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菊仙
提起丹陽市后巷水利站,當地老百姓反映:現在種田很方便,鎮水利站是我們種田人的“靠山”。這個評價是恰如其分的。近幾年來,后巷水利站在以戴云芳站長為“班長”的站領導班子率領下,一是穩步發展,二是服務周到,三是凝聚力強,正因為這樣,每年都被丹陽市水利局、后巷鎮黨委政府評為先進集體,2004年度被后巷鎮黨委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
成績之一,全力以赴,努力奪取防洪抗旱斗爭的勝利。
近幾年來,特別是2003年7月5日,2004年6月24—25日,全市遭受特大暴雨襲擊,后巷鎮發生大范圍的澇情、險情、災情,面對自然災害,后巷水利站在第一時間內趕赴第一線,全力以赴,時時刻刻戰斗在抗洪搶險的最前沿,盡最大努力減少水災帶來的損失。
體現之一,高瞻遠矚,未雨綢繆,十分重視防汛抗旱工作。防汛抗旱工作是水利部門第一要務,該站爭取地方黨委政府的支持,在財政十分困難的情況下,不僅爭取資金對各類重點工程進行維修,而且對各類水利設施進行維修,與此同時,每年防汛前都儲備充足的草包。為確保防汛抗旱工作萬無一失,該站做到組織到位、責任到位、工作到位,每年從5月1日至9月30日,24小時防汛抗旱值班。
體現之二,科學調度,取得了防汛抗旱決定性勝利。近幾年都將上級防辦下達的普降特大暴雨的天氣預報,及時向地方黨委政府匯報,并通知各排澇站人員迅速到崗到位,根據雨情、水情及時開機排澇。正因為如此,2003年、2004年這兩次發生的災情能化險為夷。針對轄區內三座小(2)型水庫隱患較多的情況,該站加強防范措施,因地制宜分別進行實施,從而確保水庫安全度汛。該鎮北部圩區及南部丘陵山區,2004年度遭受百年未遇的大旱,水利站不惜一切代價抽水灌溉,確保灌區范圍內無一地因灌溉而減產。正因為這樣,全鎮近幾年來無一次水事糾紛,真正做到領導放心、群眾安心。
成績之二,精心組織,堅持不懈地開展水利建設。
建設之一,湖西引排三期外圍工程。該工程使該區域防御自然災害能力提高到“20年一遇”,基本達到了能排能降能灌。
建設之二,河道疏浚。近幾年完成了一系列工程,基本解決了全鎮河道引排不暢的問題。
建設之三,泵改改造。結合湖西三期工程,新建和改建了4座電灌站,使全鎮灌排能力進一步提高。
建設之四,農橋改造。近幾年,先后實施了7座農橋,使全鎮框架進一步拉開,交通能力進一步提高。
建設之五,完成了小水庫消防加固及水毀工程。
建設之六,全面完成了后巷、新橋江堤達標工程。
建設之七,面上工程有序進行。主要是為各村小塘壩放樣,測方驗收以及土地復耕、渠道成路、現代化試點等工程。
成績之三,依法治水,不斷強化水利管理。工作之一,常抓河道管理,工作之二,規范閘站管理,工作之三,加大水政巡查力度。
成績之四,兩手齊抓,積極開展三個文明建設。活動之一,精神文明建設活動精彩紛呈。近幾年來,全站開展了“雙讓”“雙創雙清”“創平安后巷”“黨員先進性教育”等活動。活動之二,物質文明成效顯著。近幾年不僅動腦筋開辟了新的經濟增長點,而且改善了辦公條件,既增加了單位的綜合實力,又樹立了單位新形象。
成績之五,黨建工作邁上了新臺階。措施之一,加強政治學習。近幾年來先后開展了“三項”“三講”“雙思”“三個代表”“保持黨員先進性教育”等學教活動,從而提高了黨員思想認識和理論水平。措施之二,抓好德政工程,每逢黨的生日、春節前,該站黨支部都組織黨員到扶貧結對人員家中獻愛心送溫暖。措施之三,用黨規黨紀約束黨員。不僅制定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而且建立健全黨支部黨課制度、黨員議事制度和民主生活會制度等,從而大大發揮了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措施之四,不斷培養新鮮血液。
在成績面前,后巷水利站保持著清醒的頭腦,水利工作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任重道遠,他們決心乘先進性教育的東風,繼續振奮精神,扎實工作,努力打造一支想做事、會做事、做好事的水利干部隊伍,為打造百億新后巷作出應有的貢獻。