽古征今,收集了一些簡捷的養生功,以饗讀者。
春季坐功:盤腿而端坐,左手重疊于右手之上,右手置于右側大腿上,以上半身重量加于兩手按壓之力按壓大腿,一邊按壓大腿,一邊向左轉頭,呼氣。每次反復做3~5次。再以同樣的動作相反的方向(手置于左腿上)做3~5次。
本法對春季流感、腦膜炎、偏頭疼、風濕癥、關節炎等均有預防作用,且有消除脊背酸痛、腰部倦怠和手腳疼痛的功效。如果能長期不懈地堅持,尚有眼睛明晰、增強視力的保健性效果。
夏季坐功:這是一邊舉起一只手臂,一邊用另一只手按壓在大腿上的行功法。端坐,兩手半握拳平放在大腿兩側,閉上嘴巴和雙眼,集中精神,放松呼吸。右手手心向上,伸掌,如舉重物一樣緩緩的上舉,伸直手臂過頭。同時,左手手掌,強力按壓左側大腿上部,一邊口中呼出氣息。左右各反復3~5次。每天可練習多次。
本法夏季須天天練,能防治肺炎、支氣管炎、高血壓、心律不齊、心肌炎、風濕熱、心內膜炎、胸膜炎、主動脈瘤等。常練此功,既能消除脊背的壓迫感,又能解除手腳關節痛。用本法可有效地減輕氣管炎在冬天發作的癥狀和頻率。
秋季坐功:這是舉手、轉頭、反手捶背的行功法。正身端坐,緩緩呼吸,神清意凝。兩手握拳,向上高舉,維持此勢,頭部緩緩地向左右旋轉一次。放下兩手,彎曲雙肘,肘角處用力,猛然向后方送出,同時吐氣。以上反復連續做5~7次。然后仍以握拳姿勢,轉到身后,沿著背肌一直到臂部,在脊中線的兩側,都以拳輕輕地敲打,要發出“嘭嘭”的聲響。左右各敲打5~7次。每天須練習3~5次,持之以恒。
本功在秋高氣爽時練習,能消除頸肩部的酸痛以及人體的倦怠感。對腰椎骨髓炎、腰椎椎間盤突出癥、骨軟化癥、結核、胸膜炎、關節炎、風濕癥、肺炎、熱性感冒均有一定效果。
冬季坐功:端坐,調整呼吸,意念集中。伸開右掌,用刀按壓右膝部,左手仍保持握姿放在左膝上;然后左手握拳彎曲肘臂,一邊用力向后送出,一邊吐氣。再恢復端坐姿勢。張開左掌,用力按壓左膝。右手握拳屈肘,用力向后送出,吐氣。以上反復連續做3~5次。然后恢復原來姿勢,張開兩手掌,放在膝上,高舉右手,一邊睜開眼睛向上看著手背,一邊吐氣。左右互相交換,反復連續做3-5次,每天3—5次即可。
本功法能完全消除積滯在肩膀與脊背部分的邪氣。對肋間神經痛、胸膜炎、腰椎椎間盤突出癥、偏頭痛,急性胃炎、中耳炎、癤癰等有輔助治療效果。
(編輯李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